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思考哪些问题

如题所述

我们的教科书上则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什么是世界观呢?就是对世界的“总的看法”。什么是“总的看法”呢?那就不是“分门别类”的看法。

当一个人“打破砂锅问到底”时,那么,他就离哲学的大门不远了。说到底,哲学其实不是一种具体的知识,而是永远在活动着的思想。但哲学这门学问与其他学问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好像没有别的学科那样很具体的研究对象。

古希腊有位哲学家说过:“哲学起源于好奇心。”好奇心要是止不住,哲学活动就势在必然地会发生。一般我们对周围世界已经很熟悉,对好多事常常满足于一知半解便不再觉得惊奇,而惊奇却是爱智慧的主要原因。惊奇不止,发问的冲动和思想的活动就不会停止。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是一直保持好奇心下去,他就有可能成为一位哲学家了。

哲学家们想些什么问题?了解我们所拥有的认识能力。
哲学家们就是想知道世界本来是什么样子。他们的问题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正如盲人摸象,每个人“摸”到的“大象”不一样,究竟大象真实的样子是什么呢?正如人类认识宇宙一样,的确非常难以判断。

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世界本身是不会因为每个人看到的不同而不同,之所以每个人看到的世界不一样,是因为人的感官系统不一样,因此,世界应该只有一种真实的状态,这种不变的性质就被称为“本质”。而那些千变万化的“外貌”被哲学家们称为“现象”。

哲学家们还追问“本质与现象”的关系是怎样,掌握了科学方法的人已经具有看到世界真面目的“眼睛”了。世界究竟可知还是不可知?这是近代哲学家们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而且是否因此就有能力控制这个世界,成为世界的主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0
我们的教科书上则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什么是世界观呢?就是对世界的“总的看法”。什么是“总的看法”呢?那就不是“分门别类”的看法。
当一个人“打破砂锅问到底”时,那么,他就离哲学的大门不远了。说到底,哲学其实不是一种具体的知识,而是永远在活动着的思想。但哲学这门学问与其他学问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好像没有别的学科那样很具体的研究对象。
古希腊有位哲学家说过:“哲学起源于好奇心。”好奇心要是止不住,哲学活动就势在必然地会发生。一般我们对周围世界已经很熟悉,对好多事常常满足于一知半解便不再觉得惊奇,而惊奇却是爱智慧的主要原因。惊奇不止,发问的冲动和思想的活动就不会停止。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是一直保持好奇心下去,他就有可能成为一位哲学家了。

哲学家们想些什么问题?了解我们所拥有的认识能力。
哲学家们就是想知道世界本来是什么样子。他们的问题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正如盲人摸象,每个人“摸”到的“大象”不一样,究竟大象真实的样子是什么呢?正如人类认识宇宙一样,的确非常难以判断。
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世界本身是不会因为每个人看到的不同而不同,之所以每个人看到的世界不一样,是因为人的感官系统不一样,因此,世界应该只有一种真实的状态,这种不变的性质就被称为“本质”。而那些千变万化的“外貌”被哲学家们称为“现象”。
哲学家们还追问“本质与现象”的关系是怎样,掌握了科学方法的人已经具有看到世界真面目的“眼睛”了。世界究竟可知还是不可知?这是近代哲学家们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而且是否因此就有能力控制这个世界,成为世界的主人。

关于我们自己: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
有哲学家说: “哲学是苦闷意识的产物。但他们是爱智慧的,往往认为有智慧地活着比胡里胡涂地活着更好。因此,他们不仅仅想弄清楚世界的真实面目,也想、弄清楚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真实意义。”于是“认识你自己”这条古训就成了许多哲学家终生努力的目标。
1. 人是什么?
我们忘了自己原来是谁,从哪儿来又要到哪儿去。普通人或许觉得没有这种疑问。哲学家们却忍不住爱问:我们是谁?有时候他们觉得这个问题比“人是什么?”的问题还要重要。哲学家们追问“人为什么活着”,或者“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时。有人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关于善与恶的知识。
古希腊特尔斐神庙门前的铭文:“认识你自己”就含有这一问题。有人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关于善与恶的知识。但只要一涉及到对具体事情做判断,好像大家的一致看法就都不作数了,你说这好,他说这不好,你说那不好,他说那就好......争论不休。要说清楚一件事情的好坏是非,的确不是太容易的事,因此我们的生活中才有那么多争吵,而且常常是吵也吵不明白。

我们以为自己天生就具有的关于善与恶的知识其实是大有疑问的。因此,哲学家们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是从根本上对我们关于善恶的知识进行思考。哲学家们的问题是:什么是善?什么是善的行为?动机好效果不好的行为是善的行为吗?效果好但动机却不好的行为是恶的行为吗?如此等等。
更重要的是,他们讨论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想知道:人应该怎样活着?人应该做些什么以及应该怎样做?或者说,人应该怎样做人?事实上,当他们追问“人是什么?”我们是谁?“人生有什么意义?等问题时,是出于内心的一种迫切需要,即需要知道“人应该怎样活着?和“我应该怎样活着?”与这些问题相关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幸福 ?或者说: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生活?美是什么?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什么是美:你是否被打动过?
可是,你想过没有,是什么东西打动了你?哲学家们认为:那打动了你的东西是美。求真、求善、求美之心都出于人的天性。
第2个回答  2020-11-10
哲学家为什么要思考哲学的问题?

更多「哲学」讨论 · 109 万条

热议 | 哲学有用吗?为什么要学哲学?

唐逍​
哲学话题下的优秀回答者
以下答案直接针对问题的补充说明。

要说从前那些大多数都是贵族的哲学家,还真可以说他们是「吃饱了」。如果他们还在为温饱问题不停地劳作,承受生产、生活中的憋屈,那恐怕就没有多少心情和精力来思考那些抽象的大追问。亚里士多德说过,哲学思考的前提之一就是有闲暇的时间。

亚里士多德说的另一个前提也很适合用来回答这个问题:对世界的诧异,也就是强烈的好奇心。起初的哲学家就像后来自然科学兴起时的科学家那样,都是去探索世界、思索世界的人。就好像小孩子刚到一个新环境喜欢到处看、到处琢磨一样。你也可以问这些小孩子「你们看这些、琢磨这些跟生活有什么关系?有什么用?」但是小孩子们就是喜欢。

哲学发展到现在这样专业化之后,研究哲学的人可能不太像起初的哲学家那样源于原初的好奇。但是我并不觉得他们(好像应该说我们……)在想「不切实际、对生活没有一点用的问题」。恰恰我认为我思考的问题对生活是有直接用处的。

这要想明白什么叫「有用」。我觉得不是变成钱就叫有用、做出个东西就叫有用,最直接最根本的「用处」是改善人的感受,或者说让人们过得更好。哲学家为了自己的好奇心去思考,这也是对他们自己有用的事。但这样还不够,哲学思考不应该仅仅是一个满足好奇心的过程,它应该影响更多人的生活,对更多人有更多的用处。你可以说很多哲学思考没有做到这一点,但思考哲学有可能改善人们的生活,我自己也是这样去做的。

我突然想到康德有一段自述,我去翻了出来觉得用在这里能够印证我上面所说的三个问题:
很多哲学家都是不需要自己养活自己的「吃饱了的」贵族;
驱使哲学思考的是好奇心;
但哲学不应该仅仅是贵族文化、高端玩具,它可以并且应该有用。
我天生是个喜欢追根究底的人。我强烈地渴望知识,迫切地想了解更多,并从那些新发现里收获快乐。曾经有段时间我相信正是这些使人的生活有尊严,所以我看不起那些无知的普通人。卢梭纠正了我。我不再以优越感自居。我学会了尊重人,如果我的哲学不能恢复所有人的公共权利,那我远不及那些普通劳动者
第3个回答  2020-11-10
按照西方哲学的思想谱系,哲学通常被分成本体论(世界的本源问题)、认识论(认识是否可能,如何认识等等)、价值论(价值确定与实现)三个部分,但是这三个部分通常是密不可分、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然而这种区分实际上有很大问题,绝大部分伟大的哲学家有深切的社会关怀,早至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就深入讨论过政治问题,现代国家政治制度设计更是与霍布斯、洛克等人的国家学说密不可分。近一点的,后现代哲学就很难在这种三分法获得合适的地位与评价,它们所关注的问题更多的是碎片式的反叛与对哲学传统的突围。

按照马原教材的经典理解,哲学研究的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这是一句无用的废话,它根本难以体现出哲学的特色与精神。任何一个从事哲学研究的人,世界必然进入他/她的视野之中,因为世界并不仅仅是个体活动得以可能的背景,更是活动指向的最终承担者。关于将哲学视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或者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的偏颇之处可以参见下文: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吗?

《哲学研究》2013年 第8期

|
俞吾金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回到开始的问题,哲学研究什么?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可以转化成,哲学家们共同研究什么问题?因为哲学家们的著作在深深地影响了我们对于“何为哲学” 的理解。在西方哲学中,一个比较明显的线索是,形而上学与反形而上学的斗争史。但是每个哲学家所具体讨论的问题,无论是方向还是侧重点都有所不同。那到底有没有一个问题,是西方哲学家都关心和讨论的呢?有,下面这个问题,不仅对于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其理论来源乃至理论样态都当归属于西方哲学),对于印度哲学,中国哲学,乃至其他哲学形态而言,都是中心问题:

什么是好的生活?或者说,什么样的生活是值得过的
第4个回答  2020-11-10
现代哲学家主要讨论具体的社会问题,比如:媒体对大众的影响,人与环境的关系,基因科技和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等。或者对一些哲学概念在前人的基础上作进一步分析,比如什么是知识,什么是科学,什么是道德,什么是法律等。

现代哲学家很少象古典哲学家那样直接讨论形而上学,进而建立一套几乎无所不包的浩大的理论体系。现代哲学已被细分成很多科目,各科目都有专门的哲学家在研究,正如现代科学的各个科目也是各有所专,且相互之间几乎已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

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认为,综合性的研究将成为未来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