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大学毕业的学生,在找工作上是否会处处碰壁?

如题所述

三本大学生读大学,很多人在心态上和一本、二本大学生不太一样。在现有形势下,一本、二本的大学生,往往比高中阶段还要拼,但是,很多三本大学生都是抱着混文凭的心态上大学。在大学期间,对于功课以应付为主。很多人需要等到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大学白读了。我所认识的一名三本大学生,在经历了找工作时四处碰壁的待遇之后,就对我说,如果大学可以重来,这3个机会,他一定会珍惜。

学技能的机会

有的大学生觉得,读三本大学,根本不能学东西。因此,在大学期间,对于专业知识并不是那么重视。实际上,三本大学虽然和一本、二本大学有差距,只要你勤奋刻苦,还是能够学习到专业技能的。尤其是在互联网加时代,大学生只要努力,有些专业知识,其实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因此,这名三本大学生说,如果大学能回炉,他一定要在专业学习上下苦功夫。

考研的机会

这名三本大学生说,当初大三、大四时,一部分同学在准备考研,他却对此完全无动于衷。在他看来,作为三本大学生,考研没什么必要。一方面,在专业上的积累不够,考研笔试拼不过一本和二本大学生。另一方面,进入面试之后,作为三本大学生,也容易受到导师歧视。再一方面,即便能考上研究生,通常也很难考上重点大学研究生。因此,他选择了放弃。实际上,等到找工作才发现,没考研真的是一个失误。拿着本科文凭,尤其是三本文凭,就业竞争力真的很一般。

考证的机会

每年涌向就业市场的大学生的数量高达数百万,除了需要有大学文凭,要想找到高薪的工作,还需要具备一些其他凭证。为此,很多大学生都会努力考取一部分资格证,比如,考取法律职业资格证,考取CPA,考取教师资格证,考取翻译资格证,等等。但是,小编所认识的这位三本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主要以混日子为主,上述资格证,他一个都没有考过。毕业后找工作,一部分对于专业知识有要求的职业,他都不符合条件。

总之,三本大学生和一本二本大学生本身有差距,作为三本大学生,我们要想方设法去弥补这种差距。学技能、考研和考证,都是缩减三本大学生和一本二本大学生差距的方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3

从大学毕业生来说,学历一定会起到非常关键的影响。

如果你去看很多知名公司校园招聘的条件,对学历都会有要求,比如全日制硕士毕业或者211毕业等。

学历为何那么重要?

主要是中国当前的教育体制,成绩或者学历就是一个人能力最好的证明。而优先招聘学历较好的毕业生,起码试错的成本比较低,毕业生整体的综合素质也较高。

我们不可否认,也有些三本甚至本科以下的毕业生,将来可能会是个人才,但从概率的角度看,学历较好的群体中,职业发展成功的概率远高于学历一般的群体。

比如京东刘强东是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小米的雷军还是清华大学毕业,腾讯的马化腾是武汉大学毕业等等。

如果因为像我同事这样的三本生取得成功,就认为学历没有用,那是犯了最大的错误!大学读了三本,并不是一个人教育学习的结束。

很多人读完三本可能还会去考研,或者读在职MBA等等,这说明学习是可以伴随人们整个职业生涯的,甚至是终身。

比如我们公司里,做高管的几个人,第一学历并不好,有的甚至也就高中文化,但后期都会进行学历教育的提升,因为做高管的,不仅仅需要实践经验储备,更需要理论体系的支撑。

有个做人力总监的朋友曾经和我说过一句话,他说:“你看看但凡学习的地方,都停满了豪车;而哪些网吧、游戏厅门口都是电动车。”

这句话虽然比较偏颇,但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越优秀的人越注重学习,所以积累财富也往往越多;越不优秀的人越不看重学习,所以总是为了生计而打工。

所以,当你因为自己的三本学历而自卑的时候,也要记得学习这件事从来不会停止,只要你想学,任何时候都可以提升自己。尤其是工作年限久了,你个人的名片并不是你的第一学历,而是你整个人的素质、格局。

三本毕业出来就业,确实会更难一些,比如大公司连简历这关也许都过不了。

既然这样,那就选择一些地步低一些的平台机会去就业,比如创业公司啊,或者有潜力的中小企业里头。

最关键的一点是得到个人的锻炼机会大不大,有没有培养能力的舞台?

假设这些机会可以给你,平台小一点,低一点我认为并不是太大问题。我自己就是从一家创业公司干起来的,此后跳到了大平台和上市公司里去。

回想我整个职业发展的历程,每一个台阶都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去跨越的,仅仅靠当年一个985的毕业证书,根本不可能走遍天下。

三本毕业生,想改变自己的职场命运,事在人为,千万不要妄自菲薄,你愿意加倍比别人努力,幸运总会降临在你身上。

第2个回答  2021-01-13
什么是一本、二本和三本?

一本、二本、三本实际上是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代表着不同的录取批次。当然,除了这三个录取批次,还有一个录取批次,叫做提前批。从这个意义上,一本、二本、三本的第一个区别,就在于按照分数的高低,考生拥有被谁挑选的权利。分数能够考上一本,这就意味着,你拥有被一本大学挑选的权利。分数特别低,连本科都上不了,只能上专科线,这就意味着,所有的本科大学你都上不了。

大家可能会有如下印象:一本很难考,二本最适合,三本学费有点贵。后来上大学后,才慢慢明白了一本、二本、三本,在学历上是无差别可言,但在学校师资力量、毕业生就业率、社会认可度方面差别还是很大的!

三本的差距在哪里?

一本大学是本科第一批次录取的大学,一本大学主要包括五个部分:① 985工程、211工程院校;② 省属非211重点大学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列入本一批的;③ 省属非211原全国重点大学,现仍在本一批招生的;④ 国家部委办直属非211大学按照一本招生的;⑤ 按照院校根据总政要求按照一本招生的非211工程大学。

二本大学指的是录取批次放在第二批的大学。和一本大学相比,二本的师资、硬件等方面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对于批次录取的情况,各高校投放到各个省的批次是不一样的。

三本主要是指独立学院,它是“公办民助”或者“纯民办”范畴。三本院校具有“校园独立、招生独立、财务独立”的特点。与一本二本院校的重要区别还在于其经费来源不是来自国家拨款而是自筹经费,所以在收费上比一二本院校要高一些。一般学费为12000—15000元/年,一本、二本的学费一般是4000—6000元/年。

1.  硬件教学质量差距

一本,二本,三本的大学校硬件差别很大。首先二本和三本的差别,二本一般是公办院校获得当地财政支持,三本一般是独立院校和民办院校基本上要靠自己实力办学。公办院校基本上每个大学生财政补贴每年1万左右,而民办院校要依靠自己能力办学,同时二本的公办院校先进的实验室和各种先进设备,国家支持的比较多。

一本,二本,三本的大学教学质量也有天壤之别。如果在清华北大这样的最高学府念书,能够享受到的一切都是最好的: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同学,最好的设备,最前沿的理念,最优化的教学方式。但是,相比之下,很多三本院校的教学管理却时非常“水”的。虽然说最终都能够拿到大学文凭,但是含金量相对来说还低一些。

学校硬件和师资力量的差异,也就在某种程度上拉伸了学生之间的差距,再就是环境不一样,往往学校的档次越高,学习氛围反而更好。因为身边处处是优秀的人,在这种高压的环境里可以促使人成长。

2.  毕业后就业率的差别

学历是开启职业生涯的第一把钥匙,但是你想想要是连门都进不了,还谈什么未来的发展呀。你说你很优秀,那么,你用什么来证明的优秀呢?没有学历,没有证书,那么,你在大学期间都干什么了?所以学历真的很重要,至少在大家都没有实践经验和特长时,你的学历是你工作前的唯一的最有意义的参考。

好的企业在招收毕业生时,对于学历是这样区分的,985和211毕业生简历放在一摞,一本二本毕业生简历放在一摞,三本和专科毕业生简历放在一摞。有些甚至直接把三本的简历直接放入桌堂里不看,他们基本上不太认可三本院校,这是必然的结果。毕业后,好的大学毕业生们更有可能留在大中城市,相比之下,三本大学的学生,很多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从根本上说,一本、二本、三本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个人未来的分水岭,在高考入学的分批录取阶段,你的未来已经初露端倪了。

结语:

学生们在高中之前付出了多少,就会被分配到不同层次的大学,而不同层次的大学,从一定意义上讲,也就把他们定格到了不同的命运上了。这个社会,正在狠狠的惩罚那些不努力学习的人,不吃学习的苦,就得吃生活的苦,而且生活的苦,要比学习的苦,还要苦,可能一苦就是一辈子!

你说说,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第3个回答  2021-01-12

很多省份各地已经实行二三本合并的政策,学生在报考学校是不是没有三本这一批次,原来的三本学校都并入了二本。不过这些学校只是形式上并入二本批次,他们的教学实力实质上并没有得到改变,三本学校还是原来的三本学校。真就只是彼此改变而已,有些学生虽然前些年就毕业的学生,那时候只考了个三本。现在听说本科一批次的学生找工作都很难,那么她一个三本学生是不是找工作就非常难了呢?其实不然,本科生在找工作上还是有很多优势的。

有的三本学校毕业的学生,毕业后找工作可能起薪非常低,一两千的都有。有些学生经过一些技能培训后,工资可以拿到三四千,五六千。而在一些大城市的话,学生想拿1万块钱的工资也并不难,只要自己的阅历足够,工作的时间够久。毕竟我国每年的高材生相对于1000万的考生来说只能占少数。大部分工作还是靠普通本科生和专科生来撑起的,所以问你是本科生毕业还是专科生毕业之后,我都能较轻松找到工作。只是如果你是名校毕业的学生的话,那么起薪就会很高,以后都可选择路径也更多。

大家也都听说过一些公司,光是面试的最低门槛都是985学校毕业。这一条件就刷下了大部分面试者。不过大部分企业公司的要求都没有那么高,只要学生的专业素质达标的话都有可能拿到offer。有些学生可能学的并不高,只是一个大专毕业的学生,但是他凭借自己的专业素质依旧能拿到几十万的年薪,在自己做一些小生意,每个月又可以多赚很多钱。工作岗位其实有很多,关键就是看应聘者有没有这个能力。有很多工作岗位对于面试者都是平等的,无论是大专毕业还是本科毕业,对这个工作岗位都不了解,都需要从零学起。所以关键还是看应聘者的个人能力。对口的工作则要看他们的专业素质。

不过学生如果能把自己的学历拉高的话,还是尽量拉高,因为这样就可以去面试一些大公司。而这些大公司都对学生的学历有最低要求。有的人本来能力还是比较不错的,但就是学历不够连入场券都拿不到。向腾X公司前不久,员工的平均月薪就破了7万。可见学生的学历高的话,真的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如果我们的学历不够高,毕业时会面临很大的就业竞争压力,而且很难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

有很多人都会举几个特殊的例子,用得最多的就是马云的例子。但事实是大部分的成功者学历都非常高。清华北大不知道出多少个国家科研人才,多少个科学家。学生如果能读大学的话一定要去的,还有学生助学贷款,无息贷款等等,都可以帮你圆梦大学。

第4个回答  2021-01-09

刚毕业找工作起点是低。尤其对于没有学习成绩一般、没有特长、家长也不给力的人来说。

让我来想想我们班同学都在干什么吧。

1、我舍友,毕业陪我在兰州找工作,结果找了二个月后,她妈妈帮她运作到省气象局,办公室的工作,后来有没有转成事业编或公务员就不知道了,但是据说五险一金啥的都挺好,她老公和她同单位,硕士。现在家里有车有房,有个可爱的儿子。

2、我们班比较学霸的姑娘。作为我们少数几个过了专八的姑娘之一,我对她在做什么工作不太清楚,只记得是嫁给一个美国小伙了。

3、我们班年龄最大的同学,是社会上混了好几年回来高考的,比我大6岁。毕业后奋发考了郑州大学的研究生,学考古,毕业后工作不清楚。

4、同宿舍隔壁班妹子。毕业后家里把她弄去读党校,然后获得了一个党校的研究生学历。去了博物馆工作。

5、隔壁宿舍妹子。很正常地考了教师资格证去一所普通初中当英语老师了。

6、我自己,毕业在兰州晃了半年,回家后报了大学生到事业单位见习,进了省级党报,做了一年半(为了蹭经验又多见习了半年),去了一家比较边缘化的省报做记者,临时工性质。后来考入世纪传媒集团,还是做党报记者,但身份变成正式工了。

7、以前那家报社的同事。家乡某三本学校毕业,毕业后就进了那家报社,一直工作到现在,最近打算考教师编制。

8、另一个舍友妹子。回家乡继承了家里一处卖办公用品的门店,做个体户小老板。

要说和一本二本相比起来,找那种年薪百万的工作几乎不可能,甚至在我们这种西北边区城市,月入上万对三本毕业的都很困难,毕竟房价均价才5000多。

但是并不是没出路,只是要安于平凡罢了。

最好的出路就是像我们班学霸那样,考专八、考研,从学业本身逆袭。

或者像我隔壁宿舍的妹子一样,老老实实考编制,去不了特别好的学校,就去一般的学校。

或者像我两个舍友一样,家里有能力给找一份看着比较体面的工作,待遇和体制内没法比,但是也不至于太差。

要么像我这样,从小有一个特长,这个特长能胜任某项工作,而毕业证只是带我到"本科"这个招聘门槛。

总之,作为三本毕业生,当年考大学的时候肯定有不足,但既然是三本而不是大专,肯定也有强项。

那么就扬长避短,找到长处不断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