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的危害

班上开主题班会<网瘾的危害>,各位网友帮我找找这方面的资料和图片.

  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提供的数据,目前,城市上网小学生比例为25.8%,初中生为30%,高中生为56%。据统计,患网络成瘾的青少年网民高达10%-15%,网络这把“双刃剑”正在无情地吞噬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为上网而逃学、离家出走、抢劫甚至猝死网吧的事件也屡屡发生。面对孩子上网成瘾,有些家长非打及骂,结果却导致孩子自暴自弃,有些家长企图用眼泪感化孩子,却收效甚微。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互联网、预防和纠正青少年网络成瘾症,成为家庭教育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笔者认为,要让孩子摆脱网瘾,首先要及早认识网瘾的症状,其次要了解孩子上网成瘾的原因,最后才能有效的进行干预。

  一、 网络成瘾的症状

  网络成瘾属于一种精神障碍疾病,长时间上网会在大脑诸多神经元中制造“上网兴奋点”,这些兴奋点会使大脑对上网产生持续的兴奋,这种成瘾的病理与吸毒、赌博十分相似,也和吸毒、赌博一样很难戒断。主要症状有:

  1、 强烈的依恋性

  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和行为为上网这一活动所支配,上网也演变为其主要的心理需要,上网时间和精力所占比例逐渐加大,进而导致了个体生物钟的紊乱。当无法上网时,会体验强烈的渴求,甚至产生烦躁和不安的情绪及相应的生理和行为反应,上网后情况好转。上网在其生活中占主导地位,注意和兴趣单一指向网络,工作、学习动机减弱,生活质量下降。

  2、 情感淡漠

  成瘾者对网友如胶似漆,相比之下对有血肉联系的亲人则显得更为冷漠。网络成瘾者情绪低落时也不向家人和朋友表露,把情绪隐藏起来,转而在网上倾吐和宣泄。另外网络成瘾者由于家人对其上网的限制而与家人时常发生冲突。

  3、 人际交往范围变窄

  网络成瘾者往往寻求较高的社会赞许性,但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却遇到了相对较多的困难,从而产生严重的社交焦虑。网上社交的游刃有余与现实生活的不断遭受挫折,两者的反差势必导致更多的重复上网行为。网络成瘾者将自己的人际交往转入虚拟的网络空间,现实的人际关系逐渐疏远或恶化,对周围的人和环境采取逃避或对抗的态度。另外,网络成瘾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下降,出现人际交往障碍。

  4、 意志力薄弱

  网络成瘾者虽能意识到过度上网所带来的危害,企图缩短上网时间,但总以失败告终。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制戒除之后,就会变得焦躁不安,不可抑制地想上网,最后成瘾行为反复发作,并且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倾向。

  网络成瘾和吸毒、赌博一样,是一种精神依赖病症,一旦陷入,很难自拔,只有及早现,及早引导,才能防患于未来。但切不可操之过急,搞一刀切。最好的办法是多与孩子进行沟通,让他们感到家庭的温暖。

  二、 上网成瘾的原因

  网瘾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就教育失误而言,就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的因素。

  1、精神空虚

  孩子沉迷于网络,最伤心的是父母。但许多家长并不知道,孩子的行为到了这种地步,其中许多原因是家长造成的。大多数家长平时忙于工作,对孩子的照顾只是满足于“吃饱了,喝足了,穿暖了,兜里有点零花钱”,不知道孩子最近的烦恼是什么,和同学有没有矛盾,12号楼的那个男孩最近总爱欺负他,他该怎么办?孩子在父母那里寻求不到这种爱,于是就到网上寻找,他们会用化名和网友聊天、骂人、畅所欲言。

  2、性格不良

  除了家庭因素导致精神空虚外,孩子不良的性格也是容易成瘾的重要原因。

  据观察发现,容易上网成瘾的孩子大多有不良的性格特征,如性格孤独、内向,不愿意与人交往,当心里有了矛盾、苦恼自己无法排解时,他们便去上网发泄,因为他们发现,网络是一个很好的倾诉对象:键盘就操纵在自己手上,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说什么就和网友聊什么。很快,他就会迷上网络。

  3、环境影响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网络已不再是陌生的名词,小至刚入学的娃娃,大到已退休的老人,对电脑都能驾轻就熟。各处的网吧也随处可见,网上的东西良莠不齐,网吧经营者本着赢利的目的,为那些还没有完全具备辨别是非能力的未成年孩子大开方便之门,这样很容易让这些孩子在眼花缭乱的虚拟世界中迷失自己。

  4、学习的压力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下,中国的孩子们在巨大的压力下丧失了求知的欲望,机械地死读书,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进而逃课,上网吧,沉迷网络。省重点高中的一个高三学生,在高考前就跑进了网吧,上网成瘾,他对医生说,“天天分数,天天学习压力,感觉太累了。”

  由此可见,孩子上网成瘾并不能一味的责怪打骂孩子,很多时候,家长应该思考是什么原因把孩子推向网吧的?平心静气地和孩子谈谈,找到孩子上网成瘾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摆脱网瘾的对策

  要防止孩子投入网络怀抱,一定要提前“下手”,早期干预,不要认为孩子吃饱了喝足了就完事大吉,要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孩子有什么不愉快的事尽快帮助他化解,每天抽出点时间来和孩子聊聊天,听他讲讲今天班里又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孩子感觉到你是在真心关心他。另外,不要对孩子要求太苛刻,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比如每天一定在什么时间看书、一定得考多少分,给孩子的心理压力过大,他们也不愿意和父母亲近。例如有孩子期末考了90分,许多家长都会这么跟孩子说:那10分是怎么丢的?总结总结经验,下回得拿100分啊。但很少有家长会夸奖孩子:“90%你都做对啦。”而孩子特别需要这样的表扬和鼓励,只有孩子愿意和家长亲近了,自然就离网络远了,家长的早期干预也就成功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23
都市学堂心理专家——转化问题青少年成功案例(一)
点击次数:548更新时间:2011-8-11 14:48:16

明明,女,17岁,武汉人,上网成瘾、谈恋爱不上课(高三在读,已经有将近一个月不去学校,放弃学业,成天和男朋友一起在外面玩)、家庭关系紧张,亲子关系淡薄、非常自我,性格孤僻、没有朋友。

该生从小养尊处优,很任性。一直以来父母都很依着她,做事情总是要依自己的来,在同学之间显得比较自我,以至于同学们都不喜欢和他交往。渐渐地她变得越来越孤僻。随着青春期的发展,渴望与人交流,被人接纳和理解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但是身边的人又都不愿意与其交往,而在家里父亲通常在外,母亲一人在家,经常很忙,没有太多的时间陪她,以至于跟没有建立亲密的关系,她便开始在网络中寻找归宿感,于是乎接触到了外面的混混,正处于孤独的她,遇到一个能够哄自己的男的,她感到非常的开心,后面的日子里她成天都跟这个男的在一起……

记得明明刚入校的那天,她一直在哭,哭得没玩没了,学校的老师、教官,甚至到校长都相继的去开导她,但是她一句话也不说,不搭理任何人。心理老师看出了她的哭声里有着太多的不理解与怨恨,不理解父母将自己送到了这么一个偏远的学校,怨恨父母就这样“抛弃”了自己,不理解这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学校,怨恨没有一个人能够理解她的无奈与无助。心理老师看在眼里,当时见她的情绪那么激动,也没急于去跟她讲话,只是希望她能够尽情的哭,把心中的一切不满都哭出来。这个时候能做的只有陪伴……

渐渐的天也黑了,教官、老师、校长他们也相继的离开了,然而有一位心理老师一直陪伴着她,关注着她。哭完后的她渐渐平静了一点,这时心理老师给她递了件外套帮她穿上,这一刻她感觉到了温暖。紧接着老师对其进行了将近一个小时的咨询。这一次咨询让她的情绪逐步稳定了许多。也让她对这个学校的老师开始有了新的认识,这个老师便是第一个。

主要措施

经过了解,心理老师展开讨论得出该生最大的问题是考虑问题太过自我,对学校拿出方案,重点是培养她换位思考的能力。

对于此,我们相继对她做过多种心理拓展及辅导活动。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她跟室友吵架,室友秀秀是寝室长,在宿舍里难免要分配大家做一些事,但是她总是不配合,这让秀秀的工作很不好做,每次说她,她不仅不听还自以为是的干扰秀秀的安排。一次在寝室大扫除中他们果然吵起架来。由于我跟孩子们住一起,这些我都看在眼里,就此曾多次对其进行咨询,并通过角色扮演让她体验秀秀的感受。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她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不对。但是在生活中她依然是习惯性的自以为是,不配合室长的安排。鉴于此,我作了下一个安排,私底下我给秀秀作了工作,任命明明为新的寝室长,目的是帮助明明改变现在的错误认知,秀秀答应了。在后面的日子里,明明自认为终于当上干部了,一开始很得意,设想着寝室在她的管理下会多好多好。但是在实际管理中,由于她过于自我,很多回一些举措不被大家认可,这让她很失望,特别是在她安排好了每个人的任务,却总有几个人不配合,这让她很讨厌甚至痛恨他们。很多回因为这些事跟室友们产生矛盾,她感到很委屈,找我述说,这个时候我让她回忆以前的她是怎么对待秀秀的。她忽的觉得那个时候的她也很让人讨厌。通过她自己来当寝室长的这些天,让她认识到了要站在别人的角度换位的思考一些问题。之后她主动找到秀秀说大家都是希望把我们的寝室搞好,以前都是因为她不配合而使得工作没做好,她希望还是由秀秀当室长,她会极力配合秀秀的工作,共同把寝室搞好。

在这之后,她在与人交往中少了一些自以为是的想法,多了一点站在对方角度去考虑的意识,渐渐的我们发现她的朋友多了起来。经过三个月的培训之后,她逐渐的开朗了许多,感受到了身边其实有很多人在关心着她,并不是只有那个所谓的男友,她后悔跟男友在一起的那段日子里她荒废了许多时光。特别是她的父母,曾为她付出了那么多。她说她不能辜负父母的期望,一定要努力学习,考上大学。

目前现状:

据了解,明明回家后刻苦学习,顺利的进入了大学校门。懂得父母艰辛的她开始不再那么的乱花钱。并且知道了应该体谅和理解父母。这个家里现在少了以往的冷漠多了都市学堂里散发出来的温馨!
第2个回答  2007-03-24
网瘾危害触目惊心
青少年迷失于电脑网络的“虚拟世界”里,这在中国的许多地方已屡见不鲜。网络游戏、网络交友、网上聊天等的泛滥正改变、侵蚀着一代人的生活……
据最新统计,我国网民超过一亿,其中青少年网民占80%,青少年上网大多以玩游戏和聊天为主,网络成瘾、网络受骗、网络犯罪等问题日益突出。
我国网络成瘾的青少年高达250万人,14岁~24岁是网瘾最高发的时期,占整个网瘾青少年的90%。
因为上网,全国的青少年犯罪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济南在押的1500名少年犯中,70%是“网瘾”造成的,北京更是有90%的青少年犯罪案与“网瘾”有关。
北京市约有20余万中学生迷恋网络或游戏,平均一次持续玩5小时以上的占72.9%。有65%的人认为上网很容易上瘾、很难控制。
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一项调查报告显示,10%的中学生有网络成瘾综合征的倾向。
上网的大学生中80%以上访问过色情网站,经常光顾者占12%,网络色情是导致大学生性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3个回答  2012-10-14
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提供的数据,目前,城市上网小学生比例为25.8%,初中生为30%,高中生为56%。据统计,患网络成瘾的青少年网民高达10%-15%,网络这把“双刃剑”正在无情地吞噬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为上网而逃学、离家出走、抢劫甚至猝死网吧的事件也屡屡发生。面对孩子上网成瘾,有些家长非打及骂,结果却导致孩子自暴自弃,有些家长企图用眼泪感化孩子,却收效甚微。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互联网、预防和纠正青少年网络成瘾症,成为家庭教育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笔者认为,要让孩子摆脱网瘾,首先要及早认识网瘾的症状,其次要了解孩子上网成瘾的原因,最后才能有效的进行干预。
第4个回答  2007-03-24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