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小学时期是个体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阶段,此时儿童开始认真地审视自我,并对自己形成一定的评价,从而影响儿童的行为。了解小学生自我意识及其发展特点,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引导其自我意识的发展,促进其健康成长。
一、自我意识概述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一种意识,它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其中,自我认识属于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自己身心特征和活动状态的认知和评价;自我体验属于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指个体对自己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包括自尊、自信、自卑等;自我调控属于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指个体对自己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二)自我意识的表现
自我意识是个性社会化的结果,自我意识的发展表现为三个方面: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1.生理自我。指个人对自己身躯的认识,包括占有感、支配感、爱护感和认同感。这些意识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2.社会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社会属性的意识,包括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权利义务的意识。儿童的角色游戏对个人实现社会自我起着重大的作用。游戏的过程与社会化的过程是吻合的,儿童的游戏正是对成人社会生活的反映。例如“开商店”、“娃娃家”、“开医院”等游戏中,有售货员、顾客、爸爸、妈妈、孩子、医生、患者等不同的社会角色,儿童在扮演角色的同时,学习着该角色的社会行为并体验角色之间的社会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的扩大,学习社会经验的途径会越来越多。
3.心理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心理属性的意识,包括对自己的感知、记忆、思维、动机、需要、行为等的意识,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三)自我意识的形成
自我意识不是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它是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个体的自我意识形成于婴儿期,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发展着:
1.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来认识自我。儿童生活的第一年没有自我意识,他还没有把自己作为主体从周围世界的客观环境中分离出来,甚至不知道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是属于自己的。到了第一年末,儿童开始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对象区分开来,初步意识到自己是动作的主体。到了两岁时儿童会使用“我”,标志着自我意识的产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他人对自己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影响到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他人的评价在自我意识的形成中有重要的意义。
2.通过自我观察来认识自我。自我观察有两种方式:一是自己通过直接感知自己的一些特性。例如通过照镜子观察自己的五官、身材等。自我观察的另一种方式是内省,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观察。此时个体被分解为主体的观察者的我和客体的被观察的我。实际上是对过去的我进行的回忆和反思,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情绪体验,这种对自己的内省是在少年期开始产生的。
3.通过分析自己的活动结果来认识自我。正确分析自己的活动结果,并能对自己的活动结果进行正确的评价,能帮助青少年建立起正确的自我观念。活动的结果影响到他人和集体的评价,从而影响到一个人在周围人心目中的地位,也影响到一个人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二、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一)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
进入小学后,小学生进行评价的对象、内容和范围都进一步扩大,这也使小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进一步发展起来,主要表现特点为:
1.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升高而增强。
韩进之等人在研究中对小学儿童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你的爸爸、妈妈说的话都对吗?同学们对你的批评都对吗?你认为班主任老师对你的看法都对吗?你常和同学争论问题吗?你做事拿不定主意吗?你对自己班级的看法跟大家一样吗?等等。小学生在这些问题上反映出的独立性水平明显随年龄升高而升高,这表明小学生逐渐减轻对他人评价的依赖性,独立地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也在不断发展。
2.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并表现出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
小学低年级儿童自我评价还具有很强的具体性,如“我认为上课认真听讲、不讲话,不骂人、不打架才能算个好孩子”。他们更多的是只对其外显行为进行评价(如不打架、不骂人、完成作业等)。整个小学阶段评价处于由具体性向抽象性、由外显行为向内心世界发展的过程中,这表明小学儿童的抽象概念性评价和对内心世界的评价能力都在迅速发展。但直到小学高年级,能够进行抽象性评价的儿童(如我认为一个好学生应该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有远大理想和抱负,能分清真善美与假恶丑和内心世界的评价,表里一致,谦虚、热情、诚实等)仍然不多。
3.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步增强。
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儿童自我评价能力水平还比较低,前后两次的评价一致性很差,到小学高年级,随着自我评价能力的逐步发展,前后两次评价的一致性逐步提高。这表明小学儿童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随着自我评价能力的增强而增强。
(二)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自我控制的能力在幼儿时已有发展,入学后在学校一定组织纪律的要求下,自我控制能力进一步发展起来。在三年级末,逐渐养成在学习时的自我控制习惯。同时,儿童自我控制的范围不断扩大,质量也日益改善,这表现在儿童不仅能发现自己的学习缺点,而且能利用自己的力量去改正这些缺点。研究发现,小学儿童在集体生活影响下,逐步学会了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四年级以后,初步形成的责任感开始对行为起支配作用,促使其自制力有较快的发展,小学高年级儿童已能迫使自己去完成有意义但不感兴趣的任务了。
(三)自我体验的发展
幼儿已具有人类所特有的各种重要的情感体验。韩进之等人研究指出,自我体验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展总趋势比较一致。在小学阶段,自我体验与自我评价的发展具有很高的一致性(r=0.996),可见在这个时期,自我情绪的发展与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儿童的理性认识的提高和增加,他们的情绪体验也逐渐深刻,特别是自尊心迅速发展,逐渐产生了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言行以及维护一定的荣誉和社会地位的自我意识倾向,强烈反对成人把他们当成“小孩子”看待,要求父母和老师尊重他们的个性独立意识,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要求成人信赖他们,给他们一定独立发展的“空间”。这是小学生自我意识走向成熟的最初表现。
(四)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
韩进之等人研究表明: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是随年龄增长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结果如表4—1所示。
(资料来源:韩进之等:《中国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与教育》;朱智贤:《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由此可见,小学生自我意识是不断发展的,但不是直线的、匀速的,既有上升时期,又有平稳时期,表现为:
1.小学一到三年级处于上升时期。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二年级的上升幅度最大,是上升时期的主要发展时期。小学二年级到小学三年级的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在上升时期中属次要地位。这是因为学校的学习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儿童对自己的认识,如考试成绩好坏、教师对自己的评定、同伴对自己的接纳性等,都使儿童从不同角度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而学习活动对儿童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都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从而促使儿童的自我意识有了很大发展。
2.小学三年级到小学五年级处于平稳阶段,年级间无显著差异。小学五年级到小学六年级又处于第二个上升期。到小学高年级,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发展起来,其辨证思维也初步发展起来,这就促使儿童的自我意识更加深刻。他们不仅摆脱对外部控制的依赖,逐渐发展了内化的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且开始从对自己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转向对自己内部品质的更深入评价,这就使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
从教育上说,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最重要有两点:一是使学生建立自信心;二是使小学生正视自己的优缺点。为此,应努力做到:
(一)坚持正面教育,培养自我接受能力
所谓自我接受能力,是指能正视自己的现状并喜欢自己,接纳自己的能力。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别人的评价和态度。一个人若经常得到别人的肯定和鼓励,就会充满自信;反之,则会丧失信心,悲观失望。教师对学生自信心的建立负有重大责任,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让他们知道他自己的可贵可取之处。喜欢和接纳自己意味着承认自身的价值,一个人要能自信其本身有可贵可取之处,才能自尊自爱,不断努力去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一些少年儿童行为顽劣,屡教不改,这常常与社会、成人对他们的厌恶、嫌弃态度有关。他们从他人的态度中感受不到自身价值,因而自暴自弃。所以,“最需要爱的孩子,正是那些不讨人爱的孩子”。教师要喜欢学生,肯定学生,才能使学生接受自己,悦纳自己,发展良好的自我意识。
(二)参与社会生活,培养自我认识能力
所谓自我认识能力,指的是既知道自己长处,也知道自己短处的能力。知道自己长处,可以增强一个人的自信心,使之有勇气去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知道自己短处,可以有意识地加以克服或扬长避短,使之变劣势为优势。因此,认识自己是一个人形成良好自我意识的重要方面。
各种生活实践是认识自我的最好课堂,学习、工作、社交等活动为我们检验自我意识的正确与否提供了条件。在每一种社会活动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利弊、得失感受和体验,我们可以借此对自己各方面情况做一番冷静、认真的回顾和总结:看看以前对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有没有夸大或缩小自己的优点,有没有过高或过低估计自己等等。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许多长处和短处,只有认识它们,才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获取成功,建立自信。良好的自我意识只有通过参与社会生活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三)在学习中培养自我控制能力
小学生正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阶段,运用如下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行为的养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1.自我暗示。自我暗示能提高儿童的自我控制水平。例如,让儿童抄写枯燥无味的数字,并告之抄完后能得到一个新颖的玩具。当这些儿童抄写数字时会有“玩具”来干扰他们。实验者将儿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事先告诉两组儿童都不能看玩具,但教给实验组儿童在抄写时不断提醒自己“我要工作,我不要看玩具”,而对照组儿童则没有这种暗示训练。结果发现,实验组儿童完成任务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见成人此时的提醒与指导可以帮助孩子克服枯燥的学习内容,养成稳定做事的习惯。
2.积极鼓励。在一项研究中,实验者让儿童做一个玩糖果的游戏,游戏机每隔一分钟发一颗糖,累积的糖果全部归儿童所有,但是不能自己去拿。拿一颗糖,机器会自动停止发糖。实验前主试给予一半儿童这样的指导语:“你们这些孩子平时很有耐心,为了得到一件好东西愿意等待。”而对另一半儿童只是说一些与游戏无关的事。结果表明,被认为有耐心等待的儿童比没有受到这种鼓励和表扬的儿童在实验中的延缓时间要长得多。可见教师的鼓励对儿童形成耐心是起到积极影响作用的。
3.对工作难度的选择。一般来说,完成高难度作业往往需要更高的自我控制水平。在一项实验中,先测验儿童愿意做难度较大工作的基线水平。儿童可以选择做一项较难的作业,一分钟可以得到10美元;也可选择做一项较为容易的工作,一分钟可以得到5美元。在重复作出几次选择后,把儿童随机分成三组:一组儿童训练做较难的作业,另一组儿童训练做较容易的作业,但奖励是一样的,第三组儿童未接受这两种作出努力的训练。在结束训练后,重测其基线水平,结果发现,经过努力训练做较难作业的儿童选择做较难作业的比例显著高于低努力组的儿童,这说明做较难作业的高努力组训练有利于促进儿童选择高目标和高成就。适当帮助学生选择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能够激发儿童的斗志和勇气,在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中是需要勇气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