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如题所述

1、资本化后续支出

(1)固定资产转入改扩建时:

借:在建工程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2)动产发生改扩建工程支出时:

借:在建工程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不动产发生改扩建工程支出时:

借:在建工程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0%)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40%)

贷:银行存款等

(3)转出被替换价值

借:银行存款或原材料(变卖入库残值价值)营业外支出(净损失)

贷:在建工程(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注意:被替换部分资产无论是否有残料收入等经济利益的流入,都不会影响最终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4)固定资产改扩建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2、费用化支出

借:管理费用(企业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车间)销售费用(专设销售机构)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等

注意:①更新改造后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改造前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资本化的更新改造支出-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②更新改造期间不提折旧

扩展资料:

1.固定资产的价值一般比较大,使用时间比较长,能长期地、重复地参加生产过程。

2.在生产过程中虽然发生磨损,但是并不改变其本身的实物形态,而是根据其磨损程度,逐步地将其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其价值转移部分回收后形成折旧基金。

固定资金作为固定资产的货币表现,也有以下特点:

1.固定资金的循环期比较长,它不是取决于产品的生产周期,而是取决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2.固定资金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更新是分别进行的,前者是随着固定资产折旧逐步完成的,后者是在固定资产不能使用或不宜使用时,用平时积累的折旧基金来实现的。

3.在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时,需要支付相当数量的货币资金,这种投资是一次性的,但投资的回收是通过固定资产折旧分期进行的。

参考资料来源:固定资产_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