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为什么古人要规定人死后要停尸三天?

如题所述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是众说纷纭。能够查到的明文记载只有《礼记·王制》,其中这样讲“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卿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并非所有人都是停尸三天,主要是因为在封建时期,天子、诸侯、庶人的阶层不同,其葬礼的规格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需要严格加以区分。

比如天子死了,需要大量臣民祭拜,还要准备声势浩大的葬礼,这些都需要时间做准备。封建制度结束后,国家并没有这一方面的统一规定,据我所知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也不一样。小可出生四川一个偏远农村,从小到大参加了不少葬礼,有亲人的,也有邻居的,至今还实行土葬。谈一点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1、防止假死。由于疾病或身体攻击,人类大脑被剥夺了氧气,呼吸极其微弱。人们很容易认为所爱的人已经死了。这就是“假死”现象。然而,古代医学的水平非常落后,无法准确判断一个人是否已经死亡。为了避免假死现象,古人想到了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法是在家停放三天,观察死者是否有生命迹象,以避免假死现象。第二种方法是在死者的脸上放一张黄色的纸。如果死者没有死亡,则会有微弱的呼吸,黄色的纸张会被弄湿。人们更容易发现死者是假死的。关于古代“假死”的记载很多。我不得不说这两种方法确实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2、减少死者家属的悲伤。亲人的死亡是任何人都不想面对的事情。当这一天到来时,没有人能接受它。悲伤的情绪很难想象。很多人会失去情感。为了减少悲伤,避免过度悲伤,人们会把死者留在家中几天,死者的家属会更加稳定。死者已经乘鹤西去,但是家人还得继续生活。

3、处理后事。一个人去世后,亲属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处理善后事宜。例如,为死者找一个好的墓地,并通知近亲去看死者的样子。有些远房亲戚很远,古老的交通很不方便。参加葬礼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准备葬礼之前和之后需要三到七天才能进行葬礼。因此,在远古时代,也有将死者留在家中七天的习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13
因为在古代人们就知道人会出现假死的情况,所以要停尸三天,一是为了亲友来悼念,二是为了防止死而复生,只有超过了三天才会下葬的,这个传统一直保留到了现在。
第2个回答  2021-05-13
毕竟古人的医疗水平有限,假死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为了避免假死活埋,古人提出了“死后三天不下葬的规定”。 古代人在死者逝去后,之所以要对其做停尸三天的处理,还跟他们想给死者家属一个接受事实的过程。
第3个回答  2021-05-13
一是维持传统丧葬,为给逝者等待远处的亲友来送别;二是因为医疗业落后,为保证人属实真的死了;三是作为一个给家属接受过渡的时期。
第4个回答  2021-05-13
一是古人医术比较差避免将假死之人活埋所以停尸三天,二是亲戚朋友不能及时赶到所以等三天让远道的亲人看遗容,三是办葬礼、准备棺材什么的也需要点时间所以三天时间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