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理论名词解释 汽车理论名词解释题库

如题所述

1. 汽车动力性的评价指标包括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最大爬坡度。
2.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通常有L/100km和MPG(英里/加仑)。
3. 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分为不足转向、中性转向和过多转向三种类型。
4. 汽车支承通过性评价指标包括牵引系数TC、牵引效率TE和燃油利用指数Ef。
5. 汽车试验的评价方法包括客观评价法和主观评价法。
6. 汽车的附着力取决于附着系数和驱动轮法向反作用力。
7. 确定汽车传动系的最大传动比时,需要考虑最大爬坡度、附着率和汽车最低稳定车速。
8.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和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是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
9. 汽车加速能力通常通过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来表明。
10. 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包括不足转向、中性转向和过多转向。
11. 平顺性评价指标包括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撞击悬架限位概率和行驶安全性。
12. 汽车的制动性评价指标包括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和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13. 汽车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来表明其加速能力。
14. 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分为不足转向、中性转向和过多转向。
15. 平顺性评价指标包括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撞击悬架限位概率和行驶安全性。
16. 车厢侧倾时,非独立悬架汽车的转向系统与悬架运动学上关系不协调时,可能引起侧翻现象。
17.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道路实验转向轻便性常用的评价参数包括转向盘最大转矩、转向盘最大作用力和转向盘作用功。
18. 评价制动效能的指标包括制动距离、制动减速度和制动时间参数。
19. 汽车的附着率取决于路面的种类和状况以及行驶车速。
20. 驱动轮地面法向反作用力与汽车的总体布置、车身形状、行驶状况和道路的坡度有关。
21. 四轮驱动汽车的最大爬坡度和上坡能力大大超过单轴驱动汽车。
22. 后备功率越大,汽车的动力性越好。
23. 根据驱动力图,可以确定汽车的爬坡度、加速度和最高车速。
24. 在汽车设计与开发工作中,常需要根据发动机台架试验得到的万有特性图和汽车的功率平衡图,对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进行估算。
25. 一般进行燃油消耗量计算的工况包括等速行驶、加速、减速和怠速停车。
26. 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试验包括道路上试验和试验室试验两类。
27. 汽车道路试验仪器包括五轮仪或非接触式汽车速度计。
28. 汽车室内试验仪器包括转鼓试验台。
29. 准确的滚动阻力系数可以在轮胎试验台测出。
30. 空气阻力系数可以在风洞中测出。
31.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指发动机的功率、传动系的传动比。
32. 制动器制动力受制动器结构参数影响。
33. 作用于汽车的外力包括驱动力和行驶阻力。
34.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主要有使用方面和结构方面。
35. 制动效能的评价指标包括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
36. 根据稳定性因素k的不同取值,汽车的稳态响应分为三类,k=0时称为中性转向,k>0时称为不足转向,k<0时称为过多转向。
37. 影响汽车通过性的因素主要是与地面的物理性质和汽车性能有关的结构因素。
38. 发动机的三个主要性能指标是动力性、经济性及负荷性指标。
39. 汽车行驶必须满足的充分条件是驱动力足够条件,必要条件是附着力条件。
40. 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分为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和行驶工况百公里燃油消耗量。
41. 汽车比功率是发动机功率和汽车总质量的比值。
42. 操纵性是指汽车能遵循驾驶者通过转向系及转向车轮给定的方向行驶,且当遭受外界干扰时,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稳定性是指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维持直线行驶或按预定弯道行驶的能力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能力。
43. 在发动机常规试验中可以分为性能指标试验和可靠性试验。
44. 标定功率速度特性曲线是确定发动机允许工作的最高有效功率限制线。
45. 汽油机的外特性代表了汽油机的最高动力性和经济性性能。
46. 在制动过程分析中,当a<0时,制动时总是前轮先抱死。
47.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充气效率,在保证排气损失最小的前提下,尽量提前开排气门。
48. 确定传动系最大传动比时,要考虑汽车最低稳定车速、最大爬坡度和最大附着力。
49. 汽车的后备功率越大,汽车的动态性越好。
50. 标定功率速度特性曲线是确定发动机允许工作的最高有效功率限制线。
51. 在制动过程分析中,当α>0时,制动时总是后轮先抱死。
52. 确定传动系最大传动比时,要考虑汽车最低稳定车速、最大爬坡度和最大附着力。
53. 在制动过程分析中,当α=0时,制动时两个车轮同时抱死。
54. 制动跑偏:制动时汽车制动向左或向右偏时称为“制动跑偏”。
55. 侧滑现象:是指制动时汽车的某一根轴或两轴发生的横向移动。
56. 侧翻现象: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绕其纵轴线转动90°或更大的角度,以致车身与地面向接触的一种现象。
57. 动力性: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
58. 经济性:在保证动力性的条件下,汽车以尽量少得燃油消耗量经济行驶的能力。
59. 制动性: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和在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
60. 操纵稳定性:在驾驶者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的条件下,汽车能遵循驾驶者通过转向系及转向车轮给定的方向行驶,且当遭受外界干扰时,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
61. 平顺性:主要是保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冲击环境对乘员舒适性的影响在一定界限内。
62. 滑水现象:轮胎在积水层路面滚动时,当车速提高到第一程度后,轮胎完全漂浮在水膜上面而与路面毫不接触的现象,称为滑水现象。
63. 通过性:是指汽车能以足够高的平均车速通过各种坏路和无路地带及各种障碍的能力。
64. 最高车速:指在水平良好路面(混凝土或沥青)上汽车能达到的最高行驶车速。
65. 最大爬坡度:指一档最大爬坡度。
66. 汽车驱动力:驱动汽车行驶的外力。
67. 发动机转速特性曲线:发动机的功率、转矩以及燃油消耗率与发动机曲轴转速之间的曲线关系。
68. 车轮的自由半径:车轮处于无载时的半径。
69. 空气阻力:汽车直线行驶时受到的空气作用力在行驶方向上的分力,称为空气阻力。
70. 附着力:地面对轮胎切向反作用力的极限值。
71. 汽车比功率:单位汽车总质量具有的发动机功率,常用单位kw/t。
72. 地面制动力:是使汽车制动而减速行驶的外力。
73. 制动器制动力:在轮胎周缘为了克服制动器摩擦力矩所需的力。
74. 制动减速度:制动时车速对时间的导数,它反映了地面制动力的大小。
75. 汽车的制动效能:指汽车迅速降低车速直至停车的能力。
76. 制动器的热衰退:制动器温度上升后,摩擦力矩显著下降的现象称为制动器的热衰退。
77. 制动器的水衰退:当汽车涉水时,水进入制动器,短时间内制动效能降低的现象称为制动器的水衰退。
78.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一般称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维持直线行驶或按预定弯道行驶的能力称为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79. 前轮失去转向能力:是指弯道制动时汽车不再按原来的弯道行驶而沿弯道切线方向驶出;直线行驶制动时,虽然转动转向盘但汽车仍按直线方向行驶的现象。
80. 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前制动器制动力与汽车总制动器制动力的比值。
81. 侧偏现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