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韧性的内部因素有哪些

如题所述

作为美国心理学界研究韧性问题最重要的学者,史提芬·南斯威克和丹尼斯·查尼采访了大量经历了非凡创伤的人。基于这些深入的访谈,他们提出了10个增强心理韧性的关键因素。尽管韧性在一定程度上与先天因素有关,但它就像健身中心的肌肉一样,通过适当的锻炼可以变得更强。以下是增强心理韧性的10个关键因素:
1. 乐观主义:乐观者倾向于相信生活是光明的,好事会发生在他们身上,只要努力就会获得成功。乐观者对未来有更好的期待,这种期待在面对困难时能促使他们寻求对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坐以待毙。
2. 恐惧的应对:学会应对恐惧可以增强韧性。短暂的恐惧有助于提高敏锐度和注意力;然而,长期处于恐惧或警惕的慢性压力下则是有害的,这可能会导致生理症状,如失眠和免疫力低下,并影响理性决策。
3. 道德勇气:树立更高的道德标准和锤炼道德勇气有助于增强韧性。道德勇气意味着拥有价值观,并愿意承受与这些价值观相关的危险,相信自己在做正确的事情。
4. 宗教信仰:宗教信仰为人们提供巨大的精神支持,帮助人们渡过难关。信仰上帝让人们相信存在一个至高者陪伴自己,无论如何他都在那里,他知道我的处境,并和我一同承受痛苦,战胜苦难。
5. 社会支持:为了在这个世界上健康成长,人们需要他人。拥有健全的社交网络和良好的亲密关系会让人在面对压力和危险时增强力量,相互依赖不意味着软弱,而是韧性的源泉。
6. 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不仅带来身体健康,还对心理健康有帮助。有氧运动改善注意力、提高计划和决策能力、增强记忆力,并在抗抑郁、抗焦虑和压力保护等方面产生作用。
7. 训练大脑:大脑比我们想象得更具有可塑性。对大脑的训练包括智力训练和情感训练,这在面对挑战时都能为我们战胜困难提供帮助。
8. 认知灵活性:有韧性的人往往灵活多变,他们可以根据压力调整自己的反应,而不是拘泥于特定的应对方式。学会接受是认知灵活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9. 意义与使命:当被召唤去捍卫一个宝贵的想法,为一个有价值的事业挺身而出时,人们可能会被自己内在的韧性震惊。经历过创伤事件的人可以选择把不幸变成帮助他人的跳板,在这样一种身份转换中赋予生活目的。
通过以上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增强自己的心理韧性,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