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命案必破”。 那如果不是命案呢?是不是破不破无所谓了

如题所述

  那肯定不是这样理解,命案必破表明的是公安机关的一种态度和决心,其他案件同样也要破的。
  “命案必破”是2004年6月1日公安部确立的公安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
  实际上,公安部门对于命案的重视,历来要超过其他刑事案件,这固然是因为命案的社会危害性在各类刑事案件中居于首位,也是与我国自古以来“人命关天”的传统认识密切关联的;
  同时,其他案件的破案率历来也是对公安机关考核的重要指标,并非不重视其他案件的侦破。这项要求提出后,命案的破案率有了明显提高,许多陈年积案得以侦破,罪犯被绳之以法,所以其积极意义是值得肯定的。
  但从办案的实际情况来看,所有的命案都侦破,古今中外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做到过,目前也看不出能够做到的可能性,所以,不排除公安机关作秀和转移矛盾的动机。
  而实践中,地方公安机关为此也受到了巨大压力,导致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为了破案而办糊涂案甚至假案,刑讯逼供也因此沉渣泛起,反而带来了不小的危害。
  一、从目前来看,“命案必破”制度得到了比较好的执行,公安部作为全国公安机关最高指挥机关的调控目的得到了实现。
然而,从现实角度看,这并不是公安部作为一个符号性的权力机关当然可以实现的结果。因为权力并不必然带来权威,符号性的权力更并不必然能够转化为对现实行动的支配力。
  比如在1998年3月的人民代表大会换届后不久,新一届的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公安部在中央政法委的牵头组织下,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全国政法机关教育整顿活动,但是对司法中的某些痼疾并没有真正触动。一次运动中,“处理了多少人”是政法干警通常判断这项运动力度大小的标志,但是教育整顿运动的收效并不大。甚至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李鹏同志在出席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汇报会上的讲话中对教育整顿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都认为“不可估计过高”。
  二、对于“命案必破”的最强烈批评是认为此举可能导致或者至少刺激公安侦查活动中的刑讯逼供。这种担心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并不是空穴来风。2006年国务院《信访条例》实施后,公安部做出表率,“开门大接访,人人都能见局长”。但在一些地方,则出现了另外的作法,如很多基层公安机关为了降低针对公安机关的上访申诉率,对于一些长期得不到解决的轻伤害案件中被害人的金钱补偿,公安机关自己拿钱补齐被害人一方的要求和伤害人愿意拿出的钱之间的差价,以获得被害人的满意,减少上访。所以,不当激励的要求“命案必破”未必不会出现为了破案而刑求嫌疑人的现象,甚至可能出现作假案以其他人员顶替的现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30
“命案必破”是2004年6月1日公安部确立的公安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实际上,公安部门对于命案的重视,历来要超过其他刑事案件,这固然是因为命案的社会危害性在各类刑事案件中居于首位,也是与我国自古以来“人命关天”的传统认识密切关联的,同时,其他案件的破案率历来也是对公安机关考核的重要指标,并非不重视其他案件的侦破。这项要求提出后,命案的破案率有了明显提高,许多陈年积案得以侦破,罪犯被绳之以法,所以其积极意义是值得肯定的。但从办案的实际情况来看,所有的命案都侦破,古今中外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做到过,目前也看不出能够做到的可能性,所以,不排除公安机关作秀和转移矛盾的动机。而实践中,地方公安机关为此也受到了巨大压力,导致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为了破案而办糊涂案甚至假案,刑讯逼供也因此沉渣泛起,反而带来了不小的危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