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怎样被污染的

如题所述

那么,咱们日常的生活饮用水是怎么被污染的呢?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饮用水的污染源。

1、工业污染

工业废水及废弃物中含有2200多种化学物品,许多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地表、沟渠、河流等等,其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促癌物、疑似致癌物,会导致人体基因突变,地表、地下水源的严重污染。

2、农业污染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人口大国,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激素、除草剂、催熟剂等等,只有20~30%可以吸收,其余70~80%会直接渗入地下,或者挥发到空气,随着雨雪重新渗入地下。

3、生活污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洗涤用品、化妆品进入人们的生活,随着生活废水通过下水道渗入地下,也对地下水源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4、医疗垃圾

医院排放的医学垃圾里面含有大量原生病毒和细菌。

5、高科技产品废弃物

化学物质渗入地下,如一节旧电池能够使1.5平方米的玉米死亡,寸草不生。

6、地质污染

土壤形成过程中含有大量碳酸盐类物质(水垢),还有氟化物是结石及骨病的重要原因。

7、水源污染

主要是有毒有害的废水或污水直接排放、泄漏,废弃物处理不当及降水、山洪暴发等原因导致水源被污染。

8、制水污染

水质净化、消毒工艺不合理或设施不完备,制得的饮用水达不到卫生要求,制水设备发生故障,使处理后的水质不能达到卫生要求;制水过程使用的化学处理剂质量低劣,未取得卫生许可批件,污染水质。

9、供水污染

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和建造不合理,施工原材料、涂料及清洗消毒所使用的器具、药剂等的污染。此外,供水污染中,自来水输送管网污染也不容忽视。不少老城区的自来水管网是铸铁材质,长时间使用后,内壁容易锈蚀结垢、脱落,导致住户家中的自来水发黄发浑。

10、水体滞留变质

如水在水箱、水池中停留时间过长,水箱、贮水池容积过大,或进出水管道设置不合理,出现死水区,会造成水在水池中停留时间过长,水箱设计不当,都有可能造成水体滞留变质。

11、腐蚀污染水质

管道材料、贮水池的制作材料、防腐涂料等,材料中若含有害成分,选择不当,有害成分可能会逐渐溶入水中,直接污染水质。

12、回流污染

非饮用水或其他液体倒流入生活给水系统。给水管道内因水压降低,可能会出现负压,如果管道系统与使用过的废水、污水等相接触,都有可能在负压的作用下,将使用过的废水、污水吸入给水管道,造成回流污染。

13、管道或构筑物渗漏污染水质

贮水构筑物或给水管道渗漏也常常引起水质污染现象。当水池、水箱、管道等出现渗漏,一旦给水管道系统出现负压,污水和废水就会通过渗漏的部位,被吸进给水管道系统,造成水质污染。

14、水池、水箱等贮水装置中的二次污染

造成水箱二次污染的原因很多,如水箱封闭不严,无盖或水箱盖破损,污染物进入水箱;水箱盖板未加锁,人为污染;水箱溢流管未加防护装置,鼠类或其他小生物在配管或水箱中栖息或误入水中溺毙,污染水质;水箱长期不加以清洗,有害生物繁殖,导致水变质等。

上述已经找到了饮用水的污染来源,那怎么样才能避免饮用水被污染呢?有哪些方法值得学习参考呢?

1、加强源头保护。饮用水安全必须以水源作为核心,对不同水源的饮用水进行有的放矢的分类管理。政府应加大管理力度,确保监管到位,提倡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

2、加强输水和储水环节管理和防护。虽然从自来水厂出来的水合格,但在管网输送和二次供水的储存过程中仍可能面临二次污染,所以出厂水合格并不代表老百姓家龙头水的合格。

3、防止管网的二次污染。比如管网存在漏损点,在正常供水过程中(正压状态下),这些漏损点是往外流水。但如果在负压情况下),周围环境及土壤里的脏水就有可能通过这些漏损点进入到管网中,带来二次污染。

4、城市水源地要多元化。目前,不少城市的饮用水水源较为单一,一旦被污染,就会对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城市水源地也应考虑多元化布局,尽量降低受影响程度。

5、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措施。解决水源地区域发展和水质保障之间的矛盾,通过采取综合措施,使水资源在使用上不浪费、水质不污染,促进合理利用水资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