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后人现在在哪里,有没有名人呢?

如题所述

  李白一生有四次婚姻,开元十五年在安陆与许氏结婚,生有一女一男,女名平阳,男伯禽(颇离),许早逝,又与刘氏结合,时间约在开元二十七、八年,刘氏恐非正娶,不久离去,李白携子女移家东鲁,天宝元年与“鲁一妇女”结合,生一男名天然,天宝四、五年离异,天然随母,后李白又与宗氏结婚,寓家宋城,有资料上说宗氏生了个女儿,更多资料上说没有,一般认为李白有两儿子一女儿.

  当然还有人说李伯禽和李颇离是两个人,所以李白有三个儿子,证据有魏颢做的《李翰林集序》,但是其实“颇离”是突厥语狼的意思,汉名叫“伯禽”,因为李白是西域人。他们那些专家为这个事情还吵来吵去,我都被他们搞晕了。

  李白妻儿在诗中的反映,李白曾做《寄东鲁二稚子》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诗里面说“娇女字平阳”就是指长女李平阳,“小儿名伯禽”就是指长子李伯禽。

  相传李白和第二个妻子刘氏不和,这在诗中也有反映,在诗作《南陵别儿童入京》中曾说: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诗中“会稽愚妇轻买臣”就是用东汉名臣朱买臣被妻子轻视的典故指他第二个妻子刘氏,说明刘氏是个势利眼。

  李白很喜欢最后一个妻子宗氏,曾做诗《自代内赠》表达对妻子的思念。

  宝刀截流水,无有断绝时。妾意逐君行,缠绵亦如之。
  别来门前草,秋巷春转碧。扫尽更还生,萋萋满行迹。
  鸣凤始相得,雄惊雌各飞。游云落何山,一往不见归。
  估客发大楼,知君在秋浦。梁苑空锦衾,阳台梦行雨。
  妾家三作相,失势去西秦。犹有旧歌管,凄清闻四邻。
  曲度入紫云,啼无眼中人。妾似井底桃,开花向谁笑。
  君如天上月,不肯一回照。窥镜不自识,别多憔悴深。
  安得秦吉了,为人道寸心
  好像他的孩子都很平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03
李白一生有四次婚姻,开元十五年在安陆与许氏结婚,生有一女一男,女名平阳,男伯禽(颇离),许早逝,又与刘氏结合,时间约在开元二十七、八年,刘氏恐非正娶,不久离去,李白携子女移家东鲁,天宝元年与“鲁一妇女”结合,生一男名天然,天宝四、五年离异,天然随母,后李白又与宗氏结婚,寓家宋城,有资料上说宗氏生了个女儿,更多资料上说没有,一般认为李白有两儿子一女儿.
当然还有人说李伯禽和李颇离是两个人,所以李白有三个儿子,证据有魏颢做的《李翰林集序》,但是其实“颇离”是突厥语狼的意思,汉名叫“伯禽”,因为李白是西域人。他们那些专家为这个事情还吵来吵去,我都被他们搞晕了。
李白妻儿在诗中的反映,李白曾做《寄东鲁二稚子》诗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诗里面说“娇女字平阳”就是指长女李平阳,“小儿名伯禽”就是指长子李伯禽。
相传李白和第二个妻子刘氏不和,这在诗中也有反映,在诗作《南陵别儿童入京》中曾说: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诗中“会稽愚妇轻买臣”就是用东汉名臣朱买臣被妻子轻视的典故指他第二个妻子刘氏,说明刘氏是个势利眼。
李白很喜欢最后一个妻子宗氏,曾做诗《自代内赠》表达对妻子的思念。
宝刀截流水,无有断绝时。妾意逐君行,缠绵亦如之。
别来门前草,秋巷春转碧。扫尽更还生,萋萋满行迹。
鸣凤始相得,雄惊雌各飞。游云落何山,一往不见归。
估客发大楼,知君在秋浦。梁苑空锦衾,阳台梦行雨。
妾家三作相,失势去西秦。犹有旧歌管,凄清闻四邻。
曲度入紫云,啼无眼中人。妾似井底桃,开花向谁笑。
君如天上月,不肯一回照。窥镜不自识,别多憔悴深。
安得秦吉了,为人道寸心。
好像他的孩子都很平庸
第2个回答  2020-10-22

“诗仙”李白有后人吗?千年过去后,李白后人现状如何?

第3个回答  2011-02-24
铁棒磨成针
唐代大诗人李白,幼年时便读那些经书、史书,那些书都十分深奥,他一时读不懂,便觉枯燥无味,于是他丢下书,逃学出去玩。
他一边闲游闲逛,一边东瞧西看。他看见一位老妈妈坐在磨刀石上的矮凳上,手里拿着一很粗大的铁棒子,在磨刀石上一下一下地磨着,神情专注,以至于李白在她跟前蹲下她都没有察觉。
李白不知道老妈妈在干什么,便好奇地问:“老妈妈,您这是在做什么呀?”
“磨针。”老妈妈头也没抬,简单地回答了李白,依然认真地磨着手里的铁棒。
“磨针?”李白觉得很不明白,老妈妈手里磨着的明明是一根粗铁棒,怎么是针呢?李白忍不住又问:“老妈妈,针是非常非常细小的,而您磨的是一根粗大的铁棒呀!”
老妈妈边磨边说:“我正是要把这根铁棒磨成细小的针。”
“什么?”李白有些意想不到,他脱口又问道:“这么粗大的铁棒能磨成针吗?”
这时候,老妈妈才抬起头来,慈祥地望望小李白,说:“是的,铁棒子又粗又大,要把它磨成针是很困难的。可是我每天不停地磨呀磨,总有一天,我会把它磨成针的。孩子,只要功夫下得深,铁棒也能磨成针呀!”
幼年的李白是个悟性很高的孩子,他听了老妈妈的话,一下子明白了许多,心想:“对呀!做事情只要有恒心,天天坚持去做,什么事也能做成的。读书也是这样,虽然有不懂的地方,但只要坚持多读,天天读,总会读懂的。”想到这里,李白深感惭愧,脸都发烧了。于是他拔腿便往家跑,重新回到书房,翻开原来读不懂的书,继续读起来。追问

请您好好看看题目,谢谢!

参考资料:百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