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中儿童的雅称

诗文中儿童的雅称

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2、赤子、襁褓——泛指不满周岁的初生婴儿。

3、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借指幼年。

4、童龀——龀,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也有说成“髫龀”的。

5、垂髫——指儿童。儿童垂发叫髻。髫,指古代儿童犹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

6、龆——儿童换牙。龆年:童年。

7、稚——称年龄小的为稚。

8、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如牙牙学语,因亦指小孩过程子开始学话。

9、周晬——指婴儿周岁。

10、膝下——幼年,言子女幼年仅能依附父母的膝下。

11、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

12、孺子——儿童。也用作老人对年轻后生的称呼。

13、红颜——年轻人的红润容颜。代指少年。

14、黄口——十岁以下。

15、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扩展资料

描写儿童的古诗: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音同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白话译文:

茅屋的屋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翠绿的青草,用吴地的方言,互相逗趣取乐 ,这是谁家,一对白发苍苍,公公,姥姥?大儿子在河东的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手艺真巧。最令人欢喜的是顽皮淘气的小儿子,趴在溪头草丛, 剥着刚刚采下的莲蓬。

赏析:

下片集中写这一农户的三个儿子,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画面在继续扩展。整劳力在溪东的豆地里锄草,半大的孩子在编织鸡笼。人着力于"小儿"的描绘,共用了两句,占全词四分之一篇幅。"溪头卧剥莲蓬"形象地刻画出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对此,词人感到由衷的欢喜。

这首词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向往之情,客观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这首词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古代儿童的生活:

稚子们在家庭里的嬉戏总散发着一种依恋的味道,不仅孩子们会主动“牵衣戏我前”,成人们也会禁不住“弄儿床前戏”。

当幼童们没能实现其愿望时,家庭生活中的游戏则会伴有小儿的哭闹与缠烦,如白居易“无奈娇痴三岁女,绕腰啼哭觅金鱼”,韦庄的小女“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诗人们还在内容上记录了儿童的长篇大“玩”,如西晋左思在《娇女诗》中再现了小女纨素和惠芳的十八般嬉戏。唐朝李商隐《骄儿诗》和路德延《小儿诗》都从内容上给他们“散诞无尘虑,逍遥占地仙”的儿女留下了嬉戏的完整档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6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赤子、襁褓——泛指不满周岁的初生婴儿。

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借指幼年。

童龀——龀,《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也有说成“髫龀”的。

垂髫——指儿童。儿童垂发叫髻。髫,指古代儿童犹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因而就用“垂髫”称幼儿或指人的幼童阶段。也有说“垂发”的,意思相同。

龆——儿童换牙。龆年:童年。

髫年——童年。

髫龄——童年。

稚——称年龄小的为稚。

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如牙牙学语,因亦指小孩过程子开始学话。

周晬——指婴儿周岁。

膝下——幼年,言子女幼年仅能依附父母的膝下。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

孺子——儿童。也用作老人对年轻后生的称呼。

红颜——年轻人的红润容颜。代指少年。

黄口——十岁以下。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扩展资料

古诗中的儿童

小儿垂钓

唐代: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白话译文

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着大人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小儿钓鱼的诗作,写得活泼、有趣。首句诗交代了小儿是刚刚学习钓鱼以及他的相貌,他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钓鱼。次句写小儿钓鱼的姿势。“侧坐”“草映身”,从这些描述中能体会到小儿钓鱼时那种小心翼翼,唯恐被鱼儿发现而不上钩的心理状态。

后两句诗则把这种心理状态推到了极致。路人与小儿相距很远,问话和答话都必须高声,这样就会把鱼儿吓跑了,所以小儿只“招手”“不应人”。

“招手”二字也给读者留下的想象的空间:或许小儿不让路人高声讲话,或许小儿用手势为路人指明了方向,或许小儿不让路人走进鱼塘。如果三者兼有,那是多聪明的孩子!

这首小诗仅仅四句,不仅描述了垂钓小儿的相貌、姿势、动作;而且,通过这些富有特征的描写,充分展示了小儿的心理活动。读过诗,一个聪明可爱、天真稚气、质朴实在,还有些顽皮的儿童形象就站立在我们的面前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之情,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3-11

1、襁褓:不满周岁

襁,背婴儿用的较宽的布带,背带;褓,包裹婴儿用的布幅、被子。襁褓,包裹婴儿用的被子和带子;后亦指婴儿包,或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2至3岁

《孟子·尽心》:孩提之童。指幼儿始知发笑尚在襁褓中。提,本义是“抓住小孩两腋将其向上抱起”这个动作。(“提携”等为其衍生词。)孩,不是后来孩子之意,而是“咳”的古字。

3、始龀、髫年、龆年:女孩7岁和男孩8岁

龀(chèn):《说文》:龀,毁齿也。始龀,开始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

髫(tiáo),古时小孩在扎起头发之前,从额前自然下垂的头发;孩子行走跑动时,其随风飘动,似在招手。

龆(tiáo),小孩换掉乳牙。另有龀童、龀岁、髫龄、垂髫之年、龆年、龀龆、童龀等,都泛指童年。

4、总角:泛称童年

总角,古时汉族男未冠(guàn)、女未笄(jī)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故有此言。

5、黄口:10岁以下

黄口,典故名,典出《淮南子》卷十三《氾(fàn)论训》。本指雏鸟的嘴,借指儿童;古代户役制度称小孩为黄,隋代以不满三岁的幼儿为黄,唐代以刚生的婴儿为黄。

后来,十岁以下儿童皆泛称为“黄口”。黄口:本指雏鸟的嘴,借指儿童;古代户役制度称小孩为黄,隋代以不满三岁的幼儿为黄,唐代以刚生的婴儿为黄。

后来,十岁以下儿童皆泛称为“黄口”。发展语义为无知的年轻人,用以讥讽他人年幼无知,犹言“乳臭未干”。亦作“黄颔小儿”“黄口小儿”“黄口小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9

1、襁褓

未满周岁的婴儿。亦写作“襁緥”、“襁保”、“繦緥”、“襁葆”,葆,通“ 褓 ”。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旧说长一尺二寸至二尺,阔八寸左右。襁指婴儿的带子,褓指小儿的被子。后亦指婴儿包或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2、总角

古时儿童束发为两结,向上分开,形状如角,故称总角。这是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后代称儿童时代。

3、垂髫(chuí tiáo)

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以“垂髫”指儿童。语出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释义: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4、黄口

本指雏鸟的嘴,借指儿童;古代户役制度称小孩为黄,隋代以不满三岁的幼儿为黄,唐代以刚生的婴儿为黄。后来,十岁以下儿童皆泛称为“黄口”。

5、稚子(zhì zǐ)

指的是幼子;小孩;也意为胄子;贵族后代。稚子也是笋的别名。如:笋根稚子无人见,沙土凫雏傍母眠。

稚子语出唐代一胡令能《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释义: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垂钓,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遇到有人问路,他老远就招着小手,因为不敢大声应答,唯恐鱼儿被吓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稚子,垂髫,总角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