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不是所有SUV都叫“吉普”其实它前身也有探险者的DNA

如题所述

二战期间美军的定制的威利斯MB成为硬派SUV车型的一面旗帜,后来Jeep因为威利斯MB也大获成功,但实际上,福特也为美军生产过同类车型,但后续由于注册和发展方向的问题,成为SUV车型的“隐形”鼻祖。

追溯到二战时期,当时美军招标生产一款能够在战场上使用的全地形车辆。为了能够应付恶劣的越野路况,这款车型必须拥有强悍的四驱系统,必须皮实可靠。因此,威利斯MB和福特GPW应运而生。

这段视频简单的盘点了威利斯MB与福特GPW生产的Jeep车型有什么不同之处

1941年先由威利斯生产,由于需求量很大,同年11月福特也加入到生产的序列中,并命名为福特GPW。

50秒,铭牌。

威利斯和福特GPW会放在手套箱的盖子上,车辆信息都在这个位置显示,但是随着时间推移, 有可能因为收藏的喜好就修改了。

1分54秒,前进气格栅。

刚开始威利斯的进气孔更密,后来经过福特改进,采用了更少的竖孔格栅,使得制造成本更低。

2分34秒 车身左后的面板。

早期威利斯和福特GPW都把名字印在车身左后的位置;

2分55秒 前纵梁

福特GPW采用的是U型设计;

3分21秒 福特GPW前杠上有孔

3分41秒 工具箱的盖子和门栓凹槽

威利斯和福特GPW在车后轮两侧都有工具箱,后者是有个包边的盖子设计

4分34秒 福特的F印 

福特GPW的很多零件上都有F字幕的印 

这款车型官方统一称为Command Reconnaissance,其实由威利斯和福特汽车两家共同生产。福特GPW也是首批部署美军的车辆,所有这些军车都被当时的美军士兵泛称为“吉普”。在生产GPW的过程中,福特不断改进自己的设计,比如竖向9孔格栅,便是为了优化通风,方便大规模生产。

▲早期试生产测试用的福特GP,GPW是之后大批量生产的型号名称

可以说,这款军车也是现在SUV车型,特别是硬派SUV的鼻祖。二战结束后,威利斯继续向美军提供MB和其后续改进型MC、MD型作为军车。而福特则在1951年受到军方委托,重新设计了MC和MD,开发出了Jeep M151型军用车,由AMC负责量产。最后一台Jeep M151一直到1999年才被后来的悍马所取代。

▲因为威利斯在注册Jeep商标时将竖置7孔格栅也注册为商标,因此,福特设计的M151采用了横置格栅设计

在民用方面,由于美国基础设施百废待兴,通行不便,消费者对多功能越野车型产生了需求。于是威利斯将Jeep申请为商标,推出了MB型的民用化版本Jeep CJ。

与此同时,由军用吉普启发而来的民用或军用车型在全球遍地开花,包括最早的路虎、丰田陆巡、日产途乐等日后著名的越野车,都由当时的吉普军车启发而来。当年的吉普军车也被公认为史上影响力最大的车型。所以说,福特和威利斯是最早SUV的鼻祖缔造者,是有依据的。

▲30年6代探险者合影

Jeep让人们记住了硬派SUV的形象,而福特把从军车GPW中的很多遗传编码放到了全新的车型开发上,开创了民用SUV的另一支。这就不得不提到,在全美累计销量最高的“国民SUV”之一,探险者。30年前,它的诞生让SUV有了新的内涵,甚至行销全球,累计共售出超过800万台。

“军转民” 探险者前身Bronco诞生

1948年战后美国重建,经济复苏,开启了黄金年代。婴儿潮成长起来后,消费者更加偏爱个性好玩的车型。在1964年推出Mustang一年后,福特利用自家成熟的皮卡底盘推出了Bronco,以满足需要一台可日常使用的越野车型的需求。这也标志着基于军用专业越野车型开始向运动多功能车型转变。

▲福特Bronco拥有三种车身形式,均为两门设计

Bronco是首台在宣传时使用“Sport Utility”称谓的车型,成为市面上最早的SUV车型之一。它外观设计简单直接,一切都为功能服务,极其硬派。源自皮卡的非承载式车身底盘也为它带来了强悍的越野能力。与此同时,Bronco还拥有宽敞空间,道路舒适性以及多种动力选择,迅速令其脱颖而出。

从1966至1996共30年间,Bronco售出超过120万台。现在一台品相不错的第一代Bronco可以轻松卖到5万美金,而稍微特别一些的版本则能超过10万美金。可见这台车在美国人心中的位置。

探险者接棒Bronco 开启SUV转型之路

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技术的变革带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开始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家庭消费者需要一台更加偏向公路行驶,能提供宽大空间和舒适配置的家用多功能车型,当然,天性崇尚自由的美国人还要求这台车在满足日常需求的同时,也能在周末带上一家驶离城市高速,跨越多变路况充分亲近自然——福特在1990年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一款基于非承载式后驱平台打造的四门大型SUV,这就是“探险者”。

▲1991款第一代福特探险者

福特探险者不仅拥有比轿车更大更舒适的内部空间和堪比皮卡的充裕载物空间,更拥有豪华轿车般的内饰和舒适性配置,如真皮座椅,支持CD的JBL品牌HIFI音响系统等——这在当时以工具和玩具为取向的硬派SUV市场是难以想象的。更难能可贵的是,它依然保留了福特皮卡和Bronco受人青睐的核心基因——充沛多样的动力选择,以及强悍的通过性能。

探险者初出茅庐便收获火爆的市场反响,1991年,探险者在多功能车销售榜上名列第三,达到249,640台,也成为美国SUV车型销量冠军。探险者一手将SUV从小众品类转变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车型之一,正式宣布SUV完成了从功能性越野车向可以负担得起的舒适型多功能家庭车的转型。值得一提的是,正是是从探险者问世的90年代起的10年间,美国SUV的销量首次超过了轿车。

探险者的“第一次”

福特探险者之所以成为“现象级”产品,在于将更好的技术带给更多消费者。说白了,就是搭载大量安全,舒适和驾驶方面的配置。

比如探险者在SUV中率先配备了,四轮盘刹及四轮防抱死系统、双区安全气囊、先进乘员约束模块、端碰撞双感应探头,、五级前排乘客感应系统, 主动式负载限制安全带收紧器等7项安全配置,并普及到更多车型上。

▲率先在同级车型中搭载双区安全气囊的第二代福特探险者

探险者还首次将由软件程序控制的智能多片离合中央差速器应用于四驱系统当中,取代机械式齿轮中央差速器。这套称为ControlTrac的智能四驱系统可以说是现代智能四驱系统的雏形,降低越野的难度,帮助驾驶者脱困。

同时,探险者是最早在同级中采用三排七座设计的SUV,以应对不断增多的家庭成员。这可以说是目前SUV车型需求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卖点。

▲第三代福特探险者是同级首款采用3排7座设计的SUV

到了如今的第六代,探险者回归初期的纵置后驱架构,以符合消费者不断提高的公路驾驶性能需求。与前四代探险者不同的是,第六代探险者采用承载式车身,不仅降低了重心,极大提升操控性与乘坐舒适性。随着消费者对燃油经济性的需求不断加强,新款搭载的第四代EcoBoost 2.3升发动机,匹配10速自动变速箱,就能够转变美式SUV费油的鸡肋印象。

▲2020款北美版福特探险者

从首个标配ABS刹车防抱死系统等一系列安全配置,到能够实现L2级自动驾驶的CoPilot360智行驾驶辅助系统,探险者一直都是技术领域里不遗余力的倡导者。当然,这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好的体验。作为SUV界的元老级车型,却始终走在技术的最前沿。

写在最后

很多朋友看到SUV都会称之为“吉普车”,但其实,这个概念并非那么宽广,它只是硬派SUV中的一支,而在我们熟知的威利斯之外,实际上还有这一段并不为大多数人所了解的秘闻。虽然,Jeep和福特都曾为军方的供应商,但最后两家又对SUV有了各自的理解,前者标榜纯粹的越野,而后者则转向了更为多元化和普及型的公路特性,但在SUV车型方面,北美市场确实就像是一张温床,孕育了SUV的产品和文化。

影像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