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标之前,这几点战略布局一定要做好

如题所述

在进行招投标之前无论我们属于招标方还是投标方,我们都需要有一个准备策划布局,制定一系列完善的战略才能在接下来的活动流程中顺利进行。当然投标方为了拿下标还是要在激烈的竞争局面中有一个完整的战略布局的。和保标招标网小编一起来看下进行投标活动需要做好哪些战略布局。
1
信息战
对于信息战,我们可以理解为招投标信息的获取,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只有在获取了相关的信息以后才能更好的布局这场战役。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企业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而如何能从海量的信息中找寻最适合自己企业的招标信息显得尤为重要。可以用例如保标招标app,日均更新十万+的招投标信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竞争对手的状况对中标率的影响也起到很大一部分的影响。
2
技术战
技术战,其实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硬实力、另外一个是软实力,硬实力毫无疑问就是企业的设备、产品、资金、技术资质这些明面上的实力,当然这其中也包括过去的业绩及其社会影响。
而软实力就是标书编制质量。标书的编制质量我们又可以分为内在的质量和外在的质量。内在的质量由以下方面体现:
一是标书的响应性。即标书是否按照业主的要求进行了编排,按照业主提供的格式进行填写,是否按业主的要求提供了诸如投标保函、银行信用证明,有关的资格证明等完备的资料,是否对业主招标文件的有关内容进行了实质性的响应,对投标文件的签署是否正确。
二是施工组织设计计划的编制质量。即工期、质量、安全指标是否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并有足够的措施保证。技术方案是否具有先进性、可靠性、可操作性,技术方案的文字表述是否精炼、准确,条理具有层次性、逻辑性,资源配置是否科学合理,图纸绘制是否规范、清晰、表达准确。
三是报价的编制质量。即是否按招标文件的规定内容进行报价,是否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了报价,单价是否合理、没有重大偏离,要求提供的汇总表、单位估价表、报价编制说明完整齐备,基础价格的收集和计算切合实际。
标书的外在质量是指打印是否清楚、准确,装帧是否美观,标书的外观质量直接影响着投标人的形象。

3
价格战
价格因素对于获得合同至关重要,这也是过去一些研究者把提高中标率的研究重点放在价格上的原因。一般来说,价廉物美是业主的普遍要求。但是,价格的尺度、价格的竞争性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不同的投资主体对价格的评判有不同的观点。即使是相同的投资主体,由于各自的经历不同、各自追求的目标不同、外部环境影响的不同,对价格的评判也不尽相同。
例如,世界银行、亚行贷款项目采取公开竞标形式选择承包商时,明确规定以最低评标价选择中标单位。国内的地方中小型项目,投资主体是地方的或者几方集资的,追求的是最低价格发包。在投资主体是政府的国内招标项目,采取的是综合评价方式,要求价格具有合理性。在国际上竞争承包BOT项目时,也并不要求价格最低,而要求价格合理。
此外,有的业主并不完全看重价格,他们追求的目标是尽可能快的速度,尽可能优的工程质量,而只要价格合理即可,有的业主主要负责人原来就是承包商出身,他们有着承包商的经历,既同情承包商,也知道某项工程什么价格才能干下来,不希望你将价格压到不合理的程度。有的业主原来有过选择低标单位中标而干不下去的经历,或者听说其他项目因价格太低而干不下去的情况,也可能吸取教训,选择有技术有实力,价格合理的单位中标。
4
心理战
这里我们讲的心理战其实就是情感因素。美国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研究人的需求时,提出了“五种需要”的理论,其中有一条就是友爱的需求,友爱即是感情因素的一种体现。在诸多竞争者中,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业主即使是主持公道,也会优先选择与自己关系密切、亲近的竞争者,因为这并不违背公正、公平的市场原则。倘若业主与承包商有着友善的关系,就更容易沟通,更能保证实施好合同。
上述的几个战略战术,尽管都对承包商的中标率产生影响,但它们各自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而且不同的项目、不同的业主、不同的竞争者、不同的招标方式其影响程度也会不一样。
综上所述,在招投标活动中制定战略布局最常规的就是信息战、技术战、价格战、心理战,在这四方面兼顾到位,才能极大提高中标率。相比较而言,信息、技术和价格是为了自己的得分高一些,心理战方面是要和竞争对手比赛得分。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