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三十为什么不是每年都有,哪年不该有

如题所述

每一轮12年,有五年是没有正月三十的,其他七年有。中国农历历法是一“朔望月周期”来计算一个月的天数,其中“朔”所在日为初一,是人们完全看不到月亮的时刻,“望”所在日为十五,就是满月的时刻。由于月球、地球、太阳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并非一成不变,因此“朔望月周期”有长有短,农历一年中就出现了大月30天、小月29天的分法。同时,为了保证农历每月的初一必须是朔月,所以大小月的安排也不说固定的,这需要通过观测和科学推算加以确定。翻看日历您会发现:1996年、2004年、2005年、2007年、2014年、2015年、2017年、2018年、2020年等这些年份正月都只有29天没有正月三十,而且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只是为了保证每个月的初一必须是朔月。
农历通过观测来计月。按今年今月来说,2月8日出现了初月,那2月8日就是正月初一,它的前一天腊月二十九就是腊月的最后一天了。月初、月末月亮弯的方向不一样,视觉差异非常大,所以这样计月特别的精准,都不需要闰日。
天干地支是古代中国用来纪年的系统。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基本单位;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基本单位。它们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