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财务分析都有哪些常见问题?

如题所述

财务报表分析是由不同的使用者进行的,他们各自有不同的分析重点,也有共同的要求。从企业总体来看,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x0d\x0a  1、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企业权益的结构,估量对债务资金的利用程度。 \x0d\x0a  2、评价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分析企业资产的分布情况和周转使用情况。 \x0d\x0a  3、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企业利润目标的完成情况和不同年度盈利水平的变动情况。 \x0d\x0a  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内容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可以综合的描述出企业生产经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以满足不同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基本需要。 \x0d\x0a  其中偿债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稳健保证,而营运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盈利能力则是前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对前两者的增强其推动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5
一、立点不清,把报告写成下对上汇报
财务分析应该成为公司管理的工具。作为工具,财务分析应立足于财务数据,揭示公司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如果异位,把财务分析演变成下级对上级的汇报,分析报告将会变味,分析问题会变成寻找客观理由,解决问题会变成推诿责任。最终,管理工具会沦落为表功道具。
二、机械套用模板,不考虑实际是否匹配
财务输出模板化的理念现在已经深入人心了。
模板化的好处表现为:
(1)上级将自己的意图直接说出来了,下级就不用猜测了;
(2)交付格式统一,便于汇总;
(3)填报时可直奔主题,省去了下级的无效工作量;
(4)关注点明确,减少了上级的无效阅读。
说白了,就是把少数人思考的结果作为集体意识贯彻下去,让大家都省点心。不少集团公司都会编制财务分析模板,下发给分子公司使用。
一旦有了模板,分子公司的会计人乐得省心,直接套用模板,而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是否与模板匹配。试想,模板是根据集团的共性设计的,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特色,不加变通,模板就成了胶柱鼓瑟了。
三、没能重点揭示根本性问题
每个企业经营中都会有最突出的问题,或者说是最根本的问题,如同企业的病灶。这一病灶又会引来诸多的不良反应或其他疾病,但这些反应与疾病都是次要的。
成功的财务分析需要透过财务数据,找出企业最根本的问题。譬如,公司销售收入下降,有研发设计的原因,有成本价格的原因,有质量的原因,有广告宣传的原因,根本的原因可能是研发设计不够时尚。如果不能拿捏住它,所有的分析都将是肤浅的,甚至可能是方向性误导的。
四、揭示的问题不能回应对应专项分析
分析一旦揭示出了公司最根本的问题,就需要对此问题进行专项的、深入的分析。
譬如,公司资金链紧张,主要是因应收账款过度膨胀造成的。揭示这一问题后,专项分析就应定位在如何限制新增应收账款、如何清收前期应收账款、如何制定赊销政策与进行客户评级。这样娓娓道来,才能首尾呼应,让分析报告富有逻辑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25
①要全面的看问题。有时计算得出的数据具有不同的解释方法,这就要求投资者结合相关行业特点,国家经济政策等背景知识进行分析,防止就事论事,片面地看待。
②要注意数据之间的相互联系,反对孤立地看待问题。对上市公司而言其筹资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都是相互联系的,在进行分析时应将相应的指标联系起来看。
③要具有发展的眼光,防止静止不变地看待问题。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就是在对上市公司过去和现在的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展望未来,分析该公司是否具有发展的潜力。
④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坚持定量为主。定性分析是分析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定性分析就弄不清本质、趋势和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定量是分析的工具和手段,没有定量分析就弄不清数量界限、阶段性和特殊性。财务分析最忌讳没有数据支持,乱得结论,因此应坚持定量为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