观赏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改为反问句

如题所述

“观赏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改为反问句:难道官绅们一个个没有被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吗? 

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加强烈,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与反思,反问句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

扩展资料:

反问句的特点:

反问句结尾时正常情况下用问号,而有些特殊的句子也可以用感叹号;反问句一般由陈述句改变而来,句子中充满了说话人的充沛强烈的感情,或肯定或否定,且只问不答。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反问句式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2

反问句:难道官绅们一个个没有被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吗?

解析:在修改句子时,在句子前面加上反问词“难道”,在句子中的动词”吓得“前面加上“没有被”的字样,在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反问句式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扩展资料:

反问句简单的说就是明知故问,一般是由陈述句改变而来的。句子中充满了说话人的充沛强烈的感情。反问句的形式或是肯定或是否定,且通常是只问不答。

陈述句改反问句方法:

1、将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即有“不”去“不”;无“不”加“不”。

2、在句中加上反问语气词(怎、、怎能、怎么、难道)。

3、在句末加疑问助词(呢、吗等),句号改为问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1-25

改为反问句为:难道官绅们一个个没有被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吗?

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加强烈,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与反思。反问句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

扩展资料:

反问的作用:

1、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反问句式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2、反问句句子中充满了说话人的充沛强烈的感情,或肯定或否定,且只问不答。

3、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1-21

反问句:一个个官绅们不是被吓得面如土色跪下磕头求饶吗?

反问句结尾时正常情况下用问号,而有些特殊的句子也可以用感叹号。

反问句分为肯定反问句和否定反问句。肯定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反问句式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扩展资料:

通常反问句是陈述句的改版,是为了强调语气。

如:那怎么是一样的呢?这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就是:那是不一样的。相比之下,前一个句子语气就强烈多了。

除此之外,一些反问句还要有反问词,如:难道 怎么 这么…… 除了反问词,还要在最后加上语气词如:呢 吗…… 而且为了表示与陈述句的区别,还要在最后加上问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1-21

原句: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

改为反问句: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不跪下来磕头求饶行吗?

陈述句改成反问句是为了强调语气。如:那怎么是一样的呢?这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就是:那是不一样的。相比之下,前一个句子语气就强烈多了。

除此之外,一些反问句还要有反问词,如:难道 怎么 这么…… 除了反问词,还要在最后加上语气词如:呢 吗…… 而且为了表示与陈述句的区别,还要在最后加上问号(?)。

扩展资料

反问和设问的区别——

设问和反问都是无疑而问,但是有明显的区别: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设问是自问自答,有问有答,答在问外;反问寓答于问,有问无答。加强语气,更明显的表达出自己所要表达的东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