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使用生长激素有副作用吗

如题所述

矮小的孩子如何追赶身高是很多家长的烦恼,大多数小朋友的生长发育过程其实都是正常的,是不需要医学干预的,通过改善营养、运动、睡眠等身高管理方法,使孩子发挥出最大的生长潜能,是可以达到理想的成年身高的。但对于一些病理性原因造成的矮小儿童,只有经过专业的专科医生规范诊疗,严格按照适应症,明确病因后才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例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特纳综合征等疾病,目前主要通过生长激素的治疗来帮助患儿达到理想身高。

  生长激素对于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那么这种激素是什么?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多为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这种药物对孩子的身体有什么样的影响?是否会致癌?有什么样的副作用……这几乎是每位初次接触生长激素的家长最关心的问题。

  今天,就请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潘慧来给大家讲一讲生长激素吧。

  此激素非彼激素,不能混淆张冠李戴

  听到“激素”,很多人会立刻想到身体发胖、骨质疏松、肝肾毒性等一连串副作用,在他们看来“生长激素是激素,小孩子不能用”。其实激素有很多种,通常人们概念里的“激素”一般都是指糖皮质激素或者是性激素。

  生长激素是人体脑垂体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它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通过刺激肝脏等器官产生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作用于骨骺板中的软骨细胞,直接刺激骨骼的生长。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合成的重组人生长激素药品,与人体自身分泌的生长激素化学结构、生理、药理作用基本一致,所以给孩子使用并不会像糖皮质激素一样导致身体迅速发胖或者严重的骨质疏松,目前也没有证据支持会加快骨龄增长、促进骨骺闭合。

  副作用=危害大?莫要误解夸大其词

  人们口中所谓的副作用只是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是在药物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由于药品质量问题或用药不当所引起的有害反应,如药物的副作用、毒性作用、过敏反应以及致癌致畸作用等,这些不良反应有些是在药品质量有问题或者用药不当时才会出现,有些在质量检验合格、临床上正常用法和用量的情况下即可发生

  据统计,生长激素临床应用三十多年,整体使用很安全,临床上偶发的副作用主要为头痛、血糖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关节水肿疼痛,多在短期内或停药后可自行缓解。目前积累的大数据提示,这些副作用并不会对孩子造成终生伤害。另外,来源于国内外的临床研究资料显示重组人生长激素药品治疗并不会增加无肿瘤患者新发恶性肿瘤的风险,没有数据显示会导致糖尿病和不孕不育等。

  长期注射产生依赖?不要急于武断下结论

  一般临床医生推荐矮身材孩子使用生长激素,往往因其自身不能分泌生长激素或分泌不足,一些性早熟的孩子则需要使用生长激素联合治疗。用药需要经过专业医生对患儿进行详细检查、明确诊断,按照严格的适应症进行规范治疗,才会外源性地给予补充生长激素,剂量也经过医生严格控制,长期随诊,监测生长情况与安全性,长个子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坚持一、两年甚至更久时间。一旦停药,体内生长激素水平在3—6个月会恢复到用药前的状态,相比治疗期间,生长速度短期内有所下降,家长难免会产生孩子停药不长个的错觉。

  胰岛素和生长激素都是人体自身分泌的蛋白质激素,需要长期用药的原因是疾病治疗需要而非药物依赖,不能因为生长激素需要较长时间用药,而简单地认为会产生药物依赖,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如果孩子在生长激素停药后生长速度短期内减慢,只是因为其遵循自身原有的分泌状态,需要继续用药帮助才能达到满意身高。另外有的孩子实现追赶生长停药后,经过青春期,因其自身的生长激素并不缺乏,还会有相对比较满意的生长速度,这种情况需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

  判断病情要有合理的医学根据,同样,医生给孩子用药也需要经过严谨全面的临床医学检查和随访,结合诊断才能确定综合的治疗方案,所以对待一种药品要理性、辩证地看待,不能因过度担心副作用而对生长激素药品使用产生怀疑,甚至坚决抵触、拒绝治疗等。潘慧教授再次提醒:使用生长激素,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严格地根据适应症进行规范治疗,孩子生长发育的时间段就只有短短几年,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很难再有改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28
很多家长会谈“激素”色变,一提到激素就想到身体发胖、骨质疏松、肝肾毒性等 副作用,立即表示拒绝治疗,因为他们觉得“生长激素是激素,小孩子不能用”。事实上, 人体内激素有很多种,人们通常所说的“激素”一般是指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类固醇激素。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它对体内 营养物质的代谢和多种器官的功能均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激素之一。 这类药物具有很强的抗炎、抗过敏及免疫抑制作用。有些疾病必须用糖皮质激素长期治 疗时,会出现生长减慢、向心性肥胖等副作用。 性激素是由性腺及肾上腺皮质分泌的几 种类固醇激素,睾丸主要分泌睾酮,卵巢主要 分泌雌二醇及黄体酮,肾上腺皮质主要分泌脱 氢异雄酮。如果剂量较大或持续时间较长地摄 入含有性激素的食物或药物,就可能引起生殖 器官和性征的提早发育。 生长激素虽然也叫“激素”,但无论从 来源、化学结构,还是从生理、药理作用上来说, 都与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完全不同,也不会产 生糖皮质激素或性激素样的副作用。目前,我国国产生长激素品类和剂型不仅比较全面,还有国内首创的长效生长激素,告别每天注射痛苦,提高用药依从性。
第2个回答  2020-10-29
生长激素除了安全性,疗效也是家长关心的重中之重,既然决定给孩子使用生长激素,自然期待满意的疗效。疗效好不好,医生往往会得到患者第一时间的反馈,所以,临床专家依旧是拥有发言权的权威人士。

我们探讨生长激素疗效好不好,主要还是看孩子开始治疗的时间以及能否坚持注射用药两方面。孩子5岁开始治疗和10岁再来治疗,对最终身高的影响会有明显差距;孩子每天坚持注射和抱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心态来操作,结果也一定是不同的。

对于生长激素的选择,我建议尽量选择适合儿童的,让儿童能更愿意配合治疗的药品。孩子关注的视角和成人往往不同,家长关心药品的安全和疗效,而孩子想的则是为什么要打针?打针疼不疼?能不能少打几次?假如孩子不愿意配合,再好的药也是白费。相较粉剂,水剂的注射操作步骤更简化,起效快,能在用药早期帮孩子树立信心,孩子更加配合;相比短效,长效不用每天注射,痛苦少了孩子自然愿意治疗。再者,人体自身分泌的生长激素是有其天然独特的分子空间结构的,就好像人们都知道吃海鲜要去海边,因为可以品尝原汁原味的鲜美,如果把海鲜冷藏带回来,口感难免会大打折扣,所以越接近天然的生长激素疗效自然越有保证。最后,家长日常对生长激素的储存也会对疗效产生干扰,建议严格按照说明书温度保存使用,争取让药效发挥最大作用。

至于进口的产品好还是国产的产品强,这个问题我们也要理性辩证地看待。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生长激素产品的好坏无需再盲从老观念了,以前进口产品有优势是因为技术手段的限制,国内生长激素领域长期被进口产品垄断,价格高昂,多数患者无力承担,我们做医生的也只能“望药兴叹”。但近二十几年来,国产生长激素技术水平迅猛发展,我国研发出全球首支PEG化长效生长激素,研发实力已经赶超国际。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各国对药品上市的要求不尽相同,中国的标准普遍高于欧美国家,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国产生长激素比进口产品上市起点要更高。再有,相对于进口生长激素,国产产品会累计更多中国儿童的用药经验,在长期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对国人更具针对性。

的确,给孩子选药品切记盲从,要做到充分了解,理性判断,才能挑选出适合自己孩子的生长激素,从而达到满意疗效。
第3个回答  2018-04-09
1. 人体自身会分泌许多激素,它们的分泌部位不同,生理作用也不同。
2. 生长激素是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是使骨骼增长的激素,在临床已经应用了几十年了,而且医生推荐的使用剂量也是人体正常状态下的生理剂量,是可以确保安全的,但也不排除个体差异,有些儿童会比较敏感,可能会发生一过性不良反应,比如水钠潴留和隐性甲低等
3.海之元生长激素采用第五代分泌型表达技术,与人体自身分泌的生长激素完全相同,是中国第一支应用于临床实验的生长激素,中检院权威检测证明:海之元®粉剂的实际比活性为3.3 IU/mg ,高于其他同类品牌。
第4个回答  2020-11-25
王春林,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主任。

  从事小儿内科疾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20余年,擅长诊治矮小问题、生长激素缺乏症、肥胖症等内分泌疾病。

  在儿科看诊几十年,我的主要患者是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虽然家长们带孩子来看诊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最被关注的还是身高问题。
 一则真实案例:孩子检查一切正常,就不需要治疗了吗?

  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去年8月份,一大早上有位妈妈带着她的孩子星星来看诊,她说因为工作忙,一直忽略了孩子的身高问题,孩子是有点矮,但她觉得再等等孩子总会长高的。前一天星星回家哭说小朋友们都叫他“小矮人”,她拿尺子帮孩子测量,发现5岁的星星身高只有103cm,感觉问题比较严重了。为此,星星妈妈一晚上都没睡好,赶紧带孩子来看诊了。

  我查了一下身高、体重百分位曲线图,5岁男孩的平均身高为111cm,星星的身高,正好在其同龄人平均身高的第三百分位。我们为星星安排了一系列检查,结果显示孩子是特发性矮小,建议使用生长激素进行治疗。

  妈妈表示不理解,她认为孩子吃得好,睡得好,各方面检查都很正常,那就说明没有病。既然检查显示生长激素不缺乏,等几年也许就长高了,没必要使用生长激素。

  其实,在门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家长认为只有缺乏生长激素的孩子才需要使用生长激素进行治疗,不理解为什么孩子生长激素不缺乏还需要注射生长激素?由于家长的不理解,让一些孩子错失了长高机会,等孩子骨骺闭合后再后悔就晚了。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给大家讲解一下,并非只有生长激素缺乏才需要使用生长激素进行治疗。

  特发性矮小:生长激素不缺乏也需要使用生长激素进行治疗

  我们知道,除了先天遗传因素,饮食、睡眠、运动等后天因素对身高的影响也很大,哪怕父母不高,好好发挥后天影响因素,也能让孩子获得满意的身高。但如果孩子身高低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健康儿童身高的第3百分位数,或低于2个标准差(-2sd)以下,说明孩子已经属于矮小范畴,身高已经落后得比较多,靠饮食、运动、睡眠等身高管理手段已经很难实现追赶,需要使用药物进行干预治疗。

  像上述星星的诊断情况,他属于特发性矮小,是指目前为止尚不能明确病因的矮小。特发性矮小是儿童期身材矮小的最常见原因,占所有矮小患儿的60%-70%左右。从临床特征上来看,特发性矮小的孩子出生时正常,四肢和脊柱正常,身体比例正常,没有慢性器质性疾病,没有心理疾病,饮食上也很正常,做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话,生长激素分泌峰值在正常范围内。也就是说,孩子看不出异常,也检查不出任何病变因素,就是身高比同龄人矮小。

  由于特发性矮小在临床上暂时还无法明确病因,不少家长就从字面上理解,认为特发性矮小不是病,抱着“晚长”“二十三蹿一蹿”的传统观念等着孩子蹿个儿,一直观望到十四五岁,甚至十七八岁,等孩子骨骺闭合了,才开始找治疗办法,但此时已经晚了。特发性矮小的孩子,不妨碍正常生活,但可能对孩子的精神和心理造成影响,比如矮小孩子可能会胆子比较小,社交上有一定的困难,会在就业、婚恋等事情上遭遇一些挫折,严重的话会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

  当孩子因为个子矮来看诊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安排做一系列检查,其中的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是用于检查孩子的生长激素是否缺乏。但是激发试验只能反映生长激素分泌峰值是否正常,没办法反映生长激素分泌总量和生长激素的活性是否正常,更不能反应生长激素-胰岛素生长因子轴的功能是否正常。在特发性矮小的孩子中,可能有部分孩子属于生长激素分泌紊乱或是对生长激素敏感性不足,或者是生长激素转化为IGF-1时存在某种缺陷。

对于特发性矮小的孩子,虽然生长激素不缺乏,但也可以使用生长激素治疗,帮助孩子长高。2003年,美国FDA就批准特发性矮小为重组人生长激素的治疗适应症,补充外源性的生长激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孩子体内的缺陷,从而有效帮助孩子长高。