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总体介绍一下agv在欧美的应用,并探讨一下agv在国内的一个发展趋势。

如题所述

我们来讨论一下AGV在欧美的应用及在国内的发展!

相信你看过很多的AGV在各行业应用的图片,在欧美几乎所有行业,需要搬运的地方都用上了AGV:在欧洲,一台激光导引后叉式AGV的单机价格约为10万欧元,相当于3个叉车工人1年的费用(AGV能够24小时连续工作,相当于3班制),也就是说,在欧洲投资1台AGV,一年内就可以基本收回投资,企业家们还省去了工人加薪需求及社会保险等烦恼,人工成本是AGV应用的首要因素,其次才是企业管理,物品安全的需求。因此,欧美国家对AGV的需求仍然十分巨大。在欧美以及日本AGV的发展有差异,在欧美国家追求AGV的自动化,几乎完全不需要人工的干预,路径规划和生产流程复杂多变。这些AGV功能完善,技术先进;同时为了能够采用模块化设计,降低设计成本,提高批量生产的标准,欧美的AGV放弃了对外观造型的追求,采用大部件组装的形式进行生产;系列产品的覆盖面广:各种驱动模式,各种导引方式,各种移载机构应有尽有,系列产品的载重量可从50kg到60000kg(60吨)。目前承载已经达到了150吨,运用了16个驱动轮;用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AGV速度已经达到了5m/s(18km/h),据说,还在发展第3代,时速将达到50km/h以上。日本多数采用简易型AGV技术(AGC-Automated Guided Cart),该技术追求的是简单实用,极力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回投资成本,这类AGV在日本和台湾企业应用十分广泛,近五年来,国内的一些企业也大规模地采用了。AGC完全结合简单的生产应用场合(一般是单一的路径,固定的流程),AGC只是用来进行搬运,并不强调自动装卸功能,在导引方面,只采用简易的磁带导引方式。由于日本的基础工业发达,生产企业能够为AGC配置上几乎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功能器件,使AGC的成本几乎降到了极限。

在中国,目前能够做AGV及AGC的企业越来越多,说明大家都看到了此类产品的市场潜力:随着我国各行各业自动化生产、仓储、运输的不断推进,对AGV系统的应用需求将是非常大的。自1979年以来,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了将近30余年,城市中越来越多的421(2对老人, 1对夫妻,1个孩子)家庭结构必然会在今后的几年内形成,年轻的夫妇将成为家庭的支柱和社会的栋梁,家庭和社会负担都将非常沉重,因此未来的人力成本将会大幅度提高(今年的“用工荒”已经说明了这点)。企业面对高额人力成本的唯一方法是提高有效劳动生产力,也就是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AGV作为目前最柔性的自动化运输设备在未来必将有着广阔的市场。中国的市场是巨大的,用户对AGV的需求也多种多样,我个人认为,在未来的发展中,AGV和AGC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AGV的发展会更加注重于与企业的生产管理、物流管理以及工艺路线相结合,技术上追求更高效,更人性化。AGV的承载能力会更大;导引形式多种多样,也可混合使用;驱动形式将不拘泥于电动(可能是发动机+液压伺服等);供电方式多样化(CPS无接触能量传输,自动换电池,车载充电机等)。能够使用这类AGV的企业,往往不是简单的搬运,而是对工艺装备的要求,对提升产品质量的要求,对企业实现MES(制造执行系统)系统的整体考虑。

低成本AGC的应用相对来说要单一些,很多企业需要的就是物料输送,而且多数是按节拍输送的,物料的消耗基本与时间成正比:汽车行业,电子行业以及所有串联流水线生产的行业,非常典型。他们物料需求时间和数量是固定的,所以这样的系统中不需要复杂的调度(流程可以是固定的,是预设的)。而且行驶的路线是单一的,在AGC上甚至不需要做最优路径的判断,不需要做复杂的交通管理。也正因为如此,AGC的成本低了许多,在AGC上主要实现的是导引控制(有些企业甚至都可以不用速度闭环控制),控制器也可以简单许多,不夸张地说,一个西门子的S7-200就能实现这些功能,如果再简单、再便宜些,那就是单片机了。那么这样算来,AGC的成本将会非常低,AGC生产企业的利润也会非常可观。随着国内基础工业的发展,我们的很多器件都能够降低成本,AGC的大规模应用必将全面展开。

再说点题外话:我个人认为,国内的企业不应该跟着小日本走,其实AGC的控制很简单的。目前,我们国内的控制器件已经非常成熟了,我们应该走自己的路,哪怕远了些,也要坚持走下去。最近看了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我佩服那些老科学家自主创新的精神!沈阳新松坚持自己的自主技术,企业业绩越来越好,拓展的行业越来越多;昆船公司在引进国外技术两年后就决定自主研发,经过5年的努力也研发出了AGV自主技术。话说的大了些,可能我们在国营公司体会不到民营公司的难处,但社会责任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追问

嗯,最近我也关注了一下欧美agv的情况,他们的agv无论技术还是市场都比日本和中国的强大。但这里有一个瓶颈问题,也就是劳动力成本的问题注定了。欧美劳动法比较健全,工资待遇水平高,企业主自然舍得花钱应用agv,从而促进了agv技术的强大发展,在中国就不是了。
我们不应该跟着小日本走(我和你一样,对日本人没有什么好感),要自主研发我觉得还有一段距离,像当初沈阳新松agv也是引进为主;中国自主研发之路到底怎么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