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食用油的区别与用途

如题所述

常见食用油的区别与用途 

一、区别与用途

1.核桃油

原料:用核桃油低温物理冷榨的植物油。

特点:油颜色透明度高无杂质,味道醇正区别于其他加工方式,能大限度地保留坚果的自然精华,气味清香、口感柔和,适合娇嫩肠胃。

饱和脂肪酸·10%,不饱和脂肪酸·90%。

适合:凉拌、直接滴在辅食里。

2.亚麻籽油

原料::亚麻籽油用亚麻籽榨出来的油。

特点:含有丰富的亚麻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是诸多辅食油中亚麻酸含量最高的油,亚麻酸能够在人体内转华成DHA和ARA。

饱和脂肪酸·10%不饱和脂肪酸·90%。

适合:凉拌和直接滴在辅食里。

3.牛油果油

原料:用牛油果冷压初榨而成。

特点:油色清澈透亮,无重油味,淡淡的牛油果香,口感清爽不油腻,对气味比较敏感的挑食宝宝都能够接受,烟点300度,高温烹饪。

饱和脂肪酸:22%不饱和脂肪酸:78%。

适合:热炒、凉拌、调馅。

4.玉米油

原料:以玉米胚芽为原料提炼出来的食用油。

特点:澄清透明,色泽清亮,味道清香油烟点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丰富的维生素。

饱和脂肪酸·13%,不饱和脂肪酸·87%。

适合:热炒、烘培、炖煮。

5.花生油

原料:以花生为原料经过筛选碾坏,蒸坏装垛.压榨等工序榨出来的。

特点:颜色淡黄透明,色泽清亮气味香醇、易被消化,抗氧化。

饱和脂肪酸:16%,不饱和脂肪酸:84%。

适合:热炒、炖煮、煎炸。

6.大豆油

原料::由大豆压梓出来的食用油。

特点:清色透明、淡黄色、无沉淀物含有丰富的钙需注意转基因大豆。

饱和脂肪酸·15%,不饱和脂肪酸·85%。

适合:热炒、炖煮、煎炸、调馅。

7.橄榄油

原料:用新鲜的油橄榄果实榨出来的油,富有植物油皇后的称号。

特点:未经加热和化学处理保留了天然的营养成分。

饱和脂肪酸·11%、不饱和脂肪酸·89%。

适合:凉拌、热炒、调馅。

8.菜籽油

原料:从菜籽里压榨出来的一种食用油。

特点:油色呈棕色、气味特别作为热炒油宝宝偶尔可以使用。

饱和脂肪酸·7%,不饱和脂肪酸·89%。

适合:热炒,炖煮,煎炸。

9.葵花籽油

原料:向日葵的果实葵花籽压榨出来的油。

特点:葵花籽油呈金黄色或青黄色澄清透明气味清香,含丰富的维E、磷脂、锌、铁促进新陈代谢、安神、降胆固醇。

饱和脂肪酸·12%,不饱和脂肪酸·88%。

适合:热炒、炖煮、煎炸。

10.芝麻油

原料:从芝麻中压榨提取出来的油。

特点:有浓郁的炒芝麻香味香油味纯正而耐回味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佳品无论凉菜、热菜还是做汤。

饱和脂肪酸·16%,不饱和脂肪酸·84%。

适合:凉拌、煮汤、调馅。

11.猪油

原料:从猪身上的肥肉提炼出来的油。

特点:其初始状态是略黄色半透明液体的食用油,常温下为白色或浅黄色固体,胆固醇高。

饱和脂肪酸·43.2、%不饱和脂肪酸·47.9。

适合:炒菜。

12.椰子油

原料:将椰子进行皂化酸化水洗脱水制成。

特点:椰子油在热带地方为白色液体在冷处则为牛油样的固体,有特殊气味,新鲜时气味芬芳。

饱和脂肪酸·90%、不饱和脂肪酸·8%。

适合:热炒、煎炸、烘培。

二、为什么要吃辅食油?

1.辅食油95%以上是脂肪,脂肪能给宝宝提供能量,促进 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2.辅食油能提供 人体自身合成不了 且需要的脂肪酸,这些脂肪酸只能通过食物补充。

3.辅食油含有人体必需的:亚油酸和亚麻酸。

4.亚麻酸在体内可以分别转化 成EPA和DHA,而这2种成分对宝宝的大脑和视觉

发育很重要。

三、宝宝辅食油怎么吃?

1.根据油的种类换着吃

富含油酸的油:牛油果,橄榄油,花生油,菜籽油。

富含油酸的油:玉米油,核桃油,葵花籽油,大豆油。

富含亚麻酸的油:核桃油,亚麻籽油,紫苏籽油。

2.根据油的烟点不同方式烹饪

适合凉拌的油:亚麻籽油,核桃油,芝麻油。

适合热炒的油:牛油果,玉米油,葵花籽油,花生油,菜籽油,橄榄油,大豆油。

四、宝宝辅食油怎么选

1.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辅食油要看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中要看omega3 (亚麻酸) 因为omega 3 (亚麻酸是人体无法合成的要选亚麻酸高的辅食油。

2.榨取工艺:低温物理压榨能更好的保留营养,且对原料的要求更严格。低温物理压榨且低温自然风干全程低温更能锁住营养和保留原果风味。

3.亚油酸和亚麻酸比例:中国营养协会认为,最符合国人的比例是4:1-6:1。

4.色泽香味:优质的辅食油应该是透明或半透明状液体淡淡植物清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