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疆大使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封疆大吏,古代省一级的长官,指的是疆域之中统治一方的官员,如明清时期的总督、巡抚。封疆大吏,也叫做“封疆大臣”,明代的都指挥使、布政使、按察使和清代的总督、巡抚总揽一省或数省的军政大权。

封疆起源于周代的分封制,将自己本土区域划分若干个区域,诸侯国在自己领域里拥有相对独立的权力。这种制度,虽然减轻了中央政府的负担和增加了地方自治的自由度,但是也减轻了中央政府的控制力。

封疆大吏其实就是皇帝管理各地方事务的管家,虽然镇守一方,但是受中央管辖和调遣,权力相比较于分封时期的诸侯国差一些,反而承担着更大的责任和义务,这也是时代管理体系的一次大的飞跃。

明清时期的封疆大吏和现在的省委书记和军区司令类似,是国家的重中之重,对国家的发展都起着一定的决定力,稳定着一方的政治和势力。有些封疆大吏头上还挂着六部尚书的头衔,是货真价实的一品或二品官员。

封疆大吏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名称:唐朝(节度使、刺史),宋朝(转运使),明朝(布政使),清朝(总督、巡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