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有哪些

如题所述

在叶绿素的吸收光谱中,有两个最强的吸收区域,即红光区及蓝紫光区;而对绿色吸收很少。所以从理论上说,白光(太阳光)的光合作用效果应该是最好的,因为它同时具有红光区及蓝紫光区;而茶色光和蓝色光对光合作用的效果不如白光,因为它们只是在其中一个吸收区域附近;而绿光的光合作用的效果应该是最差的,因为叶绿素对绿光吸收很少。本次实验的结果完全印证了理论,通过这次实验得知太阳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最佳光波,而其它的色光或多或少对光合作用有负面影响。另在这次实验中,通过观察得知,用茶色玻璃遮盖的那一盆植物的叶子特别小,而且叶子变黄的程度较深,这可能说明了茶色光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最大,因为叶绿素更新很快,当影响叶绿素合成的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就能迅速地反应在叶绿素含量上。所以在农业生产上如需适当减少叶绿素含量但不影响正常光合作用进行时,可考虑采用茶色光或其波长相近的光根据需要减少叶绿素含量的多少,有选择性对植物进行照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3

光合作用,温差对植物的帮助很大

第2个回答  2020-12-18

第3个回答  2022-06-20
光在光合作用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哪几项?
第4个回答  2020-04-05
光对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影响表现在两方面:
1、光照
光合作用是一个光生物化学反应,所以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但超过一定范围之后,光合速率的增加变慢,直到不再增加。光合速率可以用CO2的吸收量来表示,CO2的吸收量越大,表示光合速率越快。
2、温度
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较为复杂。由于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部分,光反应主要涉及光物理和光化学反应过程,尤其是与光有直接关系的步骤,不包括酶促反应,因此光反应部分受温度的影响小,甚至不受温度影响;而暗反应是一系列酶促反应,明显地受温度变化影响和制约。
当温度高于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25℃)时,光合速率明显地表现出随温度上升而下降,这是由于高温引起催化暗反应的有关酶钝化、变性甚至遭到破坏,同时高温还会导致叶绿体结构发生变化和受损;高温加剧植物的呼吸作用,而且使二氧化碳溶解度的下降超过氧溶解度的下降,结果利于光呼吸而不利于光合作用;在高温下,叶子的蒸腾速率增高,叶子失水严重,造成气孔关闭,使二氧化碳供应不足,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必然导致光合速率急剧下降。当温度上升到热限温度,净光合速率便降为零,如果温度继续上升,叶片会因严重失水而萎蔫,甚至干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