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要把握什么结构改革?

如题所述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当中最具特征的内容,也是中国几十年改革开放的最具有实质性的成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性地位,同时强调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把握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提和目标还是要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这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要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高度上认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意义,坚持“两个毫不动”,支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壮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正向激励和优胜劣汰,推动更多产能过剩行业加快出清。瞄准国际标准,将传统产业采用新的模式进行组建,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夯实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提升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管理和运用的效益。更加注重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完善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

二、建立起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支撑。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今后需要更大力度强化创新对国民经济的驱动作用。完善创新驱动发展基础。通过布局国家实验室、构建技术研发平台、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等举措,加快建设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协同创新基础平台,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积极发展新动能。强化标准引领,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体制,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支持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坚持和完善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改进科技评价体系,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大力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

三、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进程。

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抵押、担保等权能。完善产权制度和农村承包地制度、农村宅基地制度、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制度。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使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业。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从而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四、完善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使政府更好发挥作用。健全产权保护制度。产权平等是市场经济运作的第一要素第一要求,所有经济主体一律产权平等。尽快建立起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快推进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等制度建设,坚持捍卫产权,保护产权。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凡是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凡是企业投资项目,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或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外,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改革生产许可制度,健全破产制度等。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等制度,确保市场经济在法治环境下运行。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完善土地、金融、科技、数据等领域制度规则,确保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享受资源要素,平等使用资源要素、金融要素、货币要素。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建立集体诉讼制度,保障各种所有制主体同等享受法律保护。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强化监管和服务能力,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优化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

五、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四中全会提出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这是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继续扩大开放的维度。推动进口和出口、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贸易和产业协调发展。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及农业领域扩大开放,促进国际国内要素的有序自由流动,资源的高效配置,市场的深度融合。继续完善开放的格局。拓展对外贸易多元化发展,通过继续鼓励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胆试大胆闯,更大力度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增强开放联动效应。继续优化营商环境。保护外资合法权益,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健全促进对外投资政策和服务体系,巩固营商环境排名成果。继续深化多边双边合作。健全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等制度,完善涉外经贸法律和规则体系,形成国家竞争新优势。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现东道国的国内资源和中国国内产业优势之间的有效整合,主动把国内的产业与海外的产业、市场、资源联动起来,实现经济的重大战略利益。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基础,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实践中,要不断深化认识领会内涵,更要高质量落实任务,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实支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