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马工程”?

如题所述

马工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简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基础工程,一项重大的理论创新工程。

中央总体规划了140种左右的高校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教材,其中中宣部编写43种,教育部编写96种,这些重点教材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反映了国内同类教材的一流水平,对于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水平和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扩展资料: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是加强党的理论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为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包含两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即政权理论部分),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结构设计;第二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原理设计。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它主要是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而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在1841年以前曾经接受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从1841年下半年起转向 L.A.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他们吸取G.W.F.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而摈弃其唯心主义,吸取费尔巴哈哲学中唯物主义而摈弃其形而上学和社会历史问题上的唯心观点,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5
中国高等教育界近年来的一个流行用语是“马工程”。马工程不是要养马,而是为了通过整编统一教材的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宣传和普遍。时下,不少该工程的教材已经问世,还有若干批次的教材尚在写作之中。作为高校教师,笔者认为这一个工程是个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的工程。
首先,教材质量基本没有保证。工程策划者者强调组织最优秀的权威学者,来编写统一的教材,当然还要十分马克思主义。但从落实情况来看,该工程教材质量基本没有保障。不少教材是拿民脂民膏造垃圾,不过是在垃圾上贴了个官方标记而已。就笔者所知,相当一部分MA工程教材的首席专家、编写者,并非该领域的优秀学者,而是学霸学阀,学校领导,他们因把持、霸占学术资源而入选该工程,搞关系、拉帮结派、做官的本领往往远胜于做学问的本领。有些所谓的首席专家一生没有一本拿得出手、为学界承认的代表作,主编的教材中除了人物生平年月是对的,其余大多是胡说,其中不乏抄写拼凑的段落,至多是在可信与不可信之间。一位该工程的专家曾说: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发现,绕来绕去绕不过80年代的水平(以阶级分析法分析西方政治思想),这句话一语道破该工程的“天机”,不过也是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教育与学术事业发展的否定。再加上为了结项赶工期,这些教材不可能是十年磨一剑的作品,其粗糙低劣程度可想而知。这样的教材,很可能毁了马克思主义的形象,使学生读后丧失了对该学科的兴趣。
其二,从教育导向来看,在高等教育阶段,在如此大的中国,强行推行一种教材,违背了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它是一种专制主义教育的复活,与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背道而驰。高等教育的中心是培养人才,教育的目的不是维护社会稳定,不是统一思想,而是培养确实具有探索精神的人才。教师在授课时,采用何种教材,推荐学生使用何种教科书,完全是教师的自由。有些学科使用国外教材已经多年,原因是国内缺乏更好的教材;也有些课程教师根本不使用教材,推荐参考书目也因教学内容而每学期有所调整,这都取决于如何更好地教学。强行推行官方贴标签的教材,是搞新式文字狱,是开历史的倒车。如此,诲人不倦将成毁人不倦,他们将有罪于中华民族。
第三,在教材中加入意识形态,类似于“植入式广告”,侵犯了教育本身的自主性,违背了大学的精神。大学区别于中小学,大学有自己的理念和精神。大学和一个民族的智力水平、精神高度密切联系在一起。大学的堕落是民族衰败的标志。改革的目标是使高校自主化,而不是使高校成为党校,使高校服务于国家机器统治职能的需要。应区分党的教育和国民教育,区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教育,切切实实地让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专业课程的学习探研,而不是把宝贵的青春浪费在意识形态宣讲课上。党的教育应针对党员,而不是每个公民。这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一贯精神,也是推进教育改革的精神。
最后,从社会经济效益来看,该工程也不低碳,乃是资源的巨大浪费。一本教科书造价上百万,如此奢侈浪费,实在令人瞠目!明眼人不难看出,这项工程是纳税人出钱、编写者挣钱、出版社敛钱、政府收编御用学者的垃圾工程,纵然出了一本本教材,发行量可能很大,但基本没有学术贡献,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没有任何好处,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浪费了国家资源,其束缚人的头脑,扼杀人的多样性、创造性,鼓励高校教师阿谀奉承,做政权的狗腿、喉舌,毒化高校风气,更是贻害无穷,十分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0-05

马工程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简称“马工程”)

为贯彻院党组关于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分析与研判工作的指示精神,落实院马工程2017年度工作要求,院马工程办公室于9月13日在京组织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工程意识形态形势、问题与对策专题座谈会”。座谈会主要围绕当前我国如何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展开研讨。

1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以下简称“马工程”)2018年度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副院长、党组副书记王京清,副院长、党组成员李培林,院党组成员张英伟,副院长、党组成员蔡昉,中央纪委驻中国社会科学院纪检组组长、院党组成员邓中华出席会议。王伟光发表讲话,王京清主持会议,张英伟作工作报告。

扩展资料:

马工程作为院的一号工程、灵魂工程、战略工程和基础工程,是院落实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建设的基本抓手,必须不断推向前进。一是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马工程的首要任务;二是要加强学科、学术、话语和教材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三是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四是要认真落实马工程2018年度工作方案提出的各项任务。

参考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