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稍稍优顾之,然终杀于兄翻译

如题所述

父母稍稍优顾之,然终杀于兄翻译为父母对他的看法稍好了点,但终究不如对哥哥好。相关内容如下:

1.原文

益都郑氏兄弟,皆文学士。大郑早知名,父母尝过爱之,又因子并及其妇;二郑落拓,不甚为父母所欢,遂恶次妇,至不齿礼。

冷暖相形,颇存芥蒂。次妇每谓二郑:“等男子耳,何遂不能为妻子争气?”遂摈弗与同宿。于是二郑感愤,勤心锐思,亦遂知名。父母稍稍优顾之,然终杀于兄。

2.译文

山东益都县有两个郑氏兄弟,都是文学士。大郑很早就出名了,父母对他喜爱的有点过分,爱屋及乌,对大媳妇也是非常喜爱。二郑比较落魄不得志,就不大讨父母的欢心,儿媳妇也就跟着被嫌恶,甚至被以为耻。这一冷一热天壤之别的待遇,使家人之间心存芥蒂,互相很隔阂。

儿媳妇就经常对二郑说:“你也是个男子汉,怎么就不为老婆争口气!”于是晚上也不跟他一起睡觉。二郑因此暗下决心,发奋读书,锐意思考,渐渐也出了名。父母对老二家的态度稍微好了一点,但终究不像对哥哥家那样好。

这个二媳妇迫切的盼望丈夫能尽早的出人头地。这一年正逢科考,二媳妇就偷偷的在除夕之夜用镜听来占卜。

镜听是古代的一种占卜方式,就是在除夕或岁首这一天,拿一面铜镜,当然古代只有铜镜,先虔诚的念一些祷告词或咒语什么的,然后把镜子揣在怀里,别让别人看见,出门来,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吉凶之兆。

然后再闭着眼任意走七步,拿出镜子看,照到的东西与刚才听到的话合起来参详,无不灵验。古代春节的时候,妇女经常用镜听的方式占卜,预测没有回家的亲人是否平安,或何时归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