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素质低下会产生什么危害呢?

如题所述

1.未告知的情况下,班主任随意拿走科任老师的教材给学生用,拿走之后也没有告诉科任老师,科任老师到处找书;

2.教务主任随意拿走老师的笔记本电脑去用,也没有告知该老师,老师到处找电脑;

3.教师在教学楼,教室门口抽烟;

4.教师在办公室八卦女教师,风言风语。

如果老师整体素质低下,那么会对学生和学校造成很多不利的影响和伤害:

一是违背师德规范,不利于教育法规的贯彻落实。

二是败坏社会风气,玷污教育阵地这方净土,对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会造成严重影响。

三是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公正公平是社会的基本要求,师德师风不正势必影响公正公平性。还可以举出其他一些危害。

做好一位优秀的老师,除了有扎实的文化知识以外,还要有理想和信念!

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

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

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27
第一:不热爱自己的职业
现实中,很多教师根本不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是在重压之下被动的工作,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如果连自己职业都不热爱,又谈何热爱学生,谈什么教书育人。更有甚者,只是把教师职业当作一个跳板,拼命挤进来,一有机会就逃离教师岗位。试想,一个班级如果频繁地变换教师,不但给学生学习造成困惑,也给学校工作带来麻烦。这类人。说轻一点是教育初心不坚定,说重一点就是无耻、败类,根本不配为人师。

第二:歧视差生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虽然有点脱离实际,但提出的出发点是好的,它要求教师要平等认真对待学生,不要放弃每一位学生。有的教师,有意无意中就会歧视差生,例如在安排座位上,不顾学生身高、视力等因素,长年把学生分在角落或者边上;在课堂提问上,觉得回答差生的提问是在浪费时间,甚至会觉得差生是在故意捣乱;面对同样的错误,对优等生手下留情,对差生却是破口大骂,实施重罚。长期以往,差生只会更差,因为他们感觉不到任何的温暖和帮助。差生本来纪律和学习上就存在困惑,需要教师更多的关心和呵护,部分教师却反其道而行之,的确令人唏嘘。

第三:私下授课,收受红包
可能很多教师会跳出来反驳笔者,你来农村看看,哪有补课?哪有红包收?别一棍子打死一船人。对此,笔者想说的是,私下授课、收受红包等现象在教师行业中非常严重,连教育部长陈宝生都说“教师课上不讲课下讲”,正所谓“无风不起浪”,全国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在这点上教师们根本无需狡辩,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才是正确的做法。国家重视教育,正在想方设法提高教师待遇,教师们应该潜心搞好教育。私下授课,收受红包是在为自己谋私利,说重点和受贿又有多大区别呢?

第四:体罚学生
笔者认为,学生之所以为学生,他们还是未成年,在人生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缺失是非常正常的,违反学校纪律更是必不可免。犯错就要受罚,指出他们存在的错误,帮助其改正。因此,教师需要必要的惩戒手段,这可以理解。但现实中,很多教师把惩戒等同于体罚。义务教育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禁止体罚学生”,教师法第八条第五款、第三十七条也明文规定“侮辱、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影响恶劣的,将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刑事处罚”。体罚学生,不但与法律法规相违背,对学生更是百害而无一利,它是一种极端愚昧、落后的教育手段。望有此类行为的教师,尽快强化师德教育,树立法制观念,切不可做出让自己遗憾终身的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