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克斯集团的集团总裁

如题所述

郑坚江,宁波奥克斯集团董事长、总裁。1987年,还是汽车修理工的郑坚江毛遂自荐,承包了一个只有七八个人、负债却高达20几万元的乡办小厂,开始生产电视机天线、电能表罩壳等产品。上世纪90年代初,郑坚江将一场危机变成了转机,并借此掘到了第一桶金。当时,国家强制淘汰DD282电能表,而郑坚江刚刚筹资400万元准备上马。在其他企业转产形成市场空白时,他为了寻找出路,说服了有关部门,并开足马力生产DD282。短短四五年时间里,企业共生产了1500万台电表,抢占了国内市场40%的份额,并累积了近亿元的身家。1994年,郑坚江又把目光瞄向空调。他以低价为武器杀入市场,仅用了4年时间,就使奥克斯空调跻身国内空调业三强之列。十多年来,郑坚江把一个负债20多万元的小厂打造成拥有25亿元固定资产、年销售收入达30多亿元的宁波三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携“三星”电能表和“奥克斯”空调两大品牌,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能表制造商和中国空调业雄霸之一。如今,郑坚江又打算闯入另一块战场:手机业。郑坚江决定斥资10亿元,将奥克斯品牌做大,而价格战又将是他再次祭起的一面大旗。在做大做强现有产业的同时,郑坚江还打算进入医疗、房地产等多个领域,并将旗下的三星科技上市。 财富应该属于学习能力最强的人,当前的危机就是对企业家的考验。奥克斯适时做了3个大动作进行自我调整:对外面的投资进行收缩,压缩房地产项目,压缩库存。同时针对原材料价格的起伏,大刀阔斧进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用铜取代板材,内部挖潜节约5个多亿!所以有底气打空调“价格战”,空调的订单多起来了。项目投资及发展状况。
在做好家电、电力、通讯、能源产业的同时,随之进入医疗、房产、物流等项目投资领域。
产业升级战略——奥克斯将重点发展电力、家电、通讯、能源等四大制造业,还在房产、物流、医疗服务等领域进行项目投资。同时,积极推进空调、手机的“3558”工程。即:奥克斯空调要在3年(2006年)内达到500万台销售,5年内(2008年)达到700万台,手机要在5年内(2008年)达到3000万台销售,8年内达到7000万台。
资本运作战略 ——奥克斯集团计划在未来3年(2007年)内,争取拥有3家上市公司,为配合产业升级与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将积极利用兼并、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手段。
国际化战略——奥克斯集团计划在未来三年实现外销10亿美元,并积极与国际相关产业的知名企业结成战略联盟;构建国际化人才合作通道;加强国际先进管理经验与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为确保三大战略顺利实施,每年至少投入10亿元引进国际一流设备;每年至少投入3000万元,引进全球化一流人才;每年销售增长率至少50%以上;5年内(2008年)投入30亿元,建成2.08平方公里的奥克斯国际产业园。
该企业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的2006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二百九十五。 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到成为国际电能表行业的领导者及中国空调行业的前三甲,奥克斯在短短的15年时间内实现了1000倍的增长。2003年,奥克斯已在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公布的中国500强企业名单中列第253名;在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排定的中国机械500强名单中列第29位;同时被中国企业联合会评选为中国最具成长性企业之一。
奥克斯取得的辉煌成绩是令人瞩目的,它的成功也值得所有渴望得到长足发展的企业学习。然而,在它辉煌的背后,也看到了一些令人担心的隐忧。 毫无疑问,2003年的价格战中,奥克斯是最大的赢家,凭借着这场“血与火”的洗礼,奥克斯完成了从挑战者到领导者的转变,然而,奥克斯是否已经坐稳了自己的位子呢?面对传统老品牌的降价,新一轮的空调价格竞赛又将展开,已经多次降价的奥克斯还有多大的降价空间呢?在某些竞争对手看来,真正的价格站尚未开始,2004年才是真正的“空调洗牌年”。奥克斯又该作怎样的打算呢?其实,在奥克斯坚强自信的背后,也有不为人知的苦楚!
1、利润,“心口的痛”
仔细考虑奥克斯的现有产业格局构成及其庞大的产业多元化计划,便不难发现,真正能为奥克斯带来巨额利润的还是电能表产品,而空调产业,虽然市场占有率上去了,但利润显然并不乐观,连总经理吴方亮都感慨:“卖一车空调还不如卖一车胡萝卜挣的钱多”。空调行业这种“残酷的廉价”给奥克斯带来了极大的痛楚道,没有足够的利润,靠什么支持新一轮的价格战,多元化的路又该怎么走?更令人痛苦的是,这场价格战还没有要结束的迹象。
2、问鼎之战,充满荆棘
奥克斯人对空调行业老大的地位觊觎已久,奥克斯人对此毫不讳言,“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奥克斯人有雄心也有自信。但是任何时候,奥克斯都不应该低估对手,那些排名比较靠前的对手,无一不是在市场的“腥风雪雨”中成长起来的,在他们看来,奥克斯只是取得了暂时的优势,真正的战斗尚未开始。而且,如果奥克斯仅仅凭着价格这一种武器,就想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显然不容易。因此,任何时候,奥克斯都要把困难想得多一点。
3、战斗之后的战斗
2004年初,国际上原材料价格已经上涨了将近20%,因此,市场上有“今年空调要涨价”的传言。在苏宁电器2004年度空调行业论坛上,尽管应邀参会的30多位空调企业老总都表示希望空调价格能因原材料涨价而“搭上车”。但会下这些老总则一致认为,空调价格战仍是必打无疑。加上国美、苏宁等流通大鳄的掺和,战斗可能会更加惨烈。
事实上,2004年初各大一、二线空调品牌相继调整价格,虽然打的招牌各有不同,但是大家的心里都是透亮的,“谁先涨价谁先死”, 因此只能靠牺牲短期的利润来实现“剩者为王”。而奥克斯似乎嫌这些巨头们过分扭捏,抢先掀起“一元钱利润洗牌运动”。看来,奥克斯打算破釜沉舟,决心一搏了。
价格战之后是一场更为残酷的价格战,这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了!但中国彩电企业的过度竞争造成整个行业微利,导致缺乏发展后劲的前车之鉴,是不是也要引起奥克斯和整个空调行业的警惕呢?其实,作为生产厂商,进行价格战的目的不应该过于针对竞争对手,战胜竞争对手的目的应该是为了更好的提高自身。任何时候,价格战的最终目的都应该是为了更好的满足更多的用户的需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