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贩卖焦虑的行为?

如题所述

贩卖焦虑的行为通常被视为一种不道德和不负责任的行为,应该受到谴责。以下是一些观点来看待贩卖焦虑的行为:

1. 不道德:贩卖焦虑是通过散播恐惧、夸大问题或故意制造紧张氛围等手段来操纵他人的情绪和焦虑,以获取关注、流量或经济利益。这种行为是出于个人或商业利益而牺牲他人利益和福祉的不道德行为。

2. 不负责任:贩卖焦虑的行为忽视了对受众的影响和影响的后果。他们可能散播不实信息、夸大风险或故意制造恐慌,导致受众陷入恐慌、焦虑和困惑,对其心理健康和社交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3. 利益驱动:贩卖焦虑的行为通常是出于个人或商业利益的追逐。通过制造焦虑和紧张情绪,他们可能实现点击率、关注度、广告收入或销售业务的增长,牺牲了真实性、道德和公众利益。

4. 社会影响:贩卖焦虑的行为可能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它可能导致社会紧张和不信任的氛围,在社会中制造猜忌和分裂。这可能破坏社会的凝聚力和和谐发展。

总之,贩卖焦虑的行为是一种不道德、不负责任且利益驱动的行为,应该受到谴责。消费者和社会作为一个整体都应该保持警觉,培养媒体素养和批判思维,避免被贩卖焦虑的行为误导和影响,并倡导积极、真实和有价值的信息传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09
教育自媒体作为一种传播教育信息的渠道,为广大教育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信息。但是,一些教育自媒体却存在着“贩卖焦虑”的问题,通过夸大宣传、虚假宣传等方式,刻意制造家长的焦虑情绪,诱导家长购买课程或者产品。近期,央视在“主播说联播”环节中痛批了一些教育自媒体“贩卖焦虑”的行为,主播康辉表示:“违规卖课,得治!”这一言论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广告法的规定,也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家长们在被诱导购买课程或者产品后,发现效果不佳,甚至存在安全隐患,不仅会感到失望和愤怒,更会对孩子的健康和未来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央视的痛批和康辉的言论,是对这种行为的强烈谴责和警告。教育自媒体应该遵守法律法规,坚持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得以虚假宣传、夸大宣传等方式误导消费者。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监管,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于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此外,家长们也应该提高警惕,不轻易被诱导购买课程或者产品,要选择正规、可靠的教育机构和渠道,避免被“贩卖焦虑”的行为所伤害。
总之,教育自媒体“贩卖焦虑”的行为应该得到严厉谴责和打击,同时,家长们也应该保持警惕,选择可靠的教育机构和渠道,保护自己的权益和孩子的未来。作为孩子家长,我能深刻的理解家长们的焦虑,我们担心孩子没有一个好未来,在人人努力的现在,我们都害怕如果不给孩子报班,会让孩子在未来没有竞争力,于是加入内卷大军。可是,家长们,孩子的成绩有那么重要吗?孩子不优秀难道我们就不爱自己的孩子了吗?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好的家庭氛围比上辅导班更有用,回家就刷手机的父母是培养不出学霸孩子的。
鸡娃没错,暑假给孩子报辅导班没有错,但是错在过度。小时候觉得怀孕生孩子,是多么顺其自然的事情,直到怀孕后才知道对有些人来讲,怀孕就已经是困难重重,好不容易怀孕,孕期可能会有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等发生,产检也会有查出宝宝畸形的崩溃。
好不容易宝宝生出来,看着他一天天长大,可是前方依旧会有很多的未知。当看到宝妈发文,“女儿8个月突发意外走了,原因不明”,当看到山东网红涛子“2岁女儿离世,从发病到死亡仅仅4天”,当看到“西安男子自杀从29楼跳下砸死5岁男童”,当看到“刚刚高考完的孩子去青岛旅游被海浪卷入海中死亡”,当看到“成绩优异的研究生在学校被撞死”的新闻,当看到“西安交大博士生自杀”……从出生到长大,到老去,孩子的一生会遇到太多的危险,会经历太多的迷茫痛苦。
明天和意外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临,我们要让孩子好好学习,但学习不是人生的全部,也要让孩子体会到快乐。现在的自媒体一直在渲染焦虑,好像孩子拿到一张名校录取通知书就会有光明的未来,殊不知学历贬值的今天,将来决定孩子走的多远,更多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们衡量一个人有多个维度,专注、善良、独立、自信、热情、乐观……成绩优异只是众多维度之一。现在太多的在校生迫于学习压力抑郁甚至自杀,与其暑期让孩子的生活被辅导班填满,不如思考如何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这是对孩子的前程负责,我们也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孩子快乐,这是对孩子的一生负责!
愿每个孩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长大,愿每个孩子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长大!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