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知讽刺哪一类人

如题所述

公知讽刺的是一根筋要求全盘西化的专家、学者、教授等社会精英。

从字面可认为是公共知识分子的缩略词,精确定义是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是进言社会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是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尤其在网络中,第三方提到“公知”多含有讥讽的意思。

公知原是“公共知识分子”的简称,是公共议题最活跃的群体,可追溯到法国启蒙运动,但内涵和所指均不等同于公共知识分子。现为对有目的性引导舆论或发表批判言论,并自诩为“公共知识分子”的特定人群的特殊化简称。

公共知识分子在中国正式使用是在2004年,《南方人物周刊》第七期特别策划“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50人”首先推出的一个概念。

公知一词原是褒义词汇。原指参与公共话题讨论,具备跨学科性,对自己专业之外的公共话题发言,有专业背景具有权威性及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后“公知”一词社会声誉以直线下降的趋势演变为一个负面词汇。公知讽刺的是一根筋要求全盘西化的专家、学者、教授等社会精英。

关于公知的介绍

早期公知是知识分子群体中最亲民的一类人,肩负着开启民智、引导舆论的作用。“公知”们之所以在近年遭遇污名化的境遇,是因为在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空前复杂和尖锐的背景下,“公知”们用预先自我设定为真理的框架去套所有问题,失去了解释世界的能力。

2011年以来,公共知识分子在互联网和大众媒体中开始被简称为“公知”。在中国网络社会,一些人有目的性引导舆论或自以为是地发表不成熟的批判言论,并自诩为“公共知识分子”,使“公共知识分子”的形象受到了颠覆。

使得许多人把冒充“公共知识分子”的人讽刺为“公知”。很多语境中,“公知”成为到处乱喷、水平不高、道德至上、居高临下的代名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