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铁路安全管理规定

如题所述

第一条 为了加强铁路安全管理,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畅通,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国务院《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铁路、地方铁路、专用铁路和铁路专用线的安全管理活动,适用本规定。第三条 铁路安全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遵循政府统筹、路地协作、行业监管和属地监管相结合的工作原则。第四条 国务院铁路行业监督管理部门设立的铁路监督管理机构(以下简称铁路监管部门)依法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开展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第五条 铁路沿线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铁路安全管理纳入当地安全生产工作和平安建设工作,协调解决铁路安全管理重大问题,并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将应当由政府承担的护路联防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铁路沿线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保障铁路安全的教育,落实护路联防责任制,防范和制止危害铁路安全的行为,协调和处理保障铁路安全的有关事项,做好保障铁路安全的有关工作。

  铁路沿线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做好本辖区内铁路安全管理有关工作。第六条 铁路公安机关和地方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健全铁路治安管理信息互通共享和预警防范、执勤联动、执法协作、应急处置等机制,依法制止、查处违反铁路治安管理的行为。第七条 从事铁路建设、运输、设备制造维修的单位应当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对铁路的管理和保护。第八条 铁路运输企业、铁路沿线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铁路安全日常防护和应急处置联动工作机制,加强铁路安全协作配合。

  铁路安全检查、巡护和隐患排查等日常安全防护工作,在铁路用地范围以内的,由铁路运输企业负责;在铁路用地范围以外的,由铁路沿线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铁路沿线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发现铁路安全隐患,属于职责范围内的,应当依法责令有关组织或者个人立即排除;不属于职责范围内的,应当及时通报铁路运输企业或者铁路监管部门。第九条 铁路沿线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护路联防工作机制,划定责任区域,明确责任人员,落实护路联防责任。

  护路联防组织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铁路治安整治、巡护看守、护路宣传等工作。第十条 铁路沿线安全隐患综合治理实行双段长工作责任制。双段长负责组织巡查、会商、上报信息等工作,并及时组织排查、处置影响铁路安全的问题。第十一条 铁路线路两侧应当依法设立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划定及公告,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第十二条 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取土、挖砂、挖沟、采空作业或者堆放、悬挂物品,应当征得铁路运输企业同意并签订安全协议,遵守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保证铁路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施工安全规范,采取措施防止影响铁路运输安全。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派员对施工现场实行安全监督。

  未征得铁路运输企业同意,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从事前款规定的活动,或者虽征得同意但有关活动发生危及铁路安全情形的,铁路运输企业有权制止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无法制止的,应当及时向铁路监管部门或者有关人民政府报告。第十三条 禁止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烧荒、放养牲畜、种植影响铁路线路安全和行车瞭望的树木等植物;禁止向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排污、倾倒垃圾以及其他危害铁路安全的物质。

  禁止在铁路电力线路导线两侧各五百米的范围内升放风筝、气球、孔明灯等低空飘浮物体;升放无人机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第十四条 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及其邻近区域建造或者设置的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不得进入国家规定的铁路建筑限界。

  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邻近区域建造或者设置的彩钢瓦房、活动板房、塑料大棚、广告牌(匾)以及废品站、垃圾场等建筑物、构筑物,其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应当加强管理,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影响铁路运输安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