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的主要天气灾害有?

如题所述

1、强风暴灾害(龙卷、冰雹、雷雨大风和雷暴等):

这类灾害主要由极端强对流天气造成,影响范围不大,但强度大、突发性强、破坏严重,危害大。

2、暴雨和洪涝:

由暴雨引发的洪涝是影响最大、增长最快的灾害,现代洪涝的特点是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灾害强度大。

3、干旱:

由于雨量偏少造成的干旱,是困扰贵州农业发展的主要气象灾害。据统计1949-1990年贵州成灾面积38925万亩,成灾率在全国属第三,在南方排名第一。


4、冷害(倒春寒、秋风、凝冻、雪灾等):

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产生较大影响。其中,秋风是在8月至9月上旬水稻孕穗期间出现连续3天,日平均温度低于20度,造成水稻空壳率增加,导致减产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

5、泥石流:

泥石流经常发生在峡谷地区和地震火山多发区,在暴雨期具有群发性。它是一股泥石洪流,瞬间爆发,是山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自然灾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01

贵州省的主要天气灾害有:干旱、低温冷害、冰雹、大风、暴雨洪涝强风暴灾害(龙卷、冰雹、雷雨大风和雷暴等)

1、干旱

贵州省的干旱主要有春旱、夏旱及秋冬干旱。其中,危害程度和发生频率最高的是春旱,其次是夏旱,而秋冬旱造成的危害最小。春旱主要分布在贵州省西部,包括黔西南州、六盘水、毕节西部,春旱出现的天数要高于60.0d;轻春旱区主要分布在遵义市东部、黔南州南部和东部、铜仁市西部等地区,多年的平均春旱日数不高于40.0d。贵州省夏旱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正好与春旱的分布相反,主要集中分布在黔东南州、铜仁市及遵义市南部,多年平均夏旱日数高于60.0d;而中等夏旱主要分布在毕节、贵阳市、遵义大部分地区等;轻夏旱主要集中在毕节和安顺大部分地区、黔南州西南部,多年夏旱平均天数为30.0~40.0d。在出现严重干旱的年份中,旱季往往会导致溪河断流,使人畜饮水出现困难。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表明,贵州省由于自然水缺乏,导致农村、乡镇的缺水人口数达331万,缺水大牲畜达232万头,一些农村还出现了重度缺水的局面。

2、低温冷害

低温冷害在贵州省农业发展中造成的影响也很大。例如,1991年出现在贵州省的倒春寒天气,具有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造成遵义地区40%的农作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烂秧烂种。而雨凇、雪灾及霜冻也是贵州省常见的低温冷害形式。北方冷空气入侵到贵州之后很容易形成雨凇,人们常常将雨凇称为“凝冻”,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极大。贵州省在冬季常见的天气现象是降雪,因出现降雪天气时的气温比较低,也可以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降雪如果和雨凇同时出现被人们称之为“雪凝”。霜冻主要集中分布在贵州省的习水县和黔东南南部地区,多年平均霜冻日数要高于30.0d,威宁县霜冻日数高达89.0d。霜冻灾害性天气对喜温农作物造成的影响最大,是贵州省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

3、冰雹、大风

冰雹、大风是贵州省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冰雹主要出现在春季,是全年总降雹日数的75%。大多数年份的冰雹、大风天气会影响农作物的丰产丰收,尤其是重雹天气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更大。贵州省严重冰雹区主要集中出现在六盘水和毕节市。由于冰雹和大风天气出现的时间短,地域分布呈现出插画型和跳跃式分布,所造成的危害十分明显。贵州省春季多是夏粮成熟和秋凉作物幼苗生长期,如果在此阶段出现冰雹天气,将会对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损失,轻灾年份全省农田受灾面积达6000hm2,一般年份全省受灾面积达5.3万~13.0万hm2,重灾年份受灾面积超过13.0万hm2。

4、暴雨洪涝

贵州省各地每年每月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降雨天气,每年的5-9月降水比较集中,此时的降水量是全年降水量的70%。贵州省暴雨洪涝天气出现的频率较大,因降水强度大和降水时间集中的特点,很容易造成大范围和成片发生的特点,严重的暴雨洪涝会对农业基础设施和人们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破坏。贵州省西南部地区是暴雨范围大和频率高的地区,年平均暴雨天数高达5.1d,其次多暴雨地区集中在黔西南东北部,贵州省东北部地区也是暴雨的多发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1-15
偶尔有冰暴来袭.雪灾这几年大家已见识威力了没有半发啊,没有北方的暖气.还有干旱,贵州不比华北地区,供水系统不好,对干旱敏感,上春就是例子.有时下季会有暴露!反正冰火两重天~不过大多数时间还是很好的,欢迎来到爽爽的贵阳~
第3个回答  2011-01-09
冰冻灾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1-01-09
冻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