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测距仪原理是什么

如题所述

摘要:激光测距仪是利用激光对目标距离进行测定的仪器,工作时,激光测距仪通过发射激光并计算激光从发出到收回的时间,从而得到距离,这就是激光测距仪的原理,具体的测量方法有相位式激光测距、脉冲式激光测距、三角法激光测距和激光回波法四种,激光测距仪可分为手持式、云服务式、望远镜式三种。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激光测距仪原理和测量方法吧。一、激光测距仪原理是什么
测量仪器有很多种类,测量距离一般会用到测距仪,在诸多测距仪中,激光测距仪是使用比较多的一种,它测量迅速又准确,因此应用比较广泛,不过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激光测距仪的工作原理,下面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其实,激光测距仪的原理很简单,激光测距仪在工作时向目标发射出一束很细的激光,由光电元件接收目标反射的激光束,计时器测定激光束从发射信号到接收的时间,时间乘以光速再除以二,就计算出从观测者到目标的距离了。
二、激光测距仪的测量方法有哪些
1、相位式激光测距
用无线电波段的频率,对激光束进行幅度调制,并测定调制光往返测线一次所产生的相位延迟,再根据调制光的波长,换算此相位延迟所代表的距离。即用间接方法测定出光经往返测线所需的时间。
2、脉冲式激光测距
这一方法是利用激光脉冲持续时间极短,能量在时间上相对集中,瞬时功率很大的特点进行测距,简单来说就是针对激光的飞行时间差进行测距。
3、三角法激光测距
激光位移传感器的测量方法称为激光三角反射法,激光测距仪的精度是一定的,同样的测距仪测10米与100米的精度是一样的。而激光三角反射法测量精度是跟量程相关的,量程越大,精度越低。
4、激光回波法
激光位移传感器采用回波分析原理来测量距离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精度,激光位移传感器通过激光发射器每秒发射一百万个脉冲到检测物并返回至接收器,处理器计算激光脉冲遇到检测物并返回接收器所需时间,以此计算出距离值,该输出值是将上千次的测量结果进行的平均输出。
三、激光测距仪有哪些类型
作为一种测量仪器,激光测距仪的种类是比较多的,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手持激光测距仪
测量距离一般在200米内,精度在2mm左右,这是目前使用范围较广的激光测距仪,在功能上除能测量距离外,一般还能计算测量物体的体积。
2、云服务激光测距仪
通过蓝牙将激光测距仪上测量数据实时传输到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上;通过wifi联网可将数据传输到云端服务器,可与远程的施工伙伴实时共享测量数据。
3、望远镜式激光测距仪
测量距离比较远,一般测量范围在3.5米-2000米左右,也有最大量程为10公里左右的测距望远镜,由于测距望远镜的准直性要求,3.5米以下为盲区,大于2000米以上的激光望远镜一般采用YAG激光,波长为1.064微米,为了达到较大的测量量程,所以激光功率较大,建议使用者注意激光防护。主要应用范围为户外中、长距离测量。
除此之外,还可分为一维激光测距仪:用于距离测量、定位;二维激光测距仪:用于轮廓测量,定位、区域监控等领域;三维激光测距仪:用于三维轮廓测量,三维空间定位等领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