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岳阳楼记》中之字的用法是什么?

如题所述

在《岳阳楼记》这篇文言文中,“之”字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
1. 助词“之”
表示所属或属性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如“扬子之流”中“之”表示“扬子河的流水”。
2. 结构助词“之”
用于句子结构中,表示前后递进或并列关系。如“朝发轫于南山,暮宿于北海之上”。
3. 语气助词“之”
用于句末,表示确认、疑问等语气。如“岂曰渺渺,蓬莱阙阙之不可及而登也”。
4. 动词“之”
“使......也”的意思。如“旦辞爵禄,暮登清凉之峰”中的“之”表示“使登清凉峰也”。
5. 代词“之”
指代前文提到的人或事物。如“洞庭一池收八川,横绝长安浦,浣沙金沙委蛟龙,指为列国策士论德音之所在”中的两处“之”,指代“洞庭”。
6. 介词“之”
用于介词词组,表示方位、时间等关系。如“浮游于四海之外”。
所以《岳阳楼记》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比较丰富,需要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具体含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9-10

《岳阳楼记》下列文言语句中之字分别表示意思:

1、或异二者之为(助词,的);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助词,的);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助词,起语法作用,无实意,可不译);

4、先天下之忧而忧 (结构助词,的);

5、处江湖之远(定语后置的标志 远是来修饰江湖的定语)。

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

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贬官在外,“处江湖之远”,本来可以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清闲快乐,但提出正直的士大夫应立身行一的准则,认为个人的荣辱升迁应置之度外,“那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无疑仍有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