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里河东入海,5000仞岳上摩天,移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是

3万里河东入海,5000仞岳上摩天,移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是陆游写的什么?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年代】:南宋 【作者】:陆游 【作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内容】: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1.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同题诗有二首,这是第二首。 2.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它的长,是虚指。 3.五千仞岳:指西岳华山。“五千仞”形容它的高。古人以八尺为一仞。 4.胡尘:指侵略者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民族的泛称。 5. 王师:指宋王朝的军队。 【解说】: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 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乡下向往着中 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南宋文学家。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人。他一生创作的诗歌有九千三百多首,毕生致力于抗金和收复失地,是南 宋爱国诗人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 【古诗今译 】 三万里黄河东流入大海, 五千仞华山高耸接青天。 铁蹄下遗民欲哭已无泪, 盼望官军收失地又一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02
后两句写沦陷区的百姓热切盼望恢复之情景。沦陷区的百姓在金人的铁蹄下痛苦呻吟,他们的泪水已经流干了,他们多么想回到祖国的怀抱啊,然而年年盼望王师北伐,年年都注定失望。“泪尽”、“又”都是充满感情的词汇。南宋统治者奉行投降路线,每每和金人签定“和约”,他们置沦陷区百姓的死活于不顾,诗人的感慨之情溢于言表。
这首诗爱憎分明,感情真挚、沉痛,尤其是前两句用夸张手法极力赞美祖国半壁河山的壮丽,正所谓“以乐景写哀,则哀感倍生”。
后两句是在写景的基础上抒情,写沦陷区人民的痛苦、失望。“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多年来,在金兵的铁蹄下,沦陷区百姓不知遭受了多少苦难,眼泪都流干了。“泪尽”二字,包含着无限的辛酸,他们眼巴巴地望着南方,盼望朝廷军队前来收复失地,可是一年又一年,他们所等来的只有失望和痛苦。一个“尽”字,表现了沦陷区人民苦难的深重。一个“又”字,表现了沦陷区人民对南宋朝廷的彻底失望。
第2个回答  2017-07-02
这是一首爱国主义诗篇,作于1192年(宋宗光绍熙三年)的秋天,诗人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
  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六十八岁的陆游,罢归山阴故里已经四年。但平静的村居生活并不能使老人的心平静下来。此时虽值初秋,暑威仍厉,天气的热闷与心头的煎沸,使他不能安睡。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以舒烦热,心头怅触,写下两首诗,这是其中的一首。
  诗人热情地赞美了沦陷区的祖国大好河山,对沦陷区百姓的痛苦予以极大的同情,而对南宋统治者不收复失地表示无比的愤慨。
第3个回答  2016-06-05
解放军快来解放呀!追问

是陆游写的什么

这首诗与题临安邸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第4个回答  2016-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