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的留学生有抑郁症倾向,我一点都不惊讶

如题所述



还记得几年前因抑郁症自杀并在微博中留下遗言的博主吗?

她的微博百万评论成为抑郁症患者交流的避风港。

我们不知道是应该庆幸有一个平台,让抑郁症患者可以不被社会歧视,在这里可以交流,得到一些安慰,还是应该惋惜这么多人还在受抑郁症的折磨。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一个叫《我有一条叫“抑郁”的黑狗》的视频?

视频说:

“当别人都在享受生活,而我只能和黑狗在一起的时候,我突然变得无精打采。即使我从事那些曾经让我快乐的活动,我现在也打不起精神。”

“它会伤害我的食欲,扰乱我的记忆,让我无法集中注意力。只要黑狗在,我什么也不想做,哪儿也不想去。”

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抑郁症似乎只是因为心情不好,脆弱,敏感,所以显得矫情,欠考虑。事实上,很多抑郁症患者真正痛苦的来源是:“生活中一切都好,但我还在精神上挣扎。”

抑郁症是一种可以致命的疾病。

随着社会对抑郁症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留学生抑郁症”的话题已经不止一次被提起。耶鲁大学发布的研究声明显示,45%的中国留学生表示自己有抑郁症状,29%的人表示目前有焦虑症状。

不得不说,这个数字发人深省。

真实事件:

2014年10月16日下午,在美国巴尔的摩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附近的一处公寓内,来自中国广州的大二学生李跳楼自杀。他曾在一本英文杂志上写道:“经过一段时间的失眠和焦虑,我终于看起来像我自己了。当然,在服用了一些药物之后。我现在不太关注外面的世界。说实话,我只想做一个普通正常的人。但也许不现实吧?”

中国留学生因抑郁症自杀、学业失败、辍学的报道不绝于耳。留学初期,大部分留学生都是一个人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脱离了父母的照顾和母语的氛围。他们要面对异国语言文化的差异,还要克服没有亲友陪伴的窘境甚至还要承受经济上的压力。

归根结底还是要找出导致抑郁的因素。据分析,留学生抑郁有几个因素:

第一

所以面对成绩下滑,父母的拷问,同学的攀比,很难找到情绪的出口。

第二

然而,当再次面对高昂的生活成本时,很多留学生会选择利用业余时间打工,但初入社会,难免会遇到挫折。但是,书本知识很难教会我们如何化解挫折带来的负面情绪。

第三名

失去归属感是一种很可怕的状态,也是每一个独自生活在海外的人都曾经面对过的,因为从你下飞机的那一刻起,你就孤独了。摆脱对家乡的依赖,融入当地的生活,也是一件非常困难和需要勇气的事情。

很多留学生在生活中缺乏朋友的交流和社交,长期的孤独导致情绪低落。

第四名

而且很多留学生高中都是一个人学习,对于一个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未成年人来说,现实中的诱惑太多了。

抑郁症是一场个人的战斗,因为没有经历过你所经历过的事情,你不可能真正了解你。

知乎上一位抑郁症作家写道:我所有的努力,只是为了完成一个平凡的人生。

但大多数人无法理解抑郁症患者的挣扎,他们试图从一个有经验的人的角度去教育和劝阻他们:

“上周我也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但我没有让他毁了我的生活。”

“能够出国留学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如果我能拥有你的生活,我会感到满足而不是沮丧。”

“多锻炼,多交朋友。相信我,你会感觉好很多。”

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一句轻描淡写的话,可能会打破抑郁症患者无数个夜晚的默默挣扎,把他们那点点自信碾成渣。

因为灵魂本身在抑郁症面前是脆弱的。

如果是,谁愿意成为别人眼中的怪人?

在很多抑郁症患者的潜意识里,他们更希望被接纳,被关爱。抑郁症本身就是一种隐性的、封闭的疾病。对于长期在国外学习的海外留学生抑郁群体来说,社交可能更加困难。

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在留学中产生了严重影响你生活的负面情绪,或者有抑郁症的嫌疑,不要逃避和轻视。请尽力做到以下几点:

01.不要急着去医院。

如今,人们更加关注心理健康。很多学校都有辅导室,是最方便快捷的存在。不用担心泄露隐私。心理医生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保证病人的隐私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02.找到共同点

和你觉得可以相处的朋友交流,尽量找一个能接受你阴暗感受的人,要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人和你有同感。

03.试着集中注意力。

心理学上称之为“心流”,即把自己的心思集中在一件容易做到的小事上,暂时抛开压力和处于崩溃或狂躁的状态。或者停下手头的事情,洗个热水澡,晒一会儿太阳,慢慢调整呼吸。

最后,小菊希望所有正在与抑郁症作斗争的人都能走过黑暗,战胜抑郁症,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完成自己的留学生活。

你看,有那么多人为这个努力,不要放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