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油精给猪滴鼻的作用?

如题所述

正常情况下,风油精是不能滴鼻子的。因为风油精的刺激性非常强,如果风油精滴到了鼻子里会刺激到鼻黏膜,对鼻黏膜造成一定的损伤,可能会加重原有的鼻腔疾病。

猪场用于滴鼻的一般是伪狂犬疫苗滴鼻和支原体疫苗滴鼻,另外在仔猪萎缩性鼻炎和仔猪发烧治疗上,也有采用滴鼻的方式,但是随着猪日龄的增长,滴鼻操作难度较大,保育以后猪的滴鼻一般很少。

初生仔猪滴鼻主要还是以伪狂犬为主,90%的猪场都会选择,另外有部分厂家推出的支原体滴鼻,可以与伪狂犬疫苗同时操作。

滴鼻免疫是一种“占位效应”,通过基因缺失减毒苗滴鼻,疫苗毒通过黏膜能够进入神经节中,先入为主,这样野毒再感染就无法占位,只能游走再神经节以外,这样常规疫苗产生的抗体就能识别杀灭。

二、为什么初生仔猪选择伪狂犬滴鼻,而不是肌肉注射?

猪场大多数疫苗都是颈部肌肉注射,操作简单和固定猪只应激小,在工作过程中,很多猪场管理者都问过这个问题,很多人不喜欢滴鼻,还是感觉肌肉注射打到猪身体里面的才是真有用,滴鼻又不好操作又容易喷出来。为什么伪狂犬疫苗要选择滴鼻免疫呢?还必须是初生当天滴鼻?

1、母猪伪狂犬带毒率高,只能通过疫苗免疫来减少排毒

伪狂犬病毒感染阳性率高,全国大约70%的猪场都属于伪狂犬野毒阳性场,伪狂犬野毒阳性并不一定发病,可能持续带毒,猪群健康度下降或者应激时,潜伏在体内的病毒就有可能复制排毒,造成猪群临床表现,如流产、返情,然后感染仔猪和肥猪,目前只能通过疫苗定期免疫来减少猪群发病。

2、伪狂犬病毒能侵入神经节内,常规肌肉免疫产生抗体无法通过神经包膜

伪狂犬病毒有嗜神经性,病毒会潜伏在神经节内,疫苗免疫产生的抗体无法通过神经外面的包膜,无法杀灭神经节内的病毒,因此只能通过滴鼻来早期占位,减少野毒的入侵感染。

3、滴鼻免疫不受母源抗体的干扰

滴鼻免疫有常规肌肉注射免疫有本质的区别,滴鼻是通过免疫浸润,也叫黏膜免疫。这种免疫方式可以避开母源抗体干扰,因此可以早期免疫。但是肌肉注射产生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很容易受到母源抗体的干扰,导致免疫失败。

三、伪狂犬滴鼻操作注意问题

1、伪狂犬疫苗选择

滴鼻疫苗一般是基因缺失减毒活苗,如barthaK61、HB98、HB2000、C株等。抗原含量适中,不能太高,一般在10的6次方左右。因为滴鼻免疫不同于肌肉注射,肌肉注射很快就能进入机体,而滴鼻需要在鼻腔停留一段时间,对疫苗和佐剂要求都比较高。

2、滴鼻时间:初生12小时以内

伪狂犬滴鼻一般要求在3天内,但是滴鼻要求鼻腔黏膜湿润,不然滴鼻效果不好,因此建议滴鼻最好在初生12小时以内,鼻腔还没有干燥。

3、滴鼻剂量:浓缩法

猪场滴鼻滴多了小猪容易打喷嚏,正常是每个鼻孔0.5头份,在稀释的时候不要使用2ml稀释液,而使用0.8到1ml,这样每个鼻孔可以滴0.4-0.5ml,小猪不容易呛着,还能减少浪费。

4、使用滴鼻器或者注射器

对于新手滴鼻操作不好的可以选择滴鼻器,比较简单。如果选择注射器最好选择钢的那种注射器,可以控制滴鼻量,避免滴多了。

四、其他滴鼻操作

1、仔猪支原体滴鼻

支原体近些年感染率越来越高,而且感染日龄较早,很多仔猪感染是在产房母猪传播给仔猪的,在保育期间发病。为了解决支原体早期感染的情况,支原体疫苗免疫日龄越来越早,但是肌肉注射的方式容易受到母源抗体的干扰,因此,有些厂家推出了可以滴鼻的支原体疫苗,与伪狂犬初生滴鼻一起。

支原体滴鼻免疫主要通过黏膜免疫的方式,黏膜免疫主要产生分泌型抗体SIgA,这种方式产生的抗体与肌肉注射方式差异不显著,而且能够避免母源抗体感染,解决了早期免疫的缺陷。

2、滴鼻治疗猪萎缩性鼻炎

猪感染波式杆菌和巴氏杆菌可能引起萎缩性鼻炎,发病猪鼻甲骨变形,鼻黏膜破裂,引起鼻孔流血。肌肉注射抗生素磺胺的同时,可以使用肾上腺素配合抗生素滴鼻,药液直接作用于鼻腔黏膜,消炎效果很好,并能有效止血。

3、滴鼻治疗小猪发烧

哺乳仔猪发烧,肌注剂量不好掌握,而且效果不佳,可以选择喷鼻的方式,将氨基比林或者氟尼辛葡甲胺药液配制好,使用滴鼻器给仔猪鼻腔喷雾,每个鼻孔0.5ml。

4、滴鼻治疗仔猪黄白痢

仔猪黄白痢经常发生的猪场,常规过奶止痢给母猪投药的方法不好用的可以尝试滴鼻,使用痢菌净和庆大霉素混合,每头仔猪滴鼻5ml左右,每个鼻孔2.5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