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中的〝四种安全〞是哪四种?

如题所述

“四种安全”生产为以下四种

1.树立安全可控的理念,实现本质安全,无危而安、无缺则全,指事物没有危险或不受威胁的状态,危险和风险处于可控、能控状态。生存和安全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对整个社会来说,失去人就失去了一切;对每一个人来说,失去生命就失去了一切。

2.树立安全就是最大政治的理念,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党的十七大和省九次党代会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安全生产状况在持续稳定好转的基础上要实现明显好转,并向着根本性好转目标迈进。要切实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地抓安全、管安全、保安全,务必增强三种意识。一是增强责任意识。煤矿是高危行业,正因如此,更应勤于思考,精于研究,用心工作,追求卓越;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

3.树立人是安全生产最重要因素的理念,实现以人为本、保护好职工群众的生命安全,就是最大的利益。安全是系统工程,是企业各项工作的综合体现。在安全生产的诸因素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人既是保护的对象,又是引发事故的源头之一。

4.树立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战略之举的理念,实现煤矿长治久安,提高思想教育能力。全面推行“一岗两责”,行政领导在抓好行政工作的同时要会做思想政治工作,支部书记在搞好政工工作的前提下要学技术、懂业务。提高职工敬业能力。要引导职工树立“命令意识”,增强执行力和服从力,坚定不移地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要结合实际认真开展讨论会、研讨会,使广大职工充分理解工作既是为企业、更是为个人的道理,热爱工作,追求卓越,奉献企业,成就个人。

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生产与安全的关系中,一切以安全为重,安全必须排在第一位。必须预先分析危险源,预测和评价危险、有害因素,掌握危险出现的规律和变化,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将危险和安全隐患消灭的萌芽状态,

2.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要求主管者也必须是责任人,要全面履行安全生产责任。

3.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指工程项目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在抓生产的同时抓好安全工作。他实现了安全与生产的统一,生产和安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不能分割更不能对立起来应将安全寓于生产之中。

4.“安全具有否决权”的原则

指安全生产工作是衡量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它要求对各项指标考核,评优创先时首先必须考虑安全指标的完成情况。安全指标没有实现,即使其他指标顺利完成,仍无法实现项目的最优化,安全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

5.“三同时”原则

基本建设项目中的职业安全、卫生技术和环境保护等措施和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法律制度的简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9

1、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保证生产经营四种。

2、安全生产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生产过程在符合规定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有效消除或控制危险和有害因素,无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发生,从而保障人员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使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一种状态。

扩展资料

安全生产的本质

1、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是安全生产最根本、最深刻的内涵,是安全生产本质的核心。它充分揭示了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的导向性和目的性,它是我们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本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在安全生产领域的鲜明体现。

2、突出强调了最大限度的保护。所谓最大限度的保护,是指在现实经济社会所能提供的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尽最大的努力,采取加强安全生产的一切措施,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

3、根据目前我国现状,需要从三个层面实施最大限度的保护:一是在安全生产监管主体,即政府层面,把加强安全生产、实现安全发展,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纳入经济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最大限度地给予法律保障、体制保障和政策支持。

4、二是在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即企业层面,把安全生产、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最大限度地做到责任到位、培训到位、管理到位、技术到位、投入到位。

5、三是在劳动者自身层面,把安全生产和保护自身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作为自我发展、价值实现的根本基础,最大限度地实现自主保护。

6、第三、突出了在生产过程中的保护。生产过程是劳动者进行劳动生产的主要时空,因而也是保护其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的主要时空,安全生产的以人为本,具体体现在生产过程中的以人为本。同时,它还从深层次揭示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7、在劳动者的生命和职业健康面前,生产过程应该是安全地进行生产的过程,安全是生产的前提,安全又贯穿于生产过程的始终。

8、二者发生矛盾,当然是生产服从于安全,当然是安全第一。这种服从,是一种铁律,是对劳动者生命和健康的尊重,是对生产力最主要最活跃因素的尊重。如果不服从、不尊重,生产也将被迫中断,这就是人们不愿见到的事故发生的强迫性力量。

9、第四、突出了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保护。这个一定的历史条件,主要是指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强调一定历史条件的现实意义在于:一是有助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现实紧迫性。

10、我国是一个正在工业化的发展中大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与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形成了比较突出的矛盾,处在事故的“易发期”,搞不好,就会发生事故甚至重特大事故,对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威胁很大。

11、做好这一历史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任务艰巨,时不我待,责任重大。二是有助于明确安全生产的重点行业取向。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应用的不平衡、行业自身特点的特殊性,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必然形成重点的安全生产产业、行业、企业,如煤矿、非交通、建筑施工等行业、企业。

12、这是现阶段的高危行业,工作在这些行业的劳动者,其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更应受到重点保护,更应加大这些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力度,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三是有助于处理好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保护与最大限度保护的关系。

13、最大限度保护应该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最大限度,受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文化、体制、法制、政策、科技、经济实力、劳动者素质等条件的制约,搞好安全生产离不开这些条件。因此,立足现实条件,充分利用和发挥现实条件,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14、同时,最大限度保是引力、是需求、是目的,它能够催生、推动现实条件向更高层次、更为先进的历史条件形态转化,从而为不断满足最大限度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这一根本需求提供新的条件、新的手段、新的动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安全生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