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的区别

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所修学法门不同,所证佛教学位也不同。

佛陀教学修学教理(基本教理)
一、五戒及居士的八戒斋 (方便人乘、世间法)
二、十善戒 (方便天乘、世间法)
三、四圣谛 (权巧方便权教声闻乘、出世间法、证阿罗汉学位)
四、十二因缘 (权巧方便权教缘觉乘、出世间法、证辟支佛学位)
五、六度、四摄、四无量心 (权巧方便权教菩萨乘、出世间法、证权教菩萨学位)
六、文殊菩萨十波罗蜜 (真实方便圆教菩萨法身大士乘、证圆教菩萨学位)
七、普贤菩萨十大愿王 (真实方便圆教菩萨法身大士乘、证圆教菩萨学位)
八、归心念佛净土法门 (究竟一佛乘、证圆教佛学位)

佛陀教学学位制度(修学学位)
1、阿罗汉(学位) 断见思烦恼惑习,
2、辟支佛(学位) 断见思烦恼惑习,
3、菩萨 (学位)权教菩萨 断见思烦恼惑习,断尘沙烦恼惑习,
圆教菩萨 断见思烦恼惑习,断尘沙烦恼惑习,分断无明烦恼惑习。
4、佛陀 (学位) 断见思烦恼惑习,断尘沙烦恼惑习,圆断无明烦恼惑习

1、分别属于不同的法门。

阿罗汉是小乘,声闻乘,自觉;

辟支佛是小乘,独觉乘或缘觉乘,自觉;

菩萨是大乘, 菩萨乘,自觉、觉他;

佛(佛陀)是大乘,自觉、觉他、正觉。

2、有无学位。

阿罗汉是无学位,即就是圆满位。

辟支佛是无学位,圆满位。

菩萨是有学位,还在学习未得圆满的位。

佛是大圆满位,圆满菩萨所有波罗密,得一切种智。

3、有无烦恼。

阿罗汉有烦恼,肉身却是依然是过去业的报身,依然会承受业报,只有等他的形躯生命的结束,则永入永不堕轮回。

辟支佛有烦恼,通常在无佛的世界成佛,未曾听闻过法教,然而因缘成熟,洞彻十二因缘,自证四果,入无余涅槃

菩萨有烦恼,走向觉悟的人,是为了成为觉悟的佛陀而修行的人。

佛无烦恼。

4、度人与度己。

阿罗汉度己。

辟支佛度己。

菩萨度人。

佛(佛陀)度人。

5、含义不一样。

阿罗汉,汉语常简称为罗汉,脱离生死轮回达到涅槃的圣者。

辟支佛是指过去生曾经种下因缘,进而出生在无佛之世,因性好寂静,或行头陀,无师友教导,而以智慧独自悟道,通说为观察十二因缘,进而得到证悟而解脱生死、证果之人。

菩萨是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

佛是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

6、成佛之路不一样。

阿罗汉,大乘佛教认为,一旦禅定力减退,罗汉仍旧不能免生死。唯有努力再修行菩萨道,直至成佛,才能真正自觉,觉他,正觉,成为佛。

辟支佛,悟到的法是自我的因缘获得,没有经历过修行证悟,无法向众生宣说,所以佛说辟支佛是无法去解释四圣谛的,可以通过修行菩萨道,直至正悟佛,辟支佛也会成为佛。

菩萨,为了度化众生脱离苦海,获得究竟的安乐,而发愿成佛。要成佛,必须要行菩萨道,菩萨道的主要法门是六度法。

佛,已是佛。

扩展资料:

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的主要区别:

1、小乘佛教只信仰释迦牟尼佛;大乘佛教则是多佛菩萨的信仰,除释迦牟尼佛外,还有阿弥陀佛佛、弥勒佛、药师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等四大菩萨及四大天王等。

2、小乘佛教没有法门,只有持戒、修心、禅坐的一种修持方法;大乘佛教号称8400法门,目前实则只有禅、净、密三法门。

3、小乘佛教世尊讲法从不放光;大乘佛教世尊讲法前基本都是放大光明,照亮十方世界。

4、小乘佛教说六识,大乘佛教讲八识。

5、 小乘佛教中阿拉汉(阿罗汉)是受人天敬重的圣人(广义阿罗汉包括佛),大乘佛教认为阿罗汉是只顾自己的自了汉。

6、小乘佛教的菩萨比阿拉汉层次高,佛子只有修成阿拉汉后,经佛受记后修菩萨道,最后成佛;大乘佛教讲究从入门的当天起,只要发菩提心既是菩萨,只不过是“初发心菩萨”。

7、小乘佛教允许吃“三净肉”,大乘佛教则只许素食。

8、小乘佛教的佛经来源在有文字佛经之前,都是由弟子代代传承;大乘佛教的佛经有的则来自于龙宫

9、 小乘佛教讲究祸福自担、因果自负,因此没有回向;大乘佛教认为福德可以转移,因此讲究回向。

10、 小乘佛教不持咒,大乘佛教讲究持咒。

11、小乘佛教是中国大乘佛教对原始佛教(南传佛教)的称呼。小乘佛教一直自称为“南传上座部佛教”。

12、对佛陀释迦牟尼的看法不一样。

小乘佛教一般把他看做是一个教主、导师,是一个达到彻底觉悟的人;

大乘佛教则把释迦看做是一个威力广大、法力无边、全知全能的佛,并且认为除释迦牟尼佛外,在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有无数的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罗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辟支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菩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3

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的区别:

一、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所修学法门不同。

(1)四圣谛 (权巧方便权教声闻乘、出世间法、证阿罗汉学位)

(2)十二因缘 (权巧方便权教缘觉乘、出世间法、证辟支佛学位)

(3)六度、四摄、四无量心 (权巧方便权教菩萨乘、出世间法、证权教菩萨学位)

(4)文殊菩萨十波罗蜜 (真实方便圆教菩萨法身大士乘、证圆教菩萨学位)

(5)普贤菩萨十大愿王 (真实方便圆教菩萨法身大士乘、证圆教菩萨学位)

(6)归心念佛净土法门 (究竟一佛乘、证圆教佛学位)

二、所证佛教学位不同。

(1)阿罗汉(学位), 断见思烦恼惑习。

(2)辟支佛(学位), 断见思烦恼惑习。

(3)菩萨 (学位)权教菩萨, 断见思烦恼惑习,断尘沙烦恼惑习,圆教菩萨断见思烦恼惑习,断尘沙烦恼惑习,分断无明烦恼惑习。

(4)佛陀 (学位) 断见思烦恼惑习,断尘沙烦恼惑习,圆断无明烦恼惑习。

三、阿罗汉是小乘的最高果位、辟支佛是无佛出世的时候自己觉悟证得的果位、菩萨是大乘果位、佛是十二地菩萨。其实无佛可证众生依自己心量而有所分别,具体可以看楞严经。

扩展资料:

佛陀教学修学教理(基本教理)

1、五戒及居士的八戒斋 (方便人乘、世间法)

2、十善戒 (方便天乘、世间法)

3、四圣谛 (权巧方便权教声闻乘、出世间法、证阿罗汉学位)

4、十二因缘 (权巧方便权教缘觉乘、出世间法、证辟支佛学位)

5、六度、四摄、四无量心 (权巧方便权教菩萨乘、出世间法、证权教菩萨学位)

6、文殊菩萨十波罗蜜 (真实方便圆教菩萨法身大士乘、证圆教菩萨学位)

7、普贤菩萨十大愿王 (真实方便圆教菩萨法身大士乘、证圆教菩萨学位)

8、归心念佛净土法门 (究竟一佛乘、证圆教佛学位)

佛学:是对古印度乔达摩·悉达多(又名释迦牟尼)所创的佛教经典与佛陀学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佛教经典的整理与注释上。

它有时被等同于现代的佛教研究,但通常使用在较传统的研究方法上。在不同佛教传统中,产生许多不同的学派。通常有两种研究方式,一种是考证,梳理式研究。一种是实证佛学所蕴含的深刻义理的领悟式研究。

中国佛学派别

三论宗

三论原属印度大乘佛学之中观一系,北齐(550~577)末年,由辽东僧朗传入江南,至唐初嘉祥吉藏集其大成。

天台宗

陈宣帝建德七年(575),智顗大师入天台山而初创此宗。

华严宗

又称贤首宗、法界宗,依华严经而得名。杜顺(557~640)为华严宗之开祖。

唯识宗

此宗远尊印度弥勒菩萨为宗主,弥勒出世说瑜伽师地论,无着禀承教法而着庄严论、摄大乘论。世亲继而着唯识二十论、三十论颂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阿罗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辟支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菩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佛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2

区别: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所修学法门不同,所证佛教学位也不同。

1、阿罗汉(学位), 断见思烦恼惑习。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梵音译(Arhat)。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是伟大的佛陀得法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

2、辟支佛(学位), 断见思烦恼惑习。

辟支佛,即辟支迦佛陀(辟支迦佛陀的简称,又音译作钵罗翳迦佛陀,或简称辟支迦佛、辟支等),指过去生曾经种下因缘,进而出生在无佛之世,因性好寂静,或行头陀,无师友教导,而以智慧独自悟道,通说为观察十二因缘,进而得到证悟而解脱生死、证果之人。所以亦称为“独觉”(新译)或“缘觉”(旧译)。

3、菩萨 (学位)权教菩萨, 断见思烦恼惑习,断尘沙烦恼惑习,圆教菩萨断见思烦恼惑习,断尘沙烦恼惑习,分断无明烦恼惑习。

菩萨是古代印度语的译音,意思是大士,即是指发大心愿的人。菩萨是立誓:『以智上求佛道,以悲下化众生。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救世慈悲者。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而高于罗汉。

4、佛陀 (学位) 断见思烦恼惑习,断尘沙烦恼惑习,圆断无明烦恼惑习。

佛陀本指释迦牟尼,后演为觉悟真理者之总称。为佛教用语。印度梵名Buddha ,巴利名同。又作浮头、没驮、步他、馞陀、复豆、浮屠、浮图。意为觉者、觉悟者。

扩展资料:

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佛姓新称乔达摩(S. Gautama, P. Gotama),旧称瞿昙;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阿罗汉百度百科-辟支佛百度百科-菩萨百度百科-佛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9

区别: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所修学法门不同,所证佛教学位也不同。具体区别如下:

1、阿罗汉(学位),断见思烦恼惑习;

2、辟支佛(学位),断见思烦恼惑习;  

3、菩萨  (学位)权教菩萨,断见思烦恼惑习,断尘沙烦恼惑习,圆教菩萨断见思烦恼惑习,断尘沙烦恼惑习,分断无明烦恼惑习;

4、佛陀  (学位)断见思烦恼惑习,断尘沙烦恼惑习,圆断无明烦恼惑习。

扩展资料

辟支佛

辟支佛,即辟支迦佛陀(辟支迦佛陀的简称,又音译作钵罗翳迦佛陀,或简称辟支迦佛、辟支等),指过去生曾经种下因缘,进而出生在无佛之世,因性好寂静,或行头陀,无师友教导,而以智慧独自悟道,通说为观察十二因缘,进而得到证悟而解脱生死、证果之人。所以亦称为“独觉”(新译)或“缘觉”(旧译)。

参考资料:

阿罗汉-百度百科

辟支佛-百度百科

菩萨-百度百科

佛-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9-20

六道是释迦牟尼的秽土,四圣法界是佛的净土,脱离六道后会看到四圣法界!四圣法界的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