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上最紧张的时刻,项羽到底为啥没有杀死刘邦?

如题所述

鸿门宴会上,亚父范增屡屡给项羽使眼色,屡屡举起胸前的玉珏暗示项羽,但项羽始终默然不应,不下达刺杀沛公刘邦的命令。项羽不杀刘邦的原因有二:

首先,项羽其实也在犹豫,到底要不要杀刘邦。

曹无伤的“沛公欲王关中”、范增所谓的“刘邦身上有天子气”,都深深地刺激了项羽,所以项羽才会下达第二天全军出击、击杀刘邦的命令,但在第二天见到刘邦之后,刘邦卑躬屈膝、俯首称臣的样子,又使项羽犹豫了,当年并肩作战的战斗情谊,当初“约为兄弟”的肝胆相照,都是项羽所怀念的,刘邦如今主动来解释说明,主动向项羽俯首称臣,这些友善的举动使项羽相信,当年的情谊并没有断,他们还可以是肝胆相照的好兄弟。

到底要不要趁此良机杀掉刘邦,项羽其实是拿不定主意的,所以对于范增的示意,项羽默然不应,对于项庄明显带有刺刘邦的意图,项羽也未加喝止。

其次,鸿门宴开始前的那个晚上,项羽已同意项伯“联刘”的主张。

在项羽下达第二天全军出击、击杀刘邦的命令之后,项羽的叔父项伯去了一趟灞上,灞上是刘邦驻军的地方,在灞上,刘邦盛情款待了项伯,酒席间向项伯表达了刘邦军向项羽称臣的意愿和决心,刘邦还和项伯约定为儿女亲家。

项伯的出使,对于项氏来说,收获颇丰,不费一兵一卒,就使盘踞在关中的最有军事实力的诸侯俯首称臣,这叫不战而屈人之兵啊,有了刘邦的俯首称臣,项羽就能从巨鹿那个“诸侯上将军”变成关中的“诸侯上将军”,项羽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宰割天下了,项羽就能在宰割天下的时候为项氏谋取最大的利益,而击杀刘邦,可能闹一个两败俱伤的局面,到那时,项氏还能占据楚地九郡吗?

正因为留着刘邦的短期利益太大,项羽才会犹豫着,要不要为了长期的利益先发制人,直接在宴席上做掉刘邦,犹豫着、犹豫着,刘邦就发现了事情的不对劲,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溜回了灞上。

总之,项羽不在鸿门宴上杀刘邦,其实是很理性的选择,当然也有项羽优柔寡断的性格因素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5
因为项羽那个时候已经充满了愧疚,项羽听了刘邦的话以后,感觉刘邦对自己没有恶意,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所以不再有杀刘邦的意图。
第2个回答  2020-10-15
在《鸿门宴》上,项羽没有杀死刘邦,一方面是因为他自己的性格原因,另一方面是因为刘邦本人以及他所带的随从机智应对。
第3个回答  2020-10-15
因为项羽自大。项羽不想用这种不光彩的方式杀死刘邦,他更想在战场上杀死刘邦。
第4个回答  2020-10-15
主要还是因为项羽太过于优柔寡断了,还被离间计给迷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