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弯矩筋的长度确定是以什么作为依据的怎么算

我小白能详细点么 给点公式跟依据....

除了悬臂梁的负弯矩是在全部梁长上分布外,绝大多数梁的负弯矩只是分布在支座附近。所以负弯矩筋只要能够覆盖梁上负弯矩为0 的地方就够了。

在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构件中为抵抗负弯矩而设置的钢筋,一般常用于两个部位,就是梁支座和板支座处构件上部。其中梁支座负筋俗称"扁担筋"、"压梁铁";板负筋也俗称“扣筋”或“盖筋”。

负弯矩是弯矩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弯矩图上(如果你学过结构力学你可以跳过这一部分),其正负约定为是构件下凸为正,上凸为负(正负区分标准是构件上部受压为正,下部受压为负;反之构件上部受拉为负,下部受拉为正)。

打个比方,你用手拗一只筷子,向下拗的时候,是筷子上部先断,这是负弯矩;向上拗的时候,是筷子下部先断,这是正弯矩。

扩展资料:

一般来说,常碰到的负弯矩筋有两种,一种是楼板与梁交接的地方,也就是楼板“生根”的地方,在这个地方,在楼板受力的影响下,应该是梁面受力,对楼板来说,这就是负弯矩筋,一般长度为跨过梁面1米左右。

另一种就是梁的支座处,因为梁支端两端受向下的弯矩,在梁支座处,存在负弯矩,这是一个关键部位,常按锚固要求放一定的负筋,是为了防止楼板因为自重产生的力导致支座发生向上弯曲而设计。

就像楼板当板跨大于4米的时候板中心要根据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未明示要求需做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三起拱,悬挑构件配置负弯矩筋的位置一般都在悬挑梁的位置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负弯矩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16

负弯矩筋只要能够覆盖梁上负弯矩为0 的地方就够了。弯矩正负约定为是构件下凹为正,上凸为负(正负是上部受拉为负,下部受拉为正)。在楼板中配置负弯矩筋,其实就是为了防止楼板因为自重产生的力导致支座发生向上弯曲而设计。就像楼板当板跨大于4米的时候板中心要有一个1/1000~3/1000的起拱。

框架梁支座负筋伸入跨内的长度 03G101-1和11G101-1平法图集上都有规定,如框架梁第一排支座负筋伸入跨内为相邻两跨之大值的净跨的LO/3,第二排为LO/3,非框架梁端支座负筋长度取值为LO/5,框支梁第二排为LO/3而非LO/4。

扩展资料

为抵抗负弯矩而设置的钢筋就叫负弯矩筋,在工地上常常简称为“负筋”,一般来说,常碰到的负弯矩筋有两种,一种是楼板与梁交接的地方,也就是楼板“生根”的地方,在这个地方,在楼板受力的影响下,应该是梁面受力。

对楼板来说,这就是负弯矩筋,一般长度为跨过梁面1米左右;另一种就是梁的支座处,因为梁支座两端受剪力,在梁支座处,存在负弯矩,这是一个关键部位,常按锚固要求放一定的负筋,在工地施工当中,这是一个很重要也很严格的检查要点,它一定不能少,因为它太重要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负弯矩钢筋

参考资料来源:知网—负弯矩筋长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6-24

除了悬臂梁的负弯矩是在全部梁长上分布外,绝大多数梁的负弯矩只是分布在支座附近。所以负弯矩筋只要能够覆盖梁上负弯矩为0 的地方就够了。

在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构件中为抵抗负弯矩而设置的钢筋,一般常用于两个部位,就是梁支座和板支座处构件上部。其中梁支座负筋俗称"扁担筋"、"压梁铁";板负筋也俗称“扣筋”或“盖筋”。

负弯矩是弯矩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弯矩图上,其正负约定为是构件下凸为正,上凸为负(正负区分标准是构件上部受压为正,下部受压为负;反之构件上部受拉为负,下部受拉为正)。

打个比方,用手拗一只筷子,向下拗的时候,是筷子上部先断,这是负弯矩;向上拗的时候,是筷子下部先断,这是正弯矩。

扩展资料

负弯矩筋的应用

1、梁支座筋

梁支座上部为承受负弯矩作用力而设置的纵向受力钢筋,俗称扁担筋、压梁铁。

2、板负弯矩筋

设置在楼板与梁交接的地方,负弯矩筋跨梁布置,承受负弯矩作用力,一般图纸标有钢筋规格,板负筋长度最少是梁短跨的1/4。俗称“扣筋”或“盖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负弯矩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2

负弯矩筋分为梁负弯矩筋和板负弯矩筋,板负弯矩筋长度为直筋设计长度再加上两端弯锚长度,弯锚长度为板厚度减去顶面和底面保护层厚度。梁负弯矩筋长度计算依据为0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图集的构造要求进行计算。

负弯矩筋是指在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构件中为抵抗负弯矩而设置的钢筋,一般常用于两个部位,就是梁支座和板支座处构件上部。其中梁支座负筋俗称"扁担筋"、"压梁铁";板负筋也俗称“扣筋”或“盖筋”。

1、梁端支座弯锚负弯矩筋长度计算:(如上图)

第一排负弯矩筋梁内长度为ln1/3,第二排负弯矩筋梁内长度为ln1/4,ln1为梁端跨净跨长度。锚固长度为支座内直锚长度加上弯锚长度,直锚长度为伸入柱外侧纵筋内侧且≥0.4labe,弯锚长度为15d。labe为受力钢筋基本锚固长度(见第四条图片),d为受力钢筋直径。

算式为:第一排——ln1/3+(hc-a)+15d    

              第二排——ln1/4+(hc-a)+15d 

hc为柱宽,a为柱钢筋外侧纵筋保护层厚度。

2、梁端支座直锚负弯矩筋长度计算:(如上图)

负弯矩筋梁内长度同第1条,加锚头直锚长度甚至柱外纵筋内侧且≥0.4labe;不加锚头直锚长度为≥0.5hc+5d且≥lae;

3、梁中间支座负弯矩筋长度计算:(如上图)

梁中间支座负弯矩筋长度为支座两端梁内长度的和加上支座宽度。

算式为:第一排——ln1/3+ln2/3+hc 

              第二排——ln1/4+ln2/4+hc

ln1支座一侧一跨梁净跨,ln2为支座另一侧一跨梁净跨,当ln1≠ln2时,取较大净跨值,hc为支座宽度。

4、受力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e、labe(如上图)

根据抗震等级、钢筋型号、构件混凝土强度三个条件确定基本锚固长度。

第4个回答  2011-07-16

除了悬臂梁的负弯矩是在全部梁长上分布外,绝大多数梁的负弯矩只是分布在支座附近。所以负弯矩筋只要能够覆盖梁上负弯矩为0 的地方就够了。如图所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