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数据库的三大要素是那些?

如题所述

1、关系模型数据结构:实际存在的表,是实际存储数据的逻辑表示,由基本表或其他视图表到处的表,是虚标,不对应实际存储的数据。

2、关系模型的关系操作集合:查询和插入,删除,修改。查询又可以分为:选择,投影,连接,除,并,差,交,笛卡儿积

3、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主属性不能为空,参照完整性:外键必须是主键或者为空(空的话认为暂时还没有设置)用户定义的完整性:一些特殊的约束条件。


扩展资料

关系型数据库按照结构化的方法存储数据,每个数据表都必须对各个字段定义好(也就是先定义好表的结构),再根据表的结构存入数据,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由于数据的形式和内容在存入数据之前就已经定义好了,所以整个数据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都比较高。

关系型数据库将数据存储在数据表中,数据操作的瓶颈出现在多张数据表的操作中,而且数据表越多这个问题越严重,如果要缓解这个问题,只能提高处理能力,也就是选择速度更快性能更高的计算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关系型数据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7-16
1)层次数据模型数据结构是有序的树型结构,基本特征是:(l)有且只有一个结点无双亲,该结点称为根结点;(2)其他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双亲。2)网状数据模型网状模型的特征是:(l)允许有一个以上的结点没有双亲;(2)结点可以有多于一个的双亲。3)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模型中的数据在用户观点下的逻辑结构是二维表,而关系模型是建立在集合代数的基础上的。在网状和层次模型中的联系都是通过指针来实现的,而在关系模型中的基本数据结构是表格,记录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各个关系模式的关键码来体现的。以二维表格描述简单、易懂,用户只需简单查询语句就可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并不涉及存储结构和访问技术的细节等
第2个回答  2011-07-14
关系模型三大组成要素:数据结构、关系的完整性规则和关系操作集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2
关系数据库三要素:
1)关系数据结构。
◇单一的数据结构-关系
现实世界的实体以及实体间的各种联系均用关系来表示
◇数据的逻辑结构-二维表
从用户角度,关系模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
◇但是关系模型的这种简单的数据结构能够表达丰富的语义,描述出现实世界的实体以及实体间的各种关系。
2)关系操作。
◇查询:选择、投影、连接、除、并、交、差

◇数据更新:插入(insert)、删除(delete)、修改(update)
查询的表达能力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
3)关系的完整性。
◇实体完整性
通常由关系系统自动支持
◇参照完整性
早期系统不支持,但大型系统能自动支持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反映应用领域需要遵循的约束条件,体现了具体领域中的语义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