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勤劳的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2

1. 形容古人勤奋的文言文

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3.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4.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5.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6.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7.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8.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举成名。9.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10.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 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3.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 ,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 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 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6.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 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 或不足。­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8. 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 当仁不让”。

­9.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 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 技施展出来。­12.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 得益。­13.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

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 度的表现吗?14. 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 “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

我选取他­ 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17.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 不足。

­18.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

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 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19. 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 尤人”。­20. 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 给我一片关于勤奋的古文

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shì)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yàn)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fú)之怠(dài).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yú)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chì duō),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sì)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qiè)曳(yè)屣(xǐ),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jūn)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yìng)人持汤沃灌,以衾(qīn)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sì),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pī)绮(qǐ)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xiù),烨(yè)然若神人;余则缊(yùn)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①今虽耄(mào)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lǐn)稍之供,父母岁有裘(qiú)葛之遗(wèi),无冻馁(něi)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yè) 余,撰(zhuàn)长书以为贽(zhì),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3. 什么文言文用来比喻人一定要勤奋才能成功

荀子《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性 一作:君子生)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

《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4. 写人要勤奋与有恒心的古文

《为学一首示子侄》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劝学》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 食 埃 土 ,下 饮 黄 泉 ,用 心 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鼯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5. 与《凿壁借光》一样写勤奋好学的文言文

囊萤映雪 所属朝代:晋代 出处《晋书·车胤(yin传》:胤……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悬梁刺股《汉书》曰:“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是为“悬梁”.而“刺股”,则见于《战国策》,说的是苏秦攻读《太公阴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期年揣摩成”……立雪程门程是指宋代理学家程颐.立雪是指学徒站在雪中虔诚求道.“程门立雪”的原意是说:冒着大雪在程颐门前站着.用来形容尊敬老师,虔诚求教.这则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杨时和游酢去拜会当时著名的理学家程颐.程颐正在闭目养神,杨时、游酢二人恭敬地站在一旁,等了很长时间.程颐醒来,门外已雪深一尺.后人就以“程门立雪”作为尊师重道的范例.“程门立雪”也可说成“立雪程门”.。

6. 文言文中形容博学勤奋和男子气概的句子

博学勤奋的:《中庸·第二十章》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闻鸡起舞;头悬梁、锥刺股

男子气概: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邹忌讽齐王纳谏)

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三国演义》诗一(颂关羽):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红楼梦》里形容贾宝玉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饮中八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