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的哪个部位最好吃?

如题所述

头尾部分: 

1、头 皮少肉多,可用来酱、扒、煮 

2、尾 绵羊尾多游,用来爆、炒、氽等;山羊尾基本是皮,一般不用。 

前腿部位: 

3、前腿 胸部肉适宜烧、扒;其他的肉多筋,只适宜烧、炖、酱、煮等。 

4、颈肉 肉质较老,夹有细筋,可用于红烧、煮、酱、炖及制馅。 

5、前腱子 肉老而脆,肉中夹筋,适宜酱、炖、烧等。 

腹背部位: 

6、脊背 外脊肉可用来涮、烤、熘、爆、炒、煎等;里脊肉是羊身上最嫩的两条肉,外有少许的筋膜包住,去掉膜筋后用途与外脊相同。 

7、肋条 无筋,肥瘦兼有,适宜涮、烤、炒、爆、烧、焖、扒等。 

8、胸脯、腰窝 胸脯肉质肥多瘦少,用于烤、爆、炒、烧、焖等;腰窝肉质老,质量较差,适宜酱、烧、炖等。 

后腿部位: 

9、后腿 比前腿肉多而嫩,用途很广。(小百货语:差不多什么都行。) 

10、后腱子 肉质和用途与前腱子(5)相同。 

1、脖颈即脖颈肉。质地老,筋多,韧性大。适于烧、炖及制馅。 

2、上脑位于脖颈后、脊骨两侧、肋条前。质地较嫩,适于熘、炒、氽等。 

3、肋条即连着肋骨的肉。外覆一层层薄膜,肥瘦很合,质地松软。适于扒、烧、焖和制馅等。 

4、哈利巴包着前腿上端棒子骨的肉。筋肉相连,质地较老,适于炖、焖、烧 等。 

5、外脊脊骨两侧的肉。纤维细短,质地软嫩。适于熘、炒、煎、爆等。 

6、胸口脖颈下、两前腿间。肥多瘦少,无筋。适于烧、焖、扒等。 

7、里脊紧靠脊骨后侧的小长条肉。纤维细长,质地软嫩。适于熘、炒、炸、煎等。 

8、三岔脊椎骨后端,羊尾前端。有一层夹筋,肥瘦各半。适于炒、爆等。 

9、磨档即尾下臀部上的肉。质地松软,适于爆、炒、炸、烤等。 

10、黄瓜条(包括底板)磨档前端,三岔下端。质地较老,适于炸、爆等。 

11、腰窝后腹部,后腿前。肥瘦夹杂,有筋膜。适于炖、扒等。 

12、腱子前后腿上的肉胡,前腿上的称前锤子,后腿上的称腱子。肉中夹筋 ,筋肉相连,适于酱制。 

13、羊尾绵羊尾全是脂肪,肥嫩浓香,膻味较重,适于炸和拔丝。

羊是羊亚科的统称,哺乳纲、偶蹄目、牛科、羊亚科,是人类的家畜之一。有毛的四腿反刍动物,是羊毛的主要来源。毛色主要是白色。我国主要饲养山羊和绵羊。

羊又称为绵羊或白羊。有毛的四腿反刍动物。原为北半球山地的产物,与山羊有亲缘关系;不同之处在于体形较胖,身体丰满,体毛绵密。头短。雄兽有螺旋状的大角,雌兽没有角或仅有细小的角。

波尔山羊: 是一个优秀的肉用山羊品种。该品种原产于南非,作为种用,已被非洲许多国家以及新西兰、澳大利亚、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引进。自1995年我国首批从德国引进波尔山羊以来,许多地区包括江苏、山东、陕西、山西、四川、广西、广东、江西、河南和北京等地也先后引进了一些波尔山羊,并通过纯繁扩群逐步向周边地区和全国各地扩展,显示出很好的肉用特征、广泛的适应性、较高的经济价值和显著的杂交优势。

波尔山羊毛色为白色,头颈为红褐色,并在颈部 存有一条红色毛带。 波尔山羊耳宽下垂,被毛短而稀。腿短,四肢强健, 后躯丰满,肌肉多。性成熟早,四季发情。繁殖力强,一般两年可产三胎。羔羊生长发育快,有良好的生长率和高产肉能力,采食力强,是目前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肉用山羊品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1
第2个回答  2018-04-02

没有一定说是哪个部位最好吃,羊浑身是宝。不同部位的所含营养素也不相同。而且, 对于羊肉,人们常用的烹饪方法,不外乎炖、涮、爆、烤这几种,每种做法都各有其风味和特点。每种做法适合使用的羊肉部位不同,蕴含的营养成分也不尽相同。

羊胴体其实细分下去还有很多部位,为了方便理解,分解成主要的这10个部位。

1、羊颈肉

又名羊脖子,肌肉发达,肥瘦兼有,肉质干实,夹有细筋。

主要产品:羊脖子、羊脊骨、颈排小切

适宜:肉馅及丸子,炖焖。夹有很多细筋,是整个羊最便宜的部位之一,但也因此,使其成为也是最适合小火炖煮的肉。

2、羊肩肉

由互相交叉的两块肉组成,纤维较细,口感滑嫩。

主要产品:前肩网肉、方切羊肩

适合:炖、烤、红焖羊肉。在西方,羊肩肉常常用来整块低温慢烤,烤好后用叉子就能轻轻拆成肉丝,稍稍调味就已经是十足的美味了。当然,羊肩也十分适合小火焖炖。

3、羊上脑

肉质最细嫩的部位,上脑脂肪交杂均匀,有明显大理石花纹。

主要产品:羔羊上脑砖

适合:涮、煎、烤。在火锅和涮羊肉中,因其肥瘦兼备的特点,上脑也是最受欢迎的部位。

4、羊肋排

肋条即连着肋骨的肉,肥瘦互夹而无筋,外覆一层层薄膜,肥瘦结合,越肥越嫩,脂肪覆盖率好,质地松软,鲜嫩多汁,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肋排应该蒜是羊肉最受欢迎的一个部位了。在大西北的手抓羊肉里,就属肋排最抢手。

主要产品:羔羊肋排、羔羊干肋排、肋排粒、肋排条、

适宜:中餐涮、烤、炒、爆、烧、焖;和西餐法式菜肴,煎至大约五分熟最好吃。

5、羊胸肉

前胸软骨两侧的肉,像海带一样薄长,有一定脂肪覆盖,熟制后肥而不腻。

主要产品:羔羊排

适合:炖、煮汤。可以烧、焖,做清蒸羊肉效果很好。

6、羊背部

背部,分为:外脊(纽约克)、里脊(羊菲力)和肋脊排

(1)外脊肉

外脊肉位于脊骨外面,呈长条形,长如扁担,俗称扁担肉。外面有一层皮带筋,纤维呈斜形,肌肉细腻、肉质鲜嫩多汁、是分割羊肉的上乘部位,由于出肉率太少尤为珍贵。

主要产品:精选纽约克、油纽约克

适合:整条烧烤或切成块烧烤。

(2)里脊肉

里脊肉是紧靠脊骨后侧的小长条肉,因为形似竹笋,纤维细长,又称“竹笋羊肉”,肌肉纤维丰富细长、鲜嫩多汁肉质细腻,是全羊身上最鲜嫩的两条瘦肉,羊里脊肉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所以味道鲜美,受人喜爱,享有“肉中骄子”的美称。

主要产品:羊菲力

适合:熘、炒、炸、 煎等。一直是中餐爆炒的原料,作为烧烤原料口味会更好。常见的葱爆羊肉、孜然羊肉,就大多使用羊里脊来烹饪。

(3)肋脊排

肋脊排即连着肋骨和脊骨的肉,肥瘦互夹而无筋,外覆一层层薄膜,肥瘦结合,越肥越嫩,脂肪覆盖率好,质地松软,鲜嫩多汁,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

主要产品:3D至尊雪花肉、法式羊排、八骨法排、法排小切、羊背、背排小切等。

适合:中餐涮、烤、炒、爆、烧、焖、和西餐法式菜肴。

7、羊腩

羊肚腩肉,肉质稍韧,口感肥厚而醇香。

主要产品:真空羊腩卷

适合:清炖、红焖。

8、羊后腿

后腿部位,分为尾龙扒、针扒、烩扒、羊霖。通常瘦肉较多,肌肉纤维明显,肉质紧实,略有嚼劲。人见人爱的羊肉串,就大多使用后腿部位的肉;涮羊肉中,后腿肉也是不可或缺的美味。

(1)尾龙扒

尾龙扒位于羊的臀尖的肉,俗称“大三叉”,肉质较好,文理顺畅,肌肉纤维丰富,上部有一层夹筋,去筋后都是嫩肉,可代替里脊肉用。

适合:中餐和西餐煎、烤、烹、炸。

(2)针扒

针扒肌肉较多,脂肪筋膜较少,肉质细嫩,文理顺畅,肌肉纤维丰富。

适合:中餐和西餐煎、烤、烹、炸。

(3)烩扒

烩扒臀尖下面位于两腿裆相磨处,叫“磨裆肉”,肉质粗而松,肥多瘦少,边上稍有薄筋,宜于烤肉串。与磨裆肉相连处是“黄瓜条”。肉色淡红,形状像两条黄瓜,肉质细嫩。

适合:中餐和西餐煎、烤、烹、炸。

(4)羊霖

羊霖在腿前端与腰窝肉相近处,有一块凹形的肉,纤维细紧,肉外有三层夹筋,肉质瘦而嫩,叫“元宝肉”。

主要产品:真空羊霖、冷鲜羊霖

适合:中餐煎、烤、烹、炸和西餐羊扒

后腿部位主要产品:羔羊后腿、无骨腿包、后腿网肉、腿排小切、方切后腿、后干棒

9、羊大腿

大腿上的肌肉,也叫腱子肉,肌肉包裹内藏筋,硬度适中,口感筋道。

主要产品:法式后腱、羊后棒

适宜酱、炖、烧、卤等炖煮后稍带肉质纤维,颇有嚼头。

10、羊小腿

羊腱位于羊膝的下部,肉中夹筋,肉质有韧性,肌纤维很短,温补脾胃。中国古代医学认为,羊腱肉是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益劳损之佳品,是一种优良的温补强壮剂。

主要产品:法式前腱、羊前棒、羔羊前腿、前干棒

适合:酱、炖、烧、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