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人名与字的关系

如题所述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又号钟峰白莲居士,即位后改名煜。他的名与字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名中的“煜”含有“火”之意,而“火”则见“光”。这种联系在古代名人中颇为常见。例如,在先秦时期,人们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长幼,如伯夷、叔齐,其中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孟姜女则是姜姓的长女。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来表示同辈关系,如唐代颜真卿(以书法传世)和颜果卿、颜曜卿、颜春卿共用“卿”字,和他们同辈的堂兄弟也用“卿”字。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例如,屈原在《离骚》里自述:“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正则”就是“平”,“灵均”就是“原”。他名“平”字“原”,“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
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击鼓骂曹”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他们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文学家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也是同义。又如唐代书法家褚遂良字登善、宋代文学家曾巩字子固,他们名、字中的“良”与“善”、“巩”与“固”也都是同义。
“名”和“字”有意义相辅的,如:东汉“举案齐眉”的文学家梁鸿字伯鸾,“鸿”、“鸾”都是为人称道的两种飞禽;西晋文学家陆机字士衡,“机”、“衡”都是北斗中的两颗星。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咎”是过错),因能“补”过才能“无咎”。“渔”(打鱼)、“樵”(砍柴)常为侣,宋代史学家、《通志》的编者郑樵字渔仲;“渔翁”又常戴“笠”,清代文学家李渔字笠翁。
古人的“名”、“字”往往取自古书古典,如:汉末“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干字伟长,《孔丛子》有“非不伟其体干也”句;曹操字孟德,《荀子》有“夫是之谓德操”句。三国赵云字子龙,取自《周易》“云从龙,风从虎”;唐代文学家陆羽(著有《大观茶经》,后世尊为“茶神”)字鸿渐,也是取自《周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元末戏曲家高明(著有《琵琶记》)字则诚,取自《礼记》“诚则明矣”;明代军事家于谦字廷益和清初文人钱谦益字受之,则都是用《尚书》中“谦受益”的典故。
在表字和名之间,存在几种不同的关系:意义相同、意义相近、意义相反、意义相顺、意义相延。例如,屈平,字原,广平曰原,意思相同;梁鸿,字伯鸾,鸾和写都是飞禽,但不是一种,鸿雁和鸾凤可以互为辅助;李渔,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