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认知的意义

如题所述

很多学弟学妹们刚进入大学,可能会感到迷茫。不知道要做一些什么,不要担心,让学长给你们讲一讲,之所以感到迷茫可能这就是所谓的自我认知不够全面。步入大学之后“我”的体现就放大了,如果自己对自己不了解,那么我们的大学就会过得很迷茫。那么自我认知意义到底是什么呢?具体如下


自我认知的意义就是:先了解自己,再去做决定。就像我在高中的时候,对英语比较感兴趣,然后高考结束后,我就报了英语专业,因为我热爱英语,觉得学英语很快乐,所以我就报了英语专业。因为只有选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才能够学好它。所以自我认知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选好自己的喜欢的专业,在未来就业的时候,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我们在大学里面,如果我们对自己没有一个好的认知。连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都不知道,那么我们的大学可能不是很完美,肯定会很迷茫。就像我们大一的时候,第一次开会,我们每个学生都要自己进行介绍。介绍的时候,当然可以把自己的优点说出来,能更好的让同学们记住你。那如果自己都对自己不了解,那么自我介绍都显得很无趣,就会对自己没有信心。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所以我们要正确的认知自己。


关于自我认知的方法:自己在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要明白自己在干什么。自己做这件事的意义是什么,要认真考虑自己平时的所作所为,然后每天对自己进行评价。就比如我学的英语专业,我上完课,我会对自己上课之后进行一个总结,上节课学到了哪些重点单词,哪些重点短语,当然大学里面学习不能只在上课的时候学,课余时间也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少呆在宿舍,多去图书馆看书或者自习室。大学里面都是靠自己的奋斗,几乎没有老师会督促我们学生去学习。所以我们要对自己有一个认知,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最后晚上睡觉的时候,可以想一想,今天都做了这什么。就比如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讲?在图书馆学习。有没有认真的在做题等等



以上便是大三学长的我。对自我认知意义和方法的总结,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16
自我认知是一种严谨的人生态度,自信而不自满,无论是春风得意还是失败困惑,我们都应保持最平常的心态,清除地认知自己。对每一个大学生而言,大学是一个自主学习、独立生活的时期,并且是成长、成熟和发展的重要时候,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下,自我认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1.什么是自我认知?所谓自我认知,就是通过“反省”来了解自我心理感情变化的手段,从中得出自己心理变化的规律,打开心理的黑箱。人的大脑系统对我们所经历的食物有一个记录的过程,我们只有通过“反省”来筛选,抓住我们转瞬即逝的心理现象,当我们把短时间的记忆有意识的扩大化,那就是自我认知的成果。探索自己就是真正的去掉社会的躯壳,发现内心深处的自己,每个人都是个体的我,只有实现自我认知才知道我们内心深处到底需要什么,所以自我认知是尤为重要的。
2.自我认知的发展过程
自我认知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大脑的记忆力开始起,直到记忆力的消失,一个不断发展的漫长过程。就像是一个小孩,把他由熟悉的环境投入到陌生的环境,那样他就会不断的探索、观察,去适应一个新的环境,因为一个人意识的形成是来源于个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经由记忆和思想的反应,因此,在形成记忆之前的个体是不会有自我意识的。自我认知是人类思想的基础,从小时候的天真浪漫到成年后的成熟知性,无一不是自我认知的改变。

由此可见,自我认知也深受社会的影响。社会是个百变的环境,每天都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面对诱发事件,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会对自身状态和周围人群以及自己所处的客观环境进行判断和评价,而这个判断大多取决于惯性分析,得出的这个结论会导致自身的情绪反应,因此应当先做一个自我认知分析,取得最好的解决方案。
3.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利与弊
大学相当于一个微型社会,大学生在微型社会不定环境中提高自我认知能力,有时由于外界不可避免因素,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甚至出现自我认知偏差,以至于造成自我认知障碍。

3.1自负
自负是过高估计自己的一种自我认知。虽然在学生的发展中我们一直给予的是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但是并不是希望把他人认可提高为高度的自我认知,导致自负的情形。自负者往往沉迷于自己的世界,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很强的优越感,极度炫耀自己,对自身的微小的长处无限夸大,对他人的过失容易指责和怪罪,眼里面只有自己,可以把自己的缺点优点化,可是就是容不得别人的错误,就是“爱自己”。

3.2自信
自信是自我认知能力达到饱和状态而表现出来最好的反应。只有具有自我认知的人才具有自信,而自信对我们的发展极其重要。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且没有完全相同的特征和长处,而能突破自我、扬长补短的人是自信的表现。只有完全了解自己的人才有足够自信接受外界环境带来的一切不确定因素。
3.3虚荣
虚荣是指心里强烈追求某种虚假荣誉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扭曲的自尊心。这种人把荣誉或引起人们的羡慕、赞赏作为一种生活目标追求,因而常常不择手段地去猎取荣誉。这种人很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同样也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其实具有虚荣心的人就是没有目标的表现,不知道追求什么,让自己的理想空洞化。因此这种人总是使自身处于较强的自束和更强的情感波动间的矛盾之中,一旦目标、愿望不能达到,就会背上沉重的包袱,压得喘不过气来,造成精神过度紧张。
3.4自卑
自卑是多数由于自己的主观思想曲解他人意思,把自己的缺点无限放大,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体验。自卑的具体来源大致为自尊心强,过分敏感,表面逆来顺受,其实具有爆破能力,这些都是没有自我认知造成的。
3.5从众
从众是自卑心理的最根本表现。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下由于没有自我认知能力,不由之主的跟随大多数人,缺乏主观判断性,失去“是非”观念的一种社会现象,通俗易懂一点就是“随大流”。虽然讲究的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原理,但是其弊端在于使人缺乏思考分析能力,达成“消极盲目从众”,会让我们迷失自己,忘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一味的跟随大众,没有自我主见。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不是他人适合的自己就一定适合自己,只有通过自我认知找到自己最适合的才对。
4.自我认知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所谓意识决定你的行为,行为决定你未来的路,在我认为,大学时代是一个人形成自我认知的黄金时期,所以大学期间能否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并不断改进自己,发展自己,对于我们今后的工作,生活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都是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所以,作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开始摸索着建立并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大学生自我认知的重要性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4.1能够让我们更加自信
正确的自我认知对个人成长非常重要,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看不到自我的优点,觉得处处不如别人,就会产生自卑,丧失信心,做事畏缩不前。相反,如果一个人过高地估计自己,也会骄傲自大、盲目乐观,导致工作的失误。简单来说,自我认知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了解程度。
正确的认识自我,能够让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就可以更好的发挥优点,克服缺点,做到扬长避短。且当不断对自己自我觉察和评价时,会帮助我们找到我们的“性格弱点”,了解到我们就是这样的人,更好的找到原因,做到自洽,因为只有找到源头,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4.2能够让我们更有安全感
因为你会更清楚地知道出现问题和挫折的时候,自己做了些什么,哪些行为对事情的结果有影响。有些人脾气不好,自我认知又差,意识不到自己待人接物的方式很有问题,所以老是和别人闹矛盾然后被嫌弃,还反过来怪别人都太作。这样的状况反复几次,会很难在任何关系里有安全感,因为你会觉得这世界上的人似乎都是讨厌你的。
4.3能够让我们更有方向感
认知自我标志着人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认识自我是对自己存在的肯定,认知自我是自主,自立,自觉,自由的存在,标志着大学生活学习中的正确方向。
缺乏自我认知,就好像没有目的地的自驾游,只是看哪条路不堵车就往哪儿走,到了最后自己都不知道走到哪里去了。了解自己的需求、目标、追求,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发自内心需要什么,会让我们更加有方向感。
4.4能够让我们更好的自我照顾
拿人际关系打比方,我们往往喜欢指责不是特别熟悉的人,给他们贴标签,“他就是这样的人”。但是对于我们非常熟悉的人,如父母,心里面总会多一分宽容。对于我们自己,如果不了解自己,也会很容易产生自责和负罪感,但如果你知道自己的优劣好坏,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和不足,就不会时刻感到挫败了,而且也能更好的自我照顾了。
4.5能够让我们更好的面对社会认知自我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面对现实社会,现实社会是一个绚丽多彩,错综复杂的综合体,结合自己的特点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逃避现实,活在自己编织的美梦中,我们就会陷入到自寻烦恼的心理漩涡中。
5.总结
作为一名大学生, 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将来或多或少做一个人生的规划,因为那是人们人生奋斗的目标和见证。然而有些时候由于缺乏对自我的认识,所以有些时候我们就会过于心急,在这个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社会,我个人以及当代很多跟我一样的大学生存在一些自我认识不足的因素而导致对自己将来的规划有些偏颇。通过学习自我认知知识,使我更加深刻的认识了自己,只有很好地认识自己才能不断的超越自己。
第2个回答  2020-10-13
一、自我认知的含义

“认识你自己”,是德尔菲神庙的铭句[1]。苏格拉底以此教育人类并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进而在认识自身的基础上认识自然、解释世界。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共同组成“自我意识”的三个要素。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一般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两个层面[2]。宽泛地说,自我观察是指与个体自身相关的内在和外在的综合感知与反馈,包括思维、意识、情感、喜好,身形、家庭、身份地位等;自我评价则是在自我观察的基础上,个体对自身的想法、行为和个性特性进行的判断和评估,并作为自我监控的重要条件。

(一)自我认知与职业发展的关系

大学阶段,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不断完善和提升,将影响其生存方式和后续职业发展。拉札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认为,自我认知对职业发展具有正反馈作用,个体的认知水平往往会对其在职业决策中起到主导作用。因此,认知自我的水平越高,越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合理设置目标,从而更有效地树立信心并解决问题,对后续职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反之,认知自我对的水平越低,往往盲目定位,消极面对,造成失败,导致其在后续的求职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而积极且高度的自我认知评价,能够对就业压力起到削弱作用;消极并较低的自我认知评价,则会增大就业压力。

(二)认知自我对职业发展的影响

自我认知是职业定位的基础,是成功规划职业生涯的基础[5]。健全且成熟的自我认知,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从而在其择业中起到正向而积极的作用,是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和端正大学生择业态度的必要条件。根据研究表明[6],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与就业压力呈显著负相关(P<0.01),说明两者关系密切,且认知自我水平对就业压力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正确地认知自我对职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指导大学生做出客观合理的自我评价,明确求职因素的优劣势和社会定位。(2)帮助大学生调节情绪和行为,提升抗压能力和受挫能力。(3)培养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调控自我期望,平衡目标和现实差距。(4)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主体作用,实现对职业发展的持续推动功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