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肖复兴白桦林的资料

可以是文章概括

白桦林
肖复兴
我见过的白桦林不多,以前只在北大荒我们的农场和852农场见过.我们农场那片白桦林靠近七星河边,852农场那片白桦林就在场部的边上,当初大概就是因为有这样一片漂亮的白桦林,才会择地而栖将场部建在那里吧。

在所有的树木中,白桦和白杨长得有些相像,但只要看白桦的树干亭亭玉立,树皮雪白如玉,一下子就把白杨比了下去.尤其是浩浩荡荡的白桦连成了一片林子,尤其是这两处白桦林都有几百年的历史,那种天然野性的气势更是白杨和其他树难比的.白桦林让人想起青春,想起少女,想起肃穆沉思的力量和寥廓霜天的境界.

在新疆.钻天的白杨到处可见,但白桦很少.所以,当到达阿勒泰,朋友说带我们看他们这里的桦林公园,我有些吃惊.但真正见到之后,第二天到哈纳斯湖旁看见白桦林,并没有一点惊奇.不是它们不美,是它们都无法和我在北大荒见过的白桦林相比.这里的白桦林大多长得有些矮,树干有些细,树冠又有些披头散发,没有北大荒的白桦林那样高耸入云,那种铺铺展展的野性和那股苗条秀气的劲头都弱了几分.特别是树皮也没有北大荒的白,而且多了许多如白杨一样的疤痕,皮肤一下子粗糙了许多.加之枝条散落,压低了树干,便更少了白桦林应有的那种洁白如云的气势.

想起北大荒的白桦林,总会想起秋天白桦的叶子一片金黄灿灿,像是把阳光都融化进自己的每一片叶子里似的.雪白的树干在一片金黄的对比中便显得越发美丽.到了大雪封林的时分,雪没了树干老深,像是高挑而秀气的一条条美腿穿上了雪白的高筒靴,洁白的树干静静的,在雪花的映衬下显得相得益彰,仪态万千.开春,是我们最爱到白桦林去的季节,那时用小刀割开白桦林的树皮,会从里面滴下来白桦的汁液,露珠一样格外清凉,清新.什么时候林子里去,都能见到斑驳脱落的白桦树皮,纸一样的薄,但韧性很强,而且雪一样的白,用它们来做过年的贺卡最别致.只是那时我们谁也没想到.

后来看普列什文的《林中水滴》,他描写雪中的白桦林时忍不住问:"它们为什么不说话 是见到我害羞吗 "雪花落了下来,才仿佛听见簌簌声,似乎是它们奇异的身影在喁喁私语——便想起北大荒的白桦林.

并不是因为青春时节在北大荒,便对那里的一切涂抹上人为诗话的色彩.确实那里的白桦林与众不同.我们那时的生活是苦楚而苍白的,但自然界却有意和我们作对比似的,那白桦林是那样的清新夺目,让我们感受到在艰辛之中诗意的生存并没有完全离我们远去.

有些树木是难以入画的,尤其是油画.列维坦曾经画过一幅《白桦丛》的油画,画得很美,但不是北大荒的白桦林,是阿勒泰和哈纳斯的白桦林.因为画的枝干瘦小,枝叶低垂,没有北大荒那种高大,粗壮,枝叶钻天带给我们的野性,和那种树皮雪白的独特带给我们的清纯与回忆.

不知852农场那片白桦林现在怎样了.几年前我们农场七星河畔那片白桦林已经没有了,彻底的没有了.说是为了种地多挣钱,便都砍伐干净.那么大一片漂亮的白桦林.说没有就没有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虚实结合,由实到虚。
文章前一部分重在自然景物的真实描写,尽管有着丰富的联想、想象,但写的是确确实实的山、树、房屋的形势、情姿。

在这一部分,主要是立足于小屋之外看小屋,当然不能不写小屋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细细解读,我们发现主要写了小屋与周围山和树的关系。课文中的一个词“点缀”可以概括小屋与山、小屋与树的关系:

于山而言,小屋是点缀者,它点缀了山。

于树而言,小屋是被点缀者,树点缀了小屋。

套用作者的比喻:如果山是“眉黛”,则小屋是那眉梢的“痣一点”;如果小屋是“眉黛”,则树是那眉梢的“痣一点”。因为点得恰到好处,所以山因小屋,小屋因树都增添了不少绰约的风姿。(此处应配上古典仕女,带痣的美人图片)

关于“点缀”有三意:1.衬托;装饰 2.应景儿;凑数儿 3.衬托、装饰的东西,文中取其第一种意思。关于“点缀”,《世说新语言语》中有最早的记载:“于时天月明净,都无纤翳,太傅叹以为佳。谢景重在座,答曰:‘意乃谓不如微云点缀。’”意思是说太明净的天空过于死板,不如有微云衬托能赋予之灵动的感觉。《太戴礼记》中的句子"赤缀户也,白缀牖也",魏晋曹植《七启》中的句子“饰以文犀,雕以翠绿,缀以骊龙之珠,错以荆山之玉”,以及明代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中的句子“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塘水辅以鸭子,落霞辅以孤鹜,如瀑布般倾泻的长发辅以一个蝴蝶节,精致的领带配上合适的领带夹--都是很好的例证。

后一部分则重在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虚写较多。明明是极小的“袖珍型”花园,有限的围墙,而“我”却因有无限的“领空”可供“游目骋怀”而陶醉;明明是小屋在“山的怀抱中”,晨暮昏晓光线变化,“我”则以为“如在花蕊中一般”,那“花蕊”会“绽开”,也会“收拢”,仿佛山是会动的;明明是“高高的山坡”,崎岖的“山路”,“我”却叫它“幸福的阶梯”,“空中走廊”;夜幕深垂,小屋仍是小屋,“我”却觉得它仿佛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由此看来,作者通过小屋写了几组既对立又辨证的感受,这种感受可以找几组既对立又关联的词语概括。

①(空间)小-大:“领土”是小的,“领空”是大的;“有形的围墙”是小的,“无形的围墙”是大的;“这条小路是我袖珍花园的大道”。这小与大的辨证,是作者努力由现实局限通向心灵自由的有力说明。

②(光线)科学-浪漫:从时间性来看,早晨来了,光线由暗到亮,黄昏来了,光线由亮到暗;从文学性来看,早晨的光线变化,被想象成花蕊绽开,山后退,黄昏的光线变化,被想象成花瓣合拢,山向前。

③(交通)不便-幸福:不便的交通却令我在快乐与幸福之间往返,由此可以看出对山中的生活,作者感到由衷的惬意,并不向往山外的物质文明。

④(物质)无-有:在灯光的掩隐下,白天“清晰的小屋”是存在的,夜晚“空中楼阁”似乎成了某种虚无的东西;“室内设计”的无与自然“装饰”的有;“没养鸟”的无与“鸟语”萦绕的有;“没挂画”的无与“门外有幅巨画,叫自然”的有。这无与有的辨证,是作者不计较物质匮乏只追求心灵充实的最好证明。

从第一部分到第二部分,文章就这样由实入虚,虚实相生,自然景观与人生理想有机交融在一起,将现实景观融进迷离朦胧的诗一般的意境,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从虚实相结合的角度,概括“小屋”的特点,那么实写的是小屋点缀了山,又被树点缀;虚写的是“小--大”“科学--浪漫”“不便--幸福”“无--有”的辨证关系。

由此看来,小屋很有可能是作者虚构的一处所在了。为什么?因为作者为这小屋设置了太过完美的构图,太过完美的环境;因为作者在文中描绘了因小屋而来的太过完美的心情--“快乐的起点,幸福的终点”;因为自己就称之为“空中楼阁”,揭开作者赋予小屋“空中楼阁”之名的表层含义,挖掘“空中楼阁”一词的文化内涵,我们更清晰地感到,作者对人类社会文明的逃避,以及与自然息息相通的理想境界的追求。

但小屋是否是虚构,读者不必形成定论。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路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们套用这句话,能不能说“小屋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投入的感情与爱多了,也便成了这样美好的一座空中楼阁”?其实只要勇于设想,敢于追求,理想境界的"空中楼阁"并不见得遥不可及。

注音释义

1.宁谧:(谧:mì)安宁,平静。
谧,本义是安静,指环境的安静,没有动荡,没有骚扰。

2.翩然:(翩piān)形容动作轻快或体态生动的样子。

3.缥缈:(piāo miǎo)也写作飘渺,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4.游目骋怀:(骋chěng)游目,放眼往远处看;骋怀:开怀。让情怀尽情展开。

5.绚(绚xuàn)烂:灿烂。

6.柔静:柔和恬静。

7.俯仰天地:随意应付一切。
俯仰有两个意思,此处取第一种:
(1)低头和抬头,泛指随便应付。(2)比喻很短的时间

8.眉黛(黛dài):眉毛。一般指女子的眉毛。
黛,本义是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后来成了女子眉毛的代称,如:黛眉(眉毛);黛笔(古代妇女画眉之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2-27
  白桦林

  肖复兴

  我见过的白桦林不多,以前只在北大荒我们的农场和852农场见过。我们农场那片白桦林靠近七星河边,852农场那片白桦林就在场部的边上,当初大概就是因为有这样一片漂亮的白桦林,才会择地而栖将场部建在那里吧?在所有的树木中,白桦和白杨长得有些相像,但只要看白桦的树干亭亭玉立,树皮雪白如玉,一下子就把白杨比了下去。尤其是浩浩荡荡的白桦连成了一片林子,尤其是这两处白桦林都有几百年的历史,那种天然野性的气势更是白杨和其他树难比的。白桦林让人想起青春,想起少女,想起肃穆沉思的力量和寥廓霜天的境界。

  在新疆,钻天的白杨到处可见,但白桦很少。所以,当到达阿勒泰,朋友说带我们看他们这里的桦林公园,我很有些吃惊。但真正见到之后,第二天又到哈纳斯湖旁看见白桦林,并没有一点惊奇。不是它们不美,是它们都无法和我在北大荒见过的白桦林相比。这里的白桦林大多长得有些矮,树干有些细,树冠又有些披头散发,没有北大荒的白桦林那样高耸入云,那种铺铺展展的野性和那股苗条秀气的劲头都弱了几分。特别是树皮也没有北大荒的白,而且多了许多如白杨树一样的疤痕,皮肤一下子粗糙了许多。加之枝条散落,压低了树干,便更少了白桦林应有的那种洁白如云的气势。

  想起北大荒的白桦林,总会想起秋天白桦的叶子一片金黄灿灿,像是把阳光都融化进自己的每一片叶子里似的。雪白的树干在一片金黄的对比中便显得越发美丽。到了大雪封林的时分,雪没了树干老深,像是高挑而秀气的一条条美腿穿上了雪白的高筒靴,洁白的树干静静的,在雪花的映衬下显得相得益彰,仪态万千。开春,是我们最爱到白桦林去的季节,那时用小刀割开白桦树的树皮,会从里面滴下来白桦的汁液,露珠一样格外清凉、清新。什么时候到林子里去,都能见到斑驳脱落的白桦树皮,纸一样的薄,但韧性很强,而且雪一样的白,用它们来做过年的贺卡最别致。只是那时我们谁也没有想到。

  后来看普列什文的《林中水滴》,他描写雪中的白桦林时忍不住问:“它们为什么不说话?是见到我害羞吗?”雪花落了下来,才仿佛听见簌簌声,似乎是它们奇异的身影在喁喁私语……便想起北大荒的白桦林。

  并不是因为青春时节在北大荒,便对那里的一切涂抹上人为诗化的色彩。确实是那里的白桦林与众不同。我们那时的生活是苦楚而苍白的,但自然界却有意和我们做对比似的,让白桦林是那样的清新夺目,让我们感受到在艰辛之中诗意的生存并没有完全离我们远去。

  有些树木是难以入画的,但白桦最宜于入画,尤其是油画。列维坦曾经画过一幅《白桦丛》的油画,画得很美,但不是北大荒的白桦林,是阿勒泰和哈纳斯的白桦林。因为画得枝干瘦小,枝叶低垂,没有北大荒那种由高大、粗壮、枝叶钻天带给我们的野性,和那种树皮雪白的独特带给我们的清纯与回忆。

  不知852农场那片白桦林现在怎么样了。几年前我们农场七星河畔那片白桦林已经没有了,彻底地没有了。说是为了种地多挣钱,便都砍伐干净。那么大一片漂亮的白桦林,说没有就没有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