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死的别称,都是什么意思?表示什么样的人死?

如题所述

称作“薨(hong 一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清代皇室成员中,皇帝皇后和皇太后等身故称“崩”,皇贵妃以下到嫔称“薨”。

扩展资料

古人对身故的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常见的就是“卒”了,早亡一般用“殇”,帝后级别用“崩”,还有就是对一些特殊地位或者特殊方式死亡的描述,比如“殉”、“没”、“自尽”、“弑”等。

王侯之死,多用“薨”。明 (朝鲜)洪翼汉《华浦先生朝天航海录》:“都督(毛文龙)言:‘皇子已于六月薨逝,而登州抚台袁可立,与俺不相能,致有科参。

新抚台武之望,已替其任云。”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八:“余己未同年,多出任封疆,内调鼎鼐者,可谓盛矣。近都薨逝,惟余以奉母故,空山独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0
对不同身份的人死确实有不同的称呼 例如皇帝死了叫崩,皇后太后死了,也叫崩或者叫薨,一般的妃子死了叫卒,或者平民百姓也叫卒,没有活到寿终正寝的叫殁。
第2个回答  2019-10-08
皇帝皇后用“崩”,其他妃嫔用“薨”,唐代二品以上用“薨”,二品以下六品以上用“卒”,六品以下及至庶人用“死”
第3个回答  2019-10-08
《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第4个回答  2019-10-08
最高级别,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