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诃子裙”属于汉服中的哪种款式?

汉服的九种基本款式中似乎没有诃子裙;诃子裙在哪个时代比较流行,应该与哪种基本款式搭配?

诃子(读音hēzǐ)是汉服里面的内衣,亦称“袜胸”、“襕裙”、“合欢襕裙”、“抹胸”等。汉族服饰中妇女的胸衣,自后向前围束,下面有线,可以同时围系裙腰。流行于唐朝、宋朝、明朝。

唐代以前的内衣肩部都缀有带子,到了唐代,出现了一种无带的内衣,称为“诃子”。这也是其外衣的形制特点所决定的:,唐代的女子喜穿“半露胸式裙装”,她们将裙子高束在胸际然后在胸下部系一阔带。

扩展资料:

古代内衣演变:

1、秦汉:报腹和心衣。这个时期的妇女的所谓的内衣,其实只能在女子入殓时候穿的,并不能够穿给给人看。

2、魏晋南北朝:两当。被称之为“两当”的原因是它通常有两层,一层是夹棉的,在冬季会带给女生保暖和舒适的感觉。是由女真族传入内地的,非常的实用。挡胸又保暖。

3、唐代:袔子。唐朝以胖为美,女子比之前可要开放多了,半露胸式裙装是她们的最爱了,她们的内衣面料追求色彩缤纷的,低胸款式。将束带在高腰的地方紧紧绑起来,让酥胸更加明显,然后再在最外面披上半透明披肩。

4、宋代:抹胸。宋代女性的内衣有点像现代我们穿的小肚兜,是那种挂脖的款式。当时由于儒家思想的统治,人们的生活比较的简朴,所以女性的穿着也偏向保守一点。宋代女性内衣以自然清丽的花鸟、或者是简单的几何图形为主。

5、清朝:肚兜。这是真正的肚兜了!对~你没猜错,清朝是真正的肚兜的前身。这款肚兜是菱形的设计,遮住肚脐眼,然后再腰间露肉。清朝的女性还很喜欢用各种链条、红色的丝绢来修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诃子 (中国古代妇女的胸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5

汉服的“九种基本款式”其实总结得很不合理,比如袄子竟然和襦裙、深衣分列。。所以不必纠结于诃子究竟属于属于哪一种款式,它本来就是唐代一种“内衣外穿”的流行服装。《唐宋遗史》有:“本自唐明皇杨贵妃作之,以为饰物。贵妃私安禄山,以后颇无礼,因狂悖,指爪伤贵妃胸乳间,遂作诃子之饰以蔽之”。诃子常用“织成”这种挺括的面料制成,所以看上去没有影视剧中那么凸显曲线。而且穿时在胸下扎束两根隐形带子,比我们今天的女生穿吊带衫用隐形带要巧妙多了。。诃子本是抹胸形制,但也可以直接连缀在下裙上,如此可称为诃子裙,簪花仕女图中即是这种,诃子裙外穿大袖纱罗衫。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1-18
真要说的话应该是属于襦裙款式吧。因为诃子与裙是分开的,其实个人感觉也就是襦裙+诃子这样的组合,诃子和褙子、半臂一样属于外套形式。总体来讲还是襦裙。
唐时较为盛行,诃子可与交领襦裙或对襟襦裙(高腰亦可)搭配。
第3个回答  2011-01-18
袔子裙应该是属于襦裙吧,具体的结构不是很清楚,也许就是当时的一种时髦穿法。总感觉像内衣外穿。可以配大袖衫穿。
第4个回答  2020-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