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创建的花洲书院为什么没有列入北宋著名书院?

如题所述

提起花洲书院就必须提起它的缔造者——范仲淹.

花洲书院这座坐落于邓州市东南隅,拥有近千年历史的书院,现在仍然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任凭岁月涤荡,它散发的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却历久弥新,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范公“忧乐”精神的爱国主义内涵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铭记.

1.首先,对范仲淹此人进行简单的介绍:

范仲淹此人,祖籍邠州(今陕西彬县),祖上几代都在吴越国做官,随着吴越国王钱俶归宋后,其父便先后任几个地方的节度掌书记.天有不测,在范仲淹两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奈何贫而无依,两年后其母改嫁到时任平江府(今江苏苏州)推官朱文翰为妻。朱文翰为人耿直,不畏权贵,被朝廷来回调度,范仲淹母子也就相伴相随,游历过很多地方。路过岳州,见识了岳阳楼的雄伟,领略了洞庭湖的壮观。后求学于南都(今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终于在27岁那年考中进士,踏入仕途。

坎坷的出身,贫困的童年,颠沛流离的少年。使范仲淹饱尝人世心酸,感受到社会底层民众的苦难,同时也得到道家、佛家、儒家等多方面知识的熏陶,对他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十一月,在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因保守派反对而失败一年后,他以身患疾病为由请求皇帝给事中知邓州,皇帝同意了他的请求,罢免现任职务,以给事中知邓州. 到任不久,他就连夜给皇帝写了《邓州谢上表》,在谢表中他表明自己甘愿守护边疆和坚持新政的政治主张,说自己:“持一节以自信,历三黜而无悔。”并表示要继续:“求民疾于一方,分国忧于千里。”

2.范仲淹创建花洲书院的经历:

范仲淹来到邓州城外东南隅视察时,他发现在城墙的环绕下,有一片园林,虽有败迹,但从繁盛的草木和残存的设施中仍能看出当年的盛况. 于是一个念头便在他脑海中形成,何不在这里实现他郡县办学的理想?回去之后,他清点家当,拿出全部积蓄,选拔能工巧匠,修整百花洲,重建览秀园,以此为基础创办花洲书院。邓州各界贤达和百姓听闻纷纷慷慨解囊,倾情相助。数月之后,一处崭新的书院呈现在大家眼前,春风堂、春风阁、文昌阁交相辉映,嘉赏亭、览秀亭错落有致。范仲淹还从各地聘请名师执教,至此各项准备工作就绪,他又昭告全州百姓,凡有志于学者,不论男女老少,一概不拒,且一律免费。很快各方学子闻讯纷纷赶来,使这里成为州学胜地。范纯仁、张载、谢景初等都师从范仲淹学于花洲书院。

结论:

范仲淹创立的花洲书院只是在教育方面的一种展现。大家都知道当时的宋朝文学成就是很大的.比如“唐宋八大家” 而且在当时文学形成一种新的学术叫词。

所以说花洲书院在当时只能代表教育学问,并不能代表学术。故在当时称不上名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6
这是因为范仲淹本人在北宋的时候,官职地位很低,所以很少有贵族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他那里,因此就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第2个回答  2020-12-26
范仲淹创立的花洲书院只是在教育方面的一种展现。大家都知道当时的宋朝文学成就是很大的.比如“唐宋八大家” 而且在当时文学形成一种新的学术叫词
所以说花洲书院在当时只能代表教育学问,并不能代表学术。故在当时称不上名院.
第3个回答  2020-12-26
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范仲淹和北宋的统治者的政见不同,还有就是他们的利益不同所导致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