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遇害,尸体一丝不挂,县令是怎么破案的?

如题所述

清光绪十年秋的一天,浙江省余杭县黄湖镇青山村的樵夫张方谷上山打柴。张方谷打完柴时天已经黑了,由于来不及回家所以只得在山中过夜。张方谷找了个岩洞烧起一堆火,就开始准备睡觉。

渐渐入睡之时,张方谷听到有一个人在嘤嘤地哭喊,那哭声分明是一个女人。张方谷从岩洞中走出来,借着月光拿起斧头朝着哭声处走去,他要看看那哭声究竟是人是鬼。张方谷循声找去,发现周围是模糊一片,什么也看不真切,但感觉声音就在不远处。

张方谷朝着哭声处大喊是谁在那里哭泣,位置在什么地方。张方谷喊罢,又听到女子回答说:“我是附近鹿村的邵陈氏,现在正挂在林子中间,请你速来救我。迟了的话,就来不及了。”

张方谷听到回音,拿起斧头循声去找女子,结果山林曲折迂回,加上又是沟壑深坑密布。他一边喊一边找路寻找女子,大半天也没有办法绕过去。女子的声音似乎是从对面山沟传来的,听着很近其实要过去很远。

张方谷一路循声找去,在半路时再呼喊已经听不到女子声音。张方谷连续喊了多次,女子均没有再回话。张方谷心中暗想,女子可能已经没命了。夜黑林密,山沟险恶,张方谷不敢继续深入山林,只得转身返回。

第二天一大早,山林中的路看得一清二楚,张方谷看着眼前的山路吓得冷汗直流。在他的眼前,是一处悬崖绝壁。幸亏昨天晚上没有强行走过去,否则只怕自己已经摔死在这山崖下了。张方谷心中还想着昨天呼救的女子,他重新找了一条路绕了过去,来到了一片山林之中。

在一棵大树上,一个年轻女子倒悬在枝头上,女子披头散发,全身赤裸,鲜血流在松树枝上,身体已经僵硬。张方谷被这眼前一幕吓得冷汗直流浑身颤抖,他胆子很大,却从未见过这么可怕的尸体。张方谷对尸体作揖,赶紧说昨晚自己真的身不由己,不能前来搭救。作揖完毕,张方谷立刻跑出山林,把情况告诉了地保。

地保和村民们来到现场,立刻把尸体从松树上解下,然后让人去通知当地县衙。县令王彬带着衙役赶往现场查看,根据仵作现场验尸的结果,女子后背被人刺了两刀,这两刀让女子重伤但没有致命。女子受伤后被人从山道上推下来,身体倒挂在树枝上,由于身受重伤鲜血顺着松树枝流下,女子最终失血过多而死。

王县令随后又提审了张方谷,张方谷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根据张方谷的交代和现场勘验的结果,张方谷杀人抛尸的可能性不大。王县令并没有为难他,对张方谷没有救下女子一事也进行了宽慰。昨日天黑,山中地形复杂,若执意去救,今天只怕会多了两条人命。

王县令让人把尸体抬回鹿村,停放在村边的一间看西瓜的小棚子里。不久后,村中有一位邵姓苦主前来相认,邵姓苦主说这具尸体正是他的结发妻子陈媚娘。邵姓男子名叫邵文宾,乃是村中的一个秀才,邵文宾一直没有考取功名,在家靠经营杂货铺和租赁田地给村民耕种为生。

邵文宾见到尸体悲痛不已,对王县令说:“昨天晚上,妻子陈媚娘回娘家去,可能是路上遇到了歹徒,歹徒强暴不遂,结果被歹徒推下悬崖摔死。早知道有此大祸,无论如何也不会让她回去。如今悔恨已迟,我只能自认倒霉,买来棺木把她装殓掩埋。”

王县令听罢,准许邵文宾将陈媚娘尸体领回去安葬。王邵文宾运尸体那天,王县令悄声告诉地保,一定留意他一天烧几柱香。地保大惑不解,却有不好多问只得答应下来。

几天之后,地保前来禀告王县令,邵文宾每日勤快上香,一天至少三次,每次多则五柱、少则三柱。近几日妻子安葬之后,上香倒是少了,只有一天一次,且每次香的数量只有一根。王县令听罢,微笑着点了点头便让地保回去休息,有事会再通知他前来。

第二天下午,王县令突然拜访了邵文宾家。邵文宾见县令突然来访,赶紧出门迎接。王县令先是表达了对邵文宾妻子遭此厄运的惋惜,随后提出要给她上香。邵文宾赶紧拿香点好交给王县令,王县令见邵文宾烧了一柱香,后来又拿来了两根。

王县令微笑着接过香插到了香炉之中,在王家坐了片刻仔细观察了王家的陈设。在墙壁之上,王县令看到了一幅挂着的假面具,那是一个面目极为狰狞的面具。在面具下堆着成捆的香,用苎麻绳拴着码放在墙角。

王县令把面具拿下来端详了一番,又问家里为何有那么多香,邵文宾说家里开杂货铺,这些香是从铺子里拿来烧的。王县令看完了面具,又拿起一把香看了看后,没有说一句话就返回县衙去了。

第三天早晨,两个衙役来到邵家带走了邵文宾。邵文宾被押到大堂,王县令一拍惊堂木对邵文宾怒喝道:“邵文宾,你杀死妻子嫁祸他人,该当何罪?”

邵文宾听罢,脸当时刷一下变白了。他嘴里大喊着冤枉。王县令说自己杀了妻子,究竟有何证据证明?王县令微微一笑,对邵文宾说出了三个证据。

第一个证据——上香不真诚。按照当地风俗,亲人死后七日之内每天必须烧至少三次香,每次三柱。“头七”之日,逝去亲人的灵魂便会回到家中一次,与亲人们做最后的道别。若烧香不勤或烧香太少,逝去之人看不到香的指引回到家中,便无法回来。邵文宾前几日烧香勤快,每天至少烧三次,每次至少三柱。妻子安葬几天后,邵文宾便怠慢起来,烧香次数少了而且每次烧香只有一根。

邵文宾前几日进香殷勤,后几日进香敷衍。一来说明邵文宾对妻子的感情淡薄,二来说明邵文宾心中有鬼,他害怕见到妻子灵魂回家于是便只烧一炷香。当王县令去邵家进香之时,邵文宾起初只烧了一柱,证明他在潜意识里已经默认了自己这种做法。虽然他后面赶紧补上,但就是这个细节让王县令更加怀疑了他对妻子的感情。

第二个证据——邵家的苎麻绳。王县令在到邵家给邵文宾的妻子上香时,拿着香仔细端详了一番,在香上发现了几根细小的绳线。王县令把绳线拿回,仔细对照了在案发现场找到的半截绳子,结果发现都属于同一种绳子。

后来王县令在邵家走访,发现墙角堆着成捆的香。这些香用苎麻绳拴着放在墙角,王县令仔细看了苎麻绳,发现香上面细小的绳线就来自于苎麻绳。村中只有邵家开杂货铺,只有邵家存有这种绳子,案发现场找到的绳子也是这种苎麻绳,邵文宾有重大作案嫌疑。

第三个证据——墙上的恐怖面具。一般而言,人们不会把恐怖面具放在家里。如此恐怖的面具放在家中,定然有原因。邵家没有小孩子,现在又不是年头岁尾,根本用不着这样的面具。这种面具拿来做什么?除了掩人耳目和吓人之外,不会有其他的用途。由此可见,邵文宾极有可能用这个面具蒙面在半路上害死了妻子,并嫁祸给山贼。

这三个证据,也可以说是三个细节,足以说明邵文宾妻子的死与他有关。邵文宾听罢,吓得冷汗直流,浑身发抖。王县令让人重责邵文宾二十大板,邵文宾被打后忍受不住,不得不说出了案情的真相。

原来,邵文宾与妻子的婚姻是娃娃亲。但是邵文宾却不喜欢妻子陈媚娘,因为他嫌陈媚娘不读书,且长相普通。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得不遵从。于是便大办宴席娶了陈媚娘过门。成亲之后,夫妻二人相处得还算融洽,没有发生大的争吵和分歧。

一年前,邵文宾去青山村收租,在村里碰见了一个貌美的女子秋娘。秋娘是佃户刘壮实从青楼买回来当妻子的,女子虽然被刘壮实赎回家,却不愿意跟着刘壮实过这贫穷寒酸的日子。邵文宾与女子秋娘二人相互对上了眼,当天晚上就在刘家过夜。从此以后,二人三番五次在刘家奸宿。刘壮实不久就发现了妻子的秘密,却为了能免租子纵容妻子与邵文宾私通。

邵文宾私通秋娘,不久便被妻子陈媚娘发现。陈媚娘与邵文宾吵过几次,便告诉他若不悬崖勒马将把他的丑事告诉村里所有的人,让他身败名裂。邵文宾对陈媚娘早就心怀不满,如今又遭到她的威胁。于是便与秋娘商量除掉陈氏,秋娘于是便给邵文宾出了一个毒计。

那一天,邵文宾欺骗陈媚娘说他从岳父母家回来,看见陈媚娘母亲病重,岳母要求陈媚娘赶紧去见她一面,媚娘听到母亲病重心中一时没了主意,立刻收拾衣物准备回娘家。邵文宾让家仆邵武驾车送陈媚娘回家,当马车来到山道之上远离村子的地方时,邵武假称车轮坏了要去修理,把陈媚娘放在路边等他回来。

陈媚娘信以为真,于是便在路边等他。此时邵武返回家中,用车载着邵文宾从另外一条路抵达山道附近。邵文宾戴上准备好的面具,拿着家里捆香用的绳子外加一把尖刀埋伏在林中。

傍晚时分,陈媚娘还没有见到邵武前来,正当她准备起身返回家时,邵文宾戴着面具从树林中窜出。他先是劫持了陈媚娘,用绳子拴住她的手,随后在她后背刺了两刀,又将她身上衣服扒光后把她推下山沟,造出陈媚娘被人强暴杀害的假象。

陈媚娘双手被绑,又身中两刀跌落山沟,落下山沟后挂在一棵松树枝上。天黑之后,她看到了樵夫张方谷生的火,于是便大喊救命。由于失血过多,她还没等到张方谷前来搭救就死了。这就是为什么张方谷后来听不到喊声了的原因。

事实俱在,证据确凿,一干人等在证据面前只得低头认罪。最后,邵文宾、秋娘因为奸情谋杀被判处绞刑,邵武被杖责50大板,徒三年。刘壮实放任妻子与人私通,又知情不报被杖责50以儆效尤。

邵文宾心肠狠毒,为了与秋娘长相厮守,为了除掉妻子竟然下如此毒手,并把罪责嫁祸给山贼。他的心肠比蛇蝎还毒辣,若不是王县令慧眼识奸,此案将成永久悬案,邵文宾将永远逍遥法外。王县令智慧过人,从三个细节入手抓住了罪魁元凶,真是不得人令人佩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5
首先是询问跟妻子熟悉的人是否跟谁不合,然后再检查尸体,再通过推算就可以知道是谁了。
第2个回答  2021-02-25
1.县令根据邵文宾每次上香的次数和数量判断出邵上香不真诚。2.邵家的苎麻绳与在案发现场找到的半截绳子,属于同一种绳子。3.邵文宾家里发现了一面恐怖面具,极有可能用这个面具蒙面在半路上害死了妻子,并嫁祸给山贼。
第3个回答  2021-02-25
去到了作案的现场,结果发现有个人在那里,是女子的丈夫,问了后丈夫表示什么都不知道,警方最终寻找线索,发现凶器,把丈夫抓起来。
第4个回答  2021-09-20
绳子面具是漏洞,既然是作案用具,不扔掉留着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